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戏剧 民俗奇葩—代县峨口挠阁的艺术之路
五台山旅游网4月20日消息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气质。位于晋东北雁门关下的代县,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蕴藏丰厚、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的地方。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是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桥头堡”。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情地诉说着过往。峨口挠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人文背景下传承下来的一门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峨口挠阁的历史渊源
“挠阁”二字究竟该如何解释,如何用几句简洁、易懂、鲜明的话语高度概括其本质特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对挠阁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人物、音乐等综合考量,最终给挠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挠阁,为晋北方言。挠,意即抬起、举高;阁,原指女孩儿,现引申为儿童。峨口挠阁是流传于雁门关内外的一种独特有趣的百戏杂艺,它融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于一体,是当地春节社火和文娱活动中最流行、最火爆、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峨口挠阁曾多次在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中国(青岛)首届秧歌节、雁门关国际旅游月、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场合精彩亮相,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峨口挠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原始社会有巢氏至秦代的孕育期,汉代至南北朝无伴奏表演到器乐和鸣的转型期,隋唐至民国表演、服饰、伴奏相配套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初期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以及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后的弘扬、振兴期。迄今,已有1700 多年历史。
峨口挠阁由乐队与表演队两部分组成。乐队的伴奏乐器分为打击类、吹奏类、拉弹类三大类别。打击类主要是鼓、铙、锣、碰铃等。吹奏类主要是唢呐、笙、笛子。拉弹类主要是大胡、二胡等。峨口挠阁的伴奏乐器,最主要的是唢呐、鼓和笙。特别是唢呐,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它的腔调,源于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胡调,在700 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是胡汉民族交融的实证。
铁制的挠阁架子分坐架、站架、活架3类,大人挠的架子,高1.3 米左右;小孩蹬的架子,高0.9 米左右。挠阁上的小演员都是精挑细选出的漂亮而机灵的五六岁孩童,装扮成古装戏剧人物,站立或骑坐在特制的铁架子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好,由身着统一民族服装的壮汉挠在肩上,伴着欢快的乐曲,踏着激越的鼓点翩翩起舞。
挠阁表演一般出场数十架,每架壮汉、小孩各一人,另外还有一名两手各执一面小彩旗、脖挂哨笛的现场指挥。小演员们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浓妆艳抹,身着鲜艳的戏剧服装,个个花枝招展,裙裾飞扬,扮相可人。小演员或坐或站在挠阁架上,俗称“登挠阁”,意即登高望远,寓意吉星高照、四季平安。他们往往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全家人都引以为荣。表演时,全家倾巢出动,子随父扭,夫唱妇随,前呼后拥,勾勒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生活画卷,天伦之乐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团锦簇的挠阁架子,均以民间艺人的手工艺术品精心装饰,或吉鸟祥兽,或珍奇花卉,有翠绿果树,有高粱玉米,还有大红辣椒……无不精致美艳,引人注目。
峨口挠阁的特征与发展
峨口挠阁的音乐是无形的,峨口挠阁的舞蹈是无声的。当音乐遇到了舞蹈,音乐便成了舞蹈的语言,舞蹈亦是音乐的体现。唢呐的高亢激越与胡笙、笛子的婉转渗透,使峨口挠阁的伴奏更加圆润饱满,仿佛雁门汉子的满腔热血在汩汩流淌。列队表演时,背缚挠阁的壮汉,在悠扬的民间器乐的伴奏下,脚下用力,气沉丹田,以腰为轴,扭动大胯,把握重心,张驰有度,并听从指挥不时变化队形,舞步时而沉稳轻缓,时而疾走如风,时而左右穿梭,时而前后挪动,如凤凰展翅,似蛟龙游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壮汉们整齐划一、酣畅淋漓的表演,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农民的潇洒与自信。挠阁架上的小孩则按下面壮汉传递出的力度,甩动水袖,或上下,或左右,或轻柔,或奔放,个个顾盼生辉,娉婷婀娜,令人百看不厌,心生欢喜。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峨口挠阁的表演套路日臻完善,具有灵活、简约、大气、流畅、欢快、惊险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民间杂技的一些特征。表演时,数十架扮相各异的挠阁根据表演场地的不同,在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悠扬的民间器乐伴奏下,踏歌起舞。其传统套路有:踩“葫芦”、对扭、走“8”字、转圈、直行、穿插、翻跟头等。峨口挠阁的扮相除了《杨家将》《红楼梦》《西游记》《白蛇传》《梁祝》等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外,还常常配有一个丑角顽童,他在一个特制的铁架子上,可以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而自由发挥,或者接二连三地翻跟头,或者用掸子嬉戏其他小演员,扮相率真,滑稽可爱,令人忍俊不禁,成为人们竞相观看的一个亮点,常常赢得观众由衷的喝彩。
峨口挠阁这门来源于民间、与群众水乳交融的艺术,注定承载着来自民间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趋向,也注定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在表现民间自发狂欢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特有的价值。而且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无论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风格。他们在保持传统娱乐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美好愿望的寄托,手工艺品的展示,喜庆气氛的渲染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突出表现淳朴的民俗民风,表现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万民同乐奔小康的喜悦心情。
峨口挠阁的保护与创新
峨口挠阁被山西文化界誉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鲜活的雕塑”。经过1700 多年的风雨洗礼,也逐步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征:伴随民间社火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在长期参加文娱表演和其他礼俗活动中,形成的庆祝丰收的娱乐性特征;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的互动性特征;既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又不断使历史的传统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满足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时代特征;它的伴奏不像某些乐曲那么复杂、华丽,而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它融表演、舞蹈、音乐、体育、美术于一体,形成了其他表演形式无与伦比的综合性特征。具有上述特征的峨口挠阁,是晋北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首先是文化价值。峨口挠阁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在中国其他民间艺术中实属罕见。发掘和保护峨口挠阁,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艺术,乃至对世界文化多元化,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峨口挠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集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当地劳动人民天才的创造性、独特的艺术性、极高的观赏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是实用价值。发掘和保护峨口挠阁,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是峨口挠阁留给当代的最大遗产。近年来,代县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峨口挠阁保护体系,重点建立了五大保护机制,着力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即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老艺人传帮带、现有艺人与专家学者互动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原生态保护与不断提高技艺,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动态扶持保护机制;打造品牌效应与日常表演相结合的活动开展机制;传承挠阁艺术与开发挠阁产业相结合的市场营运机制。
峨口挠阁是活跃在雁门关内外的优秀民间艺术,它承载着汉代“百戏杂艺”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有巢氏时期的文化生活、劳动技艺及价值趋向,也形象而集中地反映了代县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精神企盼。峨口挠阁不愧是镶嵌在代县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盛开在中国民间艺苑里的一朵瑰丽奇葩。
2006 年,峨口挠阁被公布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峨口挠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给予大力倾斜。相信这朵瑰丽的艺术之花会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开得更艳。(李九龙)
编辑:郝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