【雨花斋现象 · 课题组】雨花是怎样汇成清泉的

2017-04-09 16:05:17 来源:

2月25日,本报专版刊发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关于发起设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雨花行动公益基金(以下简称“雨花基金”)工作报告的摘要和雨花基金总体工作方案摘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雨花公益行动以世界范围内免费为老人提供素食的700多家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以下简称“雨花斋”)为基础,因此,读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是,雨花斋是怎样做起来的?纯公益的雨花斋能够持续吗?现就读者关注最多的几个问题,发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雨花斋现象》课题组的专题调研报告。

该专题调研报告剖析了雨花斋的义工们从心中的真情大义出发开展公益行动,又使心中的真情大义不断提升,形成良性循环的内在机理。对雨花斋的深度调研及报道,将会在以后形成系列,持续进行,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进一步关注和了解。


雨花斋是一个由义工自发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完全免费,主要向老人提供素食的餐厅。作为一个公益平台,从2011年第一个雨花斋成立,发展到现在世界范围内的700多家,共有800多万人次的义工投身其中,平均每天为近10万人次提供免费素食,其中七成以上是老人。

这形成了独特的“雨花斋现象”:雨花斋不只是由富裕的人们做施舍,主要是由寻常百姓自愿发起并无偿捐献和参与雨花斋的义工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受他们的爱心和善念所召唤雨花斋的持续不是由产业链条来连接,而是由真情大义推动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的利益流平行的公益流、慈善流在精神领域,形成了与物欲流相对的爱心流和净心流。我们力图对雨花斋公益平台发展的这种内在机理做出调研,并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做出陈述。

雨花斋的发起

事物的起点中包含着日后发展成果的所有元素。2011年,第一家雨花斋在浙江省建德市建立,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至700多家。第一家雨花斋由余海全首先创意和倡导,由殷建作为第一个义工执行和贯彻。根据我们的认识,他们发起、举办并设计第一家雨花斋,包含着他们自身心灵中及以后转化为雨花斋架构的三个基本元素。

1.敬老的立愿发心。1929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诸家村的余海全,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外地做工,每月每年,都将全部工作所得汇给母亲。1992年回到家乡后,在母亲重病期间,他每天陪着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母亲焐脚母亲想吃某村的水果,他连夜跑到这个村子去购买。他年老后身体多病,可能正是从对母亲的孝道和自身的老年境遇中,生发了为敬老事业做事的愿望和目标。

1961年出生的殷建,从小受到外婆的关爱。他幼年最深刻的印象是,外婆临逝时对他的父亲说,她的唯一要求就是请他今后不要再打孩子。因此,殷建对老人有特殊的感情,一直乐意为敬老事业做奉献。1996年至2003年,他在首都信息发展股份公司任职时,曾到临终关怀医院细心照料老人并送走了百多位老人。在浙江建德市时,他还无偿收养了许多老人。

余海全和殷建都注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注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敬老和孝道的论述,在心中产生了共鸣。2009年起,殷建在建德市奉养师父余海全。2011年,余海全严厉责令殷建不要再为他个人养老服务,而要到社会上,做无个人利益的公益敬老事业。这可以说是整个雨花斋发起的思想起点和实践起点。

2.素食的实现方式。做公益的敬老事业,从何处入手?以什么方式实现?余海全要求殷建做向老人,特别是向孤寡老人免费提供素食的公益餐厅。殷建为此做了一个《恭敬生命 感恩吃素》的短片来表达他们的这种认知。他们认为,提倡素食,是人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素食比荤食节俭,是在人类的第一物质需要“吃”上,提倡节俭即朴素的作风,反对奢侈和浪费。实际上,对素食做广义的理解,也可以包括精神食粮的含义,这就是说,从物质层面的素食出发,可以生发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素养和素质,即人的素心以素食的物质层面做基础,逐步发展到素食的精神层面。倡导素食还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在于,为老年人免费提供素食,不仅有在经济上扶危济困和帮助老年人健康养生的意义,而且有在精神上为老年人增添精神文明力量的意义。孔子曾说,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为老年人公益提供素食,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同时传输一种心灵淡泊素静的信息。这就是余海全和殷建以办公益素食餐厅实现敬老目标的认知起点,应当说,这是一种很高的起点。


