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三大瑰宝之一:普济和尚墓塔
五台山旅游网4月11日消息 五台山龙泉寺,民国十一年(1923)至二十四年(1935)期间,由普济和尚主持重建。现为五台山保存石雕艺术最好的一座寺庙。它不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汉白玉石牌坊,而且还有座汉白玉普济和尚灵塔,造形别致,雕刻精细,大方美观,是龙泉寺另一处有特色的建筑。
龙泉寺中的汉白玉墓塔,是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建的墓塔。塔通体全用汉白玉石,做工细腻、雕刻精致、装饰华丽,是一座民国时期精美的墓塔。该塔塔基为汉白玉砌筑的四边束腰基台,束腰部分雕刻慈眉善目的110尊坐佛,基座上下分别为仰覆莲瓣,四个转角处各有一位大力士托塔金刚。
基台上方,四边均有精雕细琢的栏杆及栏板。基台之上是塔,塔由须弥座、塔身、塔顶组成。须弥座为上下两层,上下束腰壶门雕刻有三教和民间宗教故事。
墓塔底座为八角须弥座,每周雕有一位金刚大力士用力支撑着上方沉重的建筑。八位力士肌肉隆突,虎背熊腰,充分用各自的肢体语言讲述着一个法力无边的故事。须弥座最上面是一圈莲座,莲座之上是覆钵式汉白玉塔身,塔身正面雕有火焰形佛龛,内置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的大肚弥勒佛。其余三面均有一尊大肚弥勒佛。这是因为普济和尚自称是弥勒佛转世,所以弟子特刻弥勒像。
覆钵表面其余部分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塔身之上又雕刻一圈仰莲,仰莲之上是仿木结构塔檐,阑额、普拍枋、斗拱、椽头、飞子、瓦垄俱全,之上是塔顶,由十三层相轮、华盖、铜质宝珠等构成。
整座塔突出三个特点:首先是藏汉风格融合。由塔可以看出,台基与塔座采用须弥座形式,栏杆和塔檐为典型的汉式结构,而覆钵式塔身以及十三层相轮组成的塔尖体现了藏式塔的特点;其次,墓塔代表了塔式建筑里的最高级别。墓塔融合了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几个建筑特点:风磨铜(后贴金箔)宝瓶刹顶、汉白玉塔身、玉石勾栏须弥座台基、双层八角须弥塔座、台基上的“四大力士”、塔座上的“八大金刚力士”和十三层相轮的塔尖;最后,墓塔雕刻细腻、繁复。整座塔虽然无石不刻、无处不雕,但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累赘花哨,反而觉得异常精美。
总而言之,整座墓塔造型别致,比例适度,布局严谨,雕工精细,美观大方,堪为五台山石塔中的经典之作。
原标题:龙泉寺普济和尚墓塔
编辑:武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