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独绝:五台山佛母洞
五台山旅游网4月13日消息 五台山千佛洞俗称佛母洞,位于南台锦绣峰山麓,距台怀镇10公里。据说是万年前自然形成的一个石灰岩洞,洞口朝西,周围石崖壁立,造型神秘奇异,极富神奇色彩,可谓天下独绝。后在洞外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千佛寺为名。
据《清凉山志》记述,明朝嘉靖年间,一位法号道方的僧家,单身行脚登临,行至佛母洞已是夜半时分。
正在他分辨不清道路之际,眼前忽然灯火通明,仔细看时,只见一处庄严殊胜的梵宮古刹,众多比丘尼手擎供佛灯火,出出进进,仿佛正在绕佛念诵。
道方见这景象,便举步再行,又见这里原是一处溶岩洞室,道方紧随众比丘入内,洞中灯火辉煌,玉像庄严,俨然一个天造地设的僧家道场。
他被这般景象所吸引,又进里许,耳际忽然响起澎湃的波涛声,道方至此感到一阵怖悚。他返身意欲出洞,却见灯火俱灭,眼前一片漆黑,竟然找不到去路。道方双手合掌,闭目默念观音大士名,并虔诚发愿,在此造像立庙,以为祭祀,为朝礼者辟一道场。礼忏毕,忽见一灯闪亮,僧家借光出洞。
待到次日天明,方知原来是一个天然溶洞,其他迹象全无。道方和尚搭建临时住处,请来工匠造四尊石佛供于洞口。
佛母洞分外洞、内洞,外洞深处连着内洞。洞口有明代嘉靖末年道方和尚石雕五方佛一尊,高0.67米。佛母洞口前现建殿3间,为1985年重建。内置千手观音塑像1尊,木雕韦驮1尊,铜铸文殊像10尊,旁悬1583年(万历十一年)大铁钟一口。
佛母洞外洞洞宽5米,高4米,深约5米,中置法台,上有铜铸毗卢遮那佛像一尊,高约2米多,神态威严,据说是北魏作品,但刀笔丰满,似明代造物。
佛母洞内洞洞口长扁形,宽不盈尺,高约1尺,洞口狭窄,可容一人勉强钻进钻出。内洞的洞壁上,山岩经水溶化,产生许多乳石及石笋,夹有各种色质,犹如人体的肋骨和五脏六腑,色呈深红色。洞形又呈葫芦形状,后人便称之为母腹。洞内有长寿石佛1尊,贴金铜佛2尊,可容纳六、七人站立。
佛母洞又被人们称为千佛洞,按佛经说,释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
佛母,指释迦牟尼佛的生母摩河摩耶,生下释迦牟尼后七天死去。佛教宣扬,摩耶夫人是奉了前世佛的旨意降临到尘世间,任务就是孕育释迦牟尼以播佛教。释迦牟尼诞生了,摩耶夫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马上死去,脱离凡体,又回到了佛界。
佛教经典印证了关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父亲是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耶王后,一个春夜,摩耶夫人睡梦中见菩萨乘白象从空中向她走来,从右肋进入她的腹中,醒来发现自己怀孕了。摩耶夫人临分娩前,按照当时风俗,回娘家待产。她途径一座花园蓝毗尼园,安详徐步,处处观看,当手攀柔软低垂的无忧数枝时,随生太子,太子从她的右肋脱胎而出,太子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
五台山佛母洞灵迹,与佛教经典所载佛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显示为人体母腹,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肋部位。这与佛教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肋下入胎,太子从右肋下诞生完全巧合。可以说,佛母洞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
编辑:武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