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义工向老人提供素餐


3.惜福的运作流程。在确定以公益素食餐厅的方式实现敬老目标后,余海全和殷建对素食公益餐厅的运作流程设定了基本的理念,以“惜福”作为公益素食餐厅运作流程的根本宗旨。在根据“惜福”宗旨制定的公益素食餐厅的运作流程中,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高度注意:一是“惜缘”,要求所有义工之间及对就餐者要以家人看待。进行礼仪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义工之间和对就餐者,初见时要行深度鞠躬礼,随时视情况做出温情问候;二是“惜物”,如,要求对蔬果去皮后,留下的蔬果皮要收集起来制作酵素;再如,用水时,先淘米,再洗菜。在这种“惜福”的运作流程中,令人震动的是,他们于2011年就提出了“光盘行动”。即义工们就餐要全部“光盘”,并在“光盘”后用白开水(他们称之为“惜福水”)涮后喝掉,节省洗碗过程中人力、水、洗涤用品的使用,更节约宝贵的粮食。义工们也会建议就餐者这样做,逐步推动就餐者形成这种风气。他们将“光盘行动”称之为身边的环保工程。


 综上所述,敬老的立愿发心、素食的实现方式和惜福的运作流程构成了第一个雨花斋的基本元素,也形成了日后所有雨花斋运作的基本模板。在这三个基本元素中,敬老的立愿发心是动力和根据,是整个公益行动的源泉;素食的实现方式是载体和平台;惜福的运作流程是着力点和切入点,三者形成了有机循环。但在雨花斋架构的这三个板块中,无论是敬老的立愿发心和素食的实现方式,还是惜福的运作流程,都贯穿着一种大爱精神和慈善精神,这是雨花斋发起的根本动力所在。

雨花斋的建立

任何宗旨和目标都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去贯彻和落地。余海全和殷建共同确定的雨花斋的宗旨和目标,在第一个雨花斋的建立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心灵和实践推进。

第一阶段,心灵的感召。在余海全严令殷建通过办公益素食餐厅实现敬老事业目标后,他们共同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殷建同时感召志同道合者,建立公益团体——建德市食素养生协会。该协会共有5位发起人,担任法人代表的饶慧民,在北京办公益养老事业时就与殷建认识。另外4位发起人是:沈卫平、许红专、洪卫、王晓遐,其中沈卫平捐出了自己的房产作为公益素食餐厅的运营场地。令人感动的是,他后来因为个人担保,涉入经济纠纷,遭人追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将这处房产拿出来抵债,保证了雨花斋的正常运营。


第一个雨花斋公益餐厅悬挂着雷锋和白求恩的画像,由雨花斋义工创作。

除5名发起者共同凑钱出力外,殷建还感召了许多义工,其中有不少是他无偿收养的老人。第一家雨花斋办起后不久,每日就餐的老人及其他就餐人士多则达到两三百人,少则80人左右,每天做餐的义工往往接续不上,殷建收养的王春娥(当时79岁)、曹银贞(当时75岁)、潘敏秀(当时64岁)自愿顶班3天以上,3位老人身体都不好,其中一位患佝偻症,是驼背,但她们都为了爱心做了自愿的付出。善行换来了善报,不断有爱心人士,其中包括许多就餐者自愿捐款捐物(包括捐米捐菜等),不断有志愿者参加义工队伍,现在这家雨花斋的义工队伍已固定在80人左右。

我们问起2015年参加这个义工队伍、现在成为主持人(他们称为“大家长”)的企业家赖治频为什么参加义工队伍,并主持这方面的公益工作,他极其真诚地回答,被雨花斋人士真实的慈善举动深深感动和感召。

第二阶段,规范的制定。雨花斋的规范包括硬规范和软规范两个方面。硬规范方面,第一个雨花斋成立时就特别注重财务规范制度,保证公益餐厅的清廉,确定财和物只能保持不超过2个月的运营成本,接受全体义工的监督必须做到财尽其用、物尽其用,不搞财和物的囤积,始终保持过紧日子,以免产生腐败。在软规范方面,制定了“五了”原则:“吃了就好、做了就好、够了就好、舍了就好、了了就好”。

制定这“五了”的最初起因是,部分义工认为:就餐者中有些人贪吃浪费还往家里带来就餐的除了老人之外还有一些不同职业的中青年人,甚至包括乞丐乃至行窃者。许多义工为此有怨言,认为自己的爱心被辜负了。殷建了解情况后,请教当时还在世的余海全,余海全听后一笑说:“哪里吃都是一样,反正这些人总是要吃的,不吃这里的就要去吃其他地方的,吃了就好。”这是一种非常广阔的心量,即站在大格局上,把所有人都作为自己应当服务的成员看待,从而生发出无条件、全心全意为就餐者服务的内心动力。

根据余海全的这番话,“五了”的软规范从此诞生,至今在所有雨花义工中传颂,成为他们最为熟悉的、朗朗上口的规范。“吃了就好”是指就餐者不论身份,他们能来就餐就是好事,是对雨花斋的支持“做了就好”是对义工的要求,能够为就餐者服务就是好事“够了就好”是指就餐时的“惜福”,让大家都做到不浪费“舍了就好”是指所有义工的心量,要舍弃自己的计较“了了就好”是指要保持心灵的清净,思想上没有任何挂碍,这是一种最根本的境界。

