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寺庙赏析:胜境精蓝古佛寺

2024-04-07 16:00:10 来源:文殊五台

  五台山旅游网4月7日消息 古佛寺,位于五台山南大门的重要位置——五台山金岗库南蛤蟆石村,距台怀镇22.5千米,是从清水河一线进入五台山风景区的第一座寺院。古佛寺依山傍水,环境深幽,山青水秀,风水殊胜。寺院依山而建,坐东朝西,于金刚库清水河畔,居弥勒佛山环绕之中。展开五台山千秋史册,只有历代修复古佛寺的记载,不见始建古佛寺的文字。可知古佛寺乃过去佛世所遗留。故有“未开天地,即有古佛,先有古佛寺即有五台山”之说。

  五台山寺院前精刻汉白玉石牌坊有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古佛寺。龙泉寺的石牌坊建于1920年, 古佛寺的石牌坊建于1922年8月。两者比较起来,龙泉寺的石牌坊,精细华丽,古佛寺的石牌坊,粗犷豪迈,各有千秋。古佛寺牌坊通高约13米,三门四柱,中间高两旁低, 连成一体。中门宽约五米,两个旁门各宽约三米,高约十二米,柱为方柱,柱之里外有石墩,上置雕狮,不仅稳固了牌坊,而且给人一种美感。中门坊头一层,旁门坊头两层,形成三层坊头,这种新颖的设计,显得格外紧凑雄健。坊头雕刻二龙戏珠,各具姿态;松枝葡萄,变化多姿;佛像及其他人物均宛然如生。整个石牌坊形体优美,粗犷豪迈,可谓是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珍品。柱的里外和门楣,均刻有醒目的对联和横批,观其书法,字体流畅,挥洒自如,论其刻艺,虽经千凿百斧,却不露一丝琢痕,真可谓书法与雕刻技艺双绝。

  古佛寺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现已基本恢复原貌。现存殿宇24间,房74间,洞9眼、石牌坊一座,钟鼓楼各1座。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石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耳殿及配殿,院中部设东西跨院(新建),为僧房、客房、千佛塔(新建)。近年对诸殿重新修葺、彩饰。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殿院之中花墙细垒,盘阶玉彻。殿宇古雅秀丽,雕花画碧。天王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弥勒佛,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像。观音殿面宽18间,进深9.6米,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供奉观音菩萨,左右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神色动人,做工娴熟。大雄宝殿又称转角殿,是该寺的主体建筑,面宽17.4米,进深9.4米,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为三世佛,两壁为十八罗汉,墙上彩画500罗汉。大雄宝殿后是面宽9间的后高殿,殿分上下两层,单檐歇山顶,上房下洞,上有栏杆,顶上覆盖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十分醒目。

  寺北新建的八角七层千佛塔,高有34米,檐角高挑,峥嵘挺秀,造型美观,为该寺一大景观。塔中下层供过去七位佛,四周供小佛千余,故名千佛塔。千佛宝塔塔底建有地宫,地宫内存有正圆法师的舍利,上为明式七层八角密檐结构,高达30米。魏宝塔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苍松翠柏之傍、鲜花碧草之上。尤其赵朴初会长“五台千佛塔”金光闪耀的亲笔题词,使得千佛宝塔更加雄伟、更加壮观。“千佛塔”这斑斓的明珠、这五台山的圣境,光照三千大世界。(絮飞)

编辑:丁丽娟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