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州黄花公园|心灵深处的诗意田园

2023-08-26 11:59:59 来源:大同市云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五台山旅游网8月26日消息 黄花主题公园位于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是云州区打造的“忘忧大道”中一处集黄花观赏、采摘旅游、亲近自然,感受农村生态美的乡村旅游景点。

  忘忧大道西起云州街玄武岩公司对面,东至昊天寺脚下,途经路家庄、唐家堡、下榆涧、下高庄、贺店五个村庄,全长14公里。

  大同黄花,可谓历史悠久。最早种植于北魏,那时作为上品就走进了皇宫里的御膳房。隋唐之后,大同作为北方著名的“茶马”之路中转站,工商业极其繁华,老百姓经常在市场上用黄花交换商品。

  明代,大同代王府盛行黄花入宴,黄花作为贡品进京后,朝廷还把黄花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云州区从那时大量种植,即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云州黄花的种植、贸易、流通得到空前发展。蒙汉贸易、同贡互市、市井交易,黄花店铺拉成了一条长街,“黄花街”的名称保留至今。

  自古钟灵毓秀之地,必出英雄俊杰、佳丽美媚;从来奇山异水之域,定产珍玮瑰宝、佳禾灵草。

  云州区地处火山群与桑干河畔,这里的黄花得火山灵光的孕育,桑干精气之滋养,“苗大苔繁,肉厚角长,七蕊金黄,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全国四大黄花产区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商标局的原产地商标认证和八个国家级品牌。

  听文化人讲,黄花的花语一是代表母亲,二是爱的忘却。

  在黄花公园入口处有两组铜制人物像,座基正前方分别镌刻着“母亲花”和“忘忧草”金色大字,结合人物造型表达的意思以及人物旁边的铜制书籍介绍,恰好诠释了其内涵,特别应景长知识。

  “母亲花”雕塑座基上,一位着古装母亲怀中的小男孩正张开双臂扑向手持黄花,梳抓髻的小女孩,仿佛在喊:“我要,我要,给我!”旁边一本打开的铜制书籍上书: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诗经·卫风·柏兮》中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与“萱”同音,谖草就是萱草,“背”与“北”相通,指母亲所居住的北房。

  千年人风雅,一草寄纲常。古代文化中,把萱草赋予母爱、亲情思念及忘忧意象的诗句很多。就连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题画诗中都有“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的感慨。

  作为处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带和重要战略地带的大同,历来战火频仍,烽火不断,当地所产黄花也就滋生出非同一般的情愫,形成了别样的亲情文化。

  “忘忧草”雕塑座基上,一位手捧书和草花的老先生,那一定是尝百草、著本草的医圣李时珍了。书中介绍:黄花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又名忘忧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养生论》中也提到:“神农经言中药养性,故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亦谓食之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萱草谓之谖草,谖是忘记的意思,而萱草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的功效,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忧愁。”故黄花被称为忘忧草。

  随着大同黄花的声名远播,去云州区感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不俗美景,已成为每年盛夏的热门打卡地。

原标题:黄花公园|心灵深处的诗意田园

编辑:杨军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