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师问道普陀山,古树参天笼古寺,法雨甘霖润心灵
从普济禅寺出来我选择独自步行至法雨禅寺,没想到这时天上竟又下起了小雨,莫非是为了应天华法雨的景?不过还好,我有带着雨伞。烟雨下江南,漫步天地间,倒也别有一番滋味。路上的游人不多,我也悠哉游哉地走着,途中路过大乘禅院,但是山门紧闭,好像是正在建设当中。大概又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到了法雨禅寺。
来到法雨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海天佛国四字的大牌坊,穿过牌坊是一个放生池,里面的红鲤鱼多得数不胜数,成群结队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从放生池上面的海会桥走过还要经过一段距离才能到法雨寺的正山门。并且山门不在寺院的中轴线上,而是在寺院的东南角,上书天华法雨四个大字。法雨寺内外都种满了苍天的古树,遮天蔽日,荫护众生的同时也给寺院更增添了一种庄严和神秘的色彩。寺院依山而建,分布在六层山阶上,进入山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但让人驻足观看称赞不已的却是天王殿对面的九龙壁,这块九龙壁由众多石块雕刻拼接而成,技巧精湛手法高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整块石头雕刻成的。九条龙在云山碧海间争夺龙珠,形象立体灵性生动,真是叹为观止。
进入天王殿,发现这里的神像也是制作得非常精致,让人不由得心情愉悦,虔心礼拜。天王殿的后面是玉佛殿,其中供奉着一尊1.3米的玉佛,据说是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继续拾级而上就是著名的九龙殿了,此殿为法雨寺的主殿,此大殿是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匾额时,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令,拆金陵城内琉璃瓦12万张,仿金陵明故宫九龙殿而建成的,是全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个佛殿,内供毗卢观音。大殿顶部有一“九龙藻井”装饰,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而成,一条龙盘顶,八条龙环八根垂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悬吊一盏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戏珠的立体图案,造型优美,经过鉴定确实是明代旧物,九龙殿之名便因此而得。
再往上行就是大雄宝殿了。我在殿内礼拜之时,看到一个出家的师父正在打坐,过了一会又睁开眼睛,开始慢慢拔弄手中的念珠,他面相端严神态自若,让人不由得想近前请教,我心中也正好有些佛法修行上的疑问,便走向他面前双手合十深深礼拜,说出了自己的问题,师父非常耐心而又细致的给了我答复,让我醍醐灌顶获益匪浅。其实走这么多寺院,一是对于寺院天然有一种亲近归属感,再有就是希望能在云游过程中寻师问道,解开自己修学上的疑惑,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很多时候修行一段时间,总感觉有个关口难以通达,所谓“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多多请教学习,才能更快进步。
法雨寺人虽然也很多,但相对普济寺,我感觉自己更喜欢这里。另外,法雨寺除了在规格上与普济寺齐名称为前后寺外,这里也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常年驻锡的地方,大师在此常年闭关,广阅经藏,专修净土,亲证念佛三昧,为日后弘扬净土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法雨寺出来已经近中午,我没有停留直接奔慧济禅寺而去,后来得知慧济寺在山顶上,去往还要攀登不短的一段山路,当然可以选择坐缆车上山,几经思量,我决定还是在山下先吃点饭,填饱肚子才好赶路,于是就找了一家素食餐厅,38元一位的素食自助餐,样式齐全,味道鲜美,非常满意。汤足饭饱,向着慧济禅寺进发。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