第三阶段,理念的提升。在“五了”规范提出的基础上,殷建进一步提出了雨花斋的核心规范:“拒绝杀戮、没有交易、只有感恩”。这实质上形成了雨花斋的根本理念。“拒绝杀戮”,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提倡素食而强调不杀害动物,但实质上,它是指不给自然和社会带来任何损害,不给周边的人和物带来任何损害。雨花斋的义工们也因此得到提升,认识到任何行动上和思想上的损害都是杀戮。物质上的损害带来硬件的耗损,是对资源的浪费。思想上的损害,是扼杀良知,是精神领域的杀戮,更需高度引起警惕和关注。

如果“拒绝杀戮”主要是指个人的言行层面,那么,“没有交易”这一理念直接指向了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交易就是提出本身的欲求,它不是公益的,而是商业的。有了这种欲求,才会产生计较,所以“没有交易”是在社会关系层面对义工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规范。

如果前两者主要是指人的言行、社会关系层面,“只有感恩”这一理念,则直指人的心灵层面。“只有感恩”,就是说要无我,时时想着天地、想着社会、想着他人,这种对公益理念的彻底贯彻,就筑牢了雨花斋公益事业的根本。

从“心灵的感召”到“规范的制定”再到“理念的提升”,实际上是雨花斋义工的精神不断向公益性跃升的过程,是小我不断向大我跃升的过程,也是他们的心灵包容量不断拓展的过程。这筑起了雨花斋发展的心灵根基。

雨花斋的扩展

第一个雨花斋的成功落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效应,其公益模式,先通过口口相传、后通过雨花斋榜样的示范效应在海内外迅速传播。雨花斋于2014年达到100多家,于2016年急剧发展到700多家。

1.第二个雨花斋的产生。浙江省德清市的一个家庭,父母亲和女儿女婿都曾经专门学习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践行中华孝道又有着很强烈的愿望。母亲王美仙,从小曾被亲生母亲送给其他人抚养,心里一直有一种不平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她深感自己没有理解母亲,向母亲道歉后,有了为弘扬中华孝道做更多事情的心愿。他们开始是本着做一个商业素食餐厅的愿望到外地学习取经,但到杭州听说了第一个雨花斋的状况后,在敬老的立愿发心和素食的实现形式方面,与第一个雨花斋产生了完全的共鸣,决定以自身家庭的力量,创办德清的雨花斋。德清雨花斋于2011年12月开办,他们租的第一个场地,由于物业和邻居的不理解,被迫终止,他们没有怨言。王美仙的女婿徐国梁是企业家,他出钱购下一处场地,重新开始了雨花斋的公益运营。

他们的爱心善行感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和第一个雨花斋一样,他们不断收到钱和物的捐赠,义工队伍不断扩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赞誉。紧接着德清雨花斋后,江苏常州和盐城也有爱心人士到第一个雨花斋学习取经,回到本地后办起了常州和盐城的雨花斋。第一批雨花斋就此走上了中华民族的公益舞台。

2.规模效应的产生和雨花斋标准的出台。在前3个雨花斋产生的过程中,浙江省温州市包括一批企业家在内的爱心人士专门到第一家雨花斋较长时间地学习取经,回温州后办起了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第8家雨花斋。温州日报的记者专门写出了长篇“揭秘”报道,引起很大震动,产生了重大辐射力。2014年雨花斋在全国达到了100多家,2016年猛增到700多家。各地雨花斋都是通过爱心传递和善行感染不断扩展,这说明在市场经济的新常态下,人们对公益行动、对爱心和善行有着极其强烈的精神需求。



在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就餐的老人们

针对这种情况,殷建和雨花义工共同制定了雨花斋建立的基本标准:“由内向外、由亲向疏、由近向远”。“由内向外”是说做雨花斋必须首先由发起人走在前面,出钱出力,以此感召周围的人。而不能从外向内,通过外在的筹资来建立雨花斋,因为这会产生交易,甚至可能产生以行善为名争取资金进入的假公益行为。“由亲向疏”是说首先要自己在家庭或家族内行孝道,自家不行孝道而对外做敬老的慈善,是内功不够和底气不足的,也做不好敬老事业“由近向远”是指必须由自己的周边做起,扩展开去。舍近求远,就会有不求实效、沽名钓誉的可能。这一“三由”标准的产生,用意在于推动雨花斋的健康发展。

3.雨花斋大家庭的形成。从2014年雨花斋在全国发展到100多家,到2016年雨花斋在世界发展到700多家,殷建与最初开办雨花斋的爱心人士将“没有交易”的准则贯彻到所有雨花斋的关系中,确立了针对各个雨花斋关系的共识和基本准则,即所有雨花斋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只要首先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按照以惜福流程举办公益素食餐厅的方式为敬老事业做出奉献,都是平行、平等的,没有先后,没有主次,没有实力大小,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为如果讲究这些对比,就会产生交易,不能保持纯净的公益心。

