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访善住寺释仁静 五个“基本”播下和善的“种子”
云数据网五台山讯(陈冠兴)3月9日,本网小编对五台山善住寺住持释仁静进行了专访。
 
陈冠兴:师父,人心本善,还是本恶?
释仁静:在我看来,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善也没有恶,人心就好比一片从未开垦的沃土,全看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而文化,就好比那种子,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就好比阳光、空气、雨水、肥料,人心种了树,就不容易长草,人心中了善,就不易生恶。播下草籽,只能收获漫山的荒草播下树种,就会收获成片的森林。当我们在人心的沃土种下五个“基本”,经过辛勤的耕耘,一定会长成家庭和睦的五株小苗,成长为社会和谐的五颗大树,开出世界和平的五颗花朵。
 
陈冠兴:师父,五个“基本”是怎么理解?
释仁静:五个“基本”— 基本底线 、基本责任、基本诚信、基本教养、基本常识,这五颗和善的“种子”
陈冠兴:师父,五个“基本”分别怎么理解?
释仁静:1.底线:讲道德,关键释不唱高调
我们要播下的第一颗“种子”,是底线。
什么是底线?底线就是人性,是良心、良知,是不损人利己、不伤害天理。
2.责任:一指指天,三指指心
我们要播下的第二颗“种子”,是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真事、干成事,干完以后不出事,靠的是敢于担当的真本事。
3.诚信:一辈子兑现
我们要播下的第三颗“种子”,是诚信。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兑现,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简单的来说就是“说话算数”。
4.教养: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会舒服
我们要播下的第四颗“种子”,是教养。
什么是教养?教养就是说话办事让人舒服,简单来说就是“懂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也非常重视教养。
5.常识:和善,从“五管好”做起
我们要播下的第五颗“种子”,是常识。
什么是“常识”就是基本知识,比如生活常识、安全常识、人性常识、道德常识、法律常识、自救常识、灾害常识、科学常识、社会常识等,是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必须懂的道理。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要把灯火传给人”
“灯”在佛教中代表“法”,传灯,也就是传法的意思。在这里我不妨把这几句歌词改两个字—“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要把‘和善’传给人”。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