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小朝台”之黛螺顶

2023-04-14 09:58:14 来源:寺语

  五台山旅游网4月14日消息 黛螺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寺庙群附近,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山峰,海拔1940米,垂直高度有400多米。因像一只倒扣的大海螺,夏天山上绿树成荫,青翠欲滴,因而叫黛螺顶。

黛螺顶

  寺院始名佛顶庵,后改名青峰顶。明万历二十年(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用至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有重修。

  黛螺顶如何成为小朝台之地呢?相传乾隆皇帝数次登临五台山,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完成朝拜五座台顶的心愿。于是向黛螺顶的住持青云和尚说,下次来一定要让他实现朝拜五台文殊的夙愿。经过多方斟酌思虑,把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供奉在寺院一座殿宇中,来满足乾隆皇帝的要求。数年后,乾隆皇帝朝拜了黛螺顶的五方文殊殿,并题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闍黎疑未识真宗。这首诗在五方文殊殿前的碑中。可见乾隆虽有满意,但对如此轻易就朝拜完五座台上文殊菩萨,怀疑高僧不识真宗。

  “大智路”全长108米,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这条路的名字和台阶的级数及长度,都与佛教常识有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专管智慧,所以通往朝拜五方文殊的路为“大智路”;人生有108种烦恼;通过历艰辛破万难,走过1080级台阶的智慧路,能给人增添聪明,消除烦恼。只有经历了,才能悟到了。

大智路

  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宇是天王殿。石拱形门窗,红墙黛瓦,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门两侧有一副楹联“半山葱笼半山云云遮黛螺擎梵宇,五方文殊五方灵灵蕴青峰渡群生”。登临云遮树挡的黛螺圣境,朝拜五方文殊,得到菩萨的加持真是殊胜无比。天王殿的左右两侧有钟楼鼓楼,都是方形楼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气。天王殿背后是护法殿,门上有一块牌匾“三洲感应”,门柱两侧有一副楹联“证如来地合掌度生演大乘,现将军身持杵降魔护正法”。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摩诃萨!天王殿居中佛龛内供奉笑口长开的弥勒佛,慈眉善目,大耳垂肩,金身法相,坐于须弥座上。弥勒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都手拿法器,怒目圆睁,孔武有力,镇守寺院安宁。弥勒佛后面是韦陀菩萨,菩萨对面是旃檀殿。殿宇设计独特,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在六边形的石砌台基上,有一个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佛殿,周边有回廊,内为一室,每根脊端都雕有瑞兽。屋檐下共悬挂两块匾额,二重檐下匾额写着“旃檀殿”,一重檐下匾额有“调御大夫”四个金色大字,门柱上有一副楹联“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

天王殿

  第二座殿宇是五方文殊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出廊。屋檐下悬挂三块金色牌匾,居中上书“五方文殊殿”,左右两侧分别为“云封青螺”和“清凉法界”。廊柱上也挂满了金色的楹联,其中“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慈灯悬彼岸千年般若常明”为正门柱上所书。殿内供奉着五尊文殊菩萨,分别为五座台顶的文殊法相,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佛像都是铜铸贴金,头戴宝冠,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神情慈爱,法相庄严,整座大殿充满了菩萨的加持和佛韵的光芒。五方文殊殿的左侧是伽蓝殿,前出廊,廊柱上挂有楹联。殿宇居中供奉伽蓝菩萨,左右为周仓和关平。右侧祖师殿,门楣上悬挂一块金匾,上书“祖印高擎”。殿宇中供奉:清凉国师、妙峰祖师和立禅和尚。

五方文殊殿

  最后一座殿宇是大雄宝殿。殿前有两颗高大挺拔的千年松柏,历经沧桑,见证了黛螺顶的风风雨雨,灵气十足。殿宇的门柱上有一副楹联:山青云白随处可通觉路,松风花语此地尽是禅机。殿内供奉有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都是金身法相,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神态祥和,慈眉垂目,俯瞰芸芸众生。左右两侧还有十八罗汉的金身塑像。整座殿宇佛光普照,灵气徐徐。大雄宝殿的左侧是观音殿。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半跏趺坐于宝座上,左手持柳枝,右手的净瓶遍洒甘露沁禅心。这是一尊很少见的男身观世音菩萨造像。大雄宝殿的右侧是地藏殿。殿内供奉男身的地藏王菩萨法相,半跏趺坐于宝座上,左手托着法器,右手结佛印,法相庄严。左右两侧分别竖立着闵公和道明的塑像。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五台山素有小朝台之称的寺院——黛螺顶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