所以,所有的雨花斋之间不发生财务关系、人事关系和由前两者形成的组织关系。但较早建立的雨花斋有义务向后来的雨花斋传授经验、提供辅导,建立起互助友爱关系。当听说有些人未经联系就开办了以“雨花斋”为名的素食餐厅,甚至有人抢注“雨花斋”商标,殷建和最早发起雨花斋的一批爱心人士都坚决拒绝去计较,更不用说去打官司。因为他们认为,“雨花斋”是公益和慈善的,如果有人运用“雨花斋”名号去做公益,是好事,不应当去计较如果运用“雨花斋”的名义去寻私利,那么只要雨花斋的公益和慈善的模式真正为大家所接受,这种窃名只会给窃名者自身带来烦恼,不会有助于其私利的获得。这样一种胸襟和情怀,很让我们感叹,这种把公益的准则贯穿到所有雨花斋关系中的方式,是雨花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得越来越迅速的基本原因所在。

雨花斋给予我们的启示

从现有的状况看,700多家雨花斋还会扩展,最早的雨花斋至今已经有了6年的历史,这种公益事业为什么能够扩展?为什么能够持续?我们应当从中寻找到怎样的精神启示?

1.所有雨花斋及其义工都是通过真情和爱心的传递形成了雨花斋扩展和持续发展链条。所有的雨花斋都有一个相同的发展路径,当他们真正无我的做公益事业的心量和言行被他人和社会认识到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出力、出物、出钱,从而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雨花斋的捐赠者和义工除了最早的发起者外,基本由两部分人接续而成:

一位老年环卫工人在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打了饭菜

一是经常来就餐的人士,他们开始可能只是想来吃免费的餐饮,图个省事或便宜。但久而久之,一旦认识到雨花斋不是在作秀,就深深地被感动。于是,就餐者和义工形成了有机循环,就餐者自觉投入,包括捐钱和做义工。雨花斋的发起人和义工队伍不断壮大。全国的雨花斋不乏这样的案例,一些乞丐和小偷经常到雨花斋吃饭后,最后洗心革面,成为雨花斋的专职义工,在雨花斋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

二是社会各界的人士。起初他们是听闻雨花斋的义举和善行,抱着好奇心前来探究和学习。同样,在认识到雨花斋不是作秀后,他们也真正投入了。如果说就餐者的介入保证了已有的雨花斋持续和发展,那么,社会各界人士的进一步参与和投入,形成了雨花斋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展及新的雨花斋不断产生的基础力量。所以,雨花斋真实不假、真诚不虚的公益心是我们所能认识到的雨花斋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因。

2.所有雨花斋及其义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道德楷模事迹,不断形成保持真善美本心的精神链条。在做雨花斋时,义工会遇见各种不理解及各种困难,因此,能否坚持本心和善行是最关键的。而雨花斋的义工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事迹,给予他们坚持本心和善行强大的精神动力。雨花斋的义工们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懂得了一个基本原理:“仁者爱人”“仁者不忧”“仁者寿”。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最终会有利于自己的身心精神是在利他中得到提升的他们在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时,领悟着一个基本道理:只有为他人谋幸福,才能得到自身的升华。第一个雨花斋中挂着雷锋和白求恩的画像,雷锋像上写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白求恩像上写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义工们通过学习,获得了在困难和烦恼中提升自己精神素质的力量,从而不断保持自己的本心并在学习中形成可持续的精神不衰链条。

3.所有雨花斋及其义工们都在共同建设家文化即亲情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雨花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性质的体制和机制链条。雨花斋家文化即亲情文化的体制和机制:所有雨花斋的义工们都互称为雨花家人,把雨花斋的主持人称为家长,把雨花斋的事业称为家业,把雨花斋的事情称为家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家庭关系在世界各个雨花斋的相互连接中得到建立,所有雨花斋之间没有经济、组织和人事上的关联,是绝对自发和自主、独立运行的公益实体。但同时,在精神领域,所有雨花斋及其义工都是一家人。这种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其说是法律法规上的,不如说是文化和心灵上的。实质上,这种体制和机制意味着雨花义工把对亲人的感觉扩展到了对所有人的关系上,扩展到了所有雨花斋的相互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种推己及人,要先及亲人,再及社会上的人。雨花斋的所有义工,共同建立和践行了这种文化性的体制和机制,即贯穿亲情文化的大家庭体制和机制,从而确立了雨花斋持续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恭敬向老人提供素食的雨花斋义工

我们相信,当雨花家人们心中的真情大义“苟日新、日日新”时,雨花斋的公益事业会得到持续发展当这种真情大义不断被爱心传递和善行感染时,雨花斋的公益事业将会不断得到扩展。雨花行动公益基金将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编辑:admin8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