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四大名句 越读越增智慧!

2023-04-04 09:07:47 来源:大乘妙法莲华经

  五台山旅游网4月4日消息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里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佛门里常以“开悟的楞严”称之。楞严经里包含着佛教里最长的咒语“楞严咒”,楞严咒是佛顶光明,如来化身,被称为“咒中之王”,大乘佛教认为,这世上只要有一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所在,佛法就不会毁灭,有楞严咒在的地方就是佛。

  念诵或佩戴楞严咒的功德殊胜无比,可消业障、解怨结,消灾延寿,如佛加持,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本篇,小编就其中四大名句,解析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若有不到位地方,望大家多多指正。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狂性顿歇,歇即菩提。

  “歇”不是说让我们不劳作,而是要我们放下心中的杂念执着、颠倒妄想,放下心中的贪嗔痴和是非分别。佛教认为一切众生自身都具有清净佛性,只是人们被世俗的欲望、贪嗔痴(即“狂性”)所障碍遮盖,而不能进入佛的境界,也就难以得成菩提,即如佛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

  《六祖坛经》里也说道: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念头、修心,这颗心本来清净,但人们却执着于功名利禄、钱权名利,在各种欲望假相前心生妄想和迷惑,故而烦恼、痛苦不断。如果我们能够安住身心,内心究竟清净,心净则智慧显现。

  二、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这句话铿锵有力地点明了“邪淫心的恶果”,佛教里认为“万恶淫为首”,邪淫心是最损人的阴德福报的。如果邪淫心不断除,就无法脱离六道轮回。“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后半句是“如不断淫,必落魔道”。邪淫是众生无法超脱轮回的最大障碍,它遮蔽人的真如自性,断除人们的善根智慧,越来越愚痴颠倒。

  《华严经》里也提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的起心动念皆是因果,故而要持戒修行,断除自身恶习,才能彻底改变命运。邪淫心是众生轮回受苦的枷锁,它加重众生的恶业,令众生堕入恶道受苦,无法出离。因此,欲修佛道,先断邪淫。

  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世上一切众生,从无始劫前以来,生死交替轮转,在六道里轮回受苦,皆是因为不明白自己内心的清净自性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即明心见性、清净佛性,反而执迷于颠倒妄想、是非分别,执着于各种虚妄假相,没有见到清净自性,故而在不断生死轮回,无法跳出三界、究竟离苦得乐。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时候就曾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也收录在《华严经》里。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皆可以作佛,但是众生往往心识愚昧,被世间名利假象迷惑了双眼,而失去本来清净的佛性,在娑婆苦海里轮回受苦,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四、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学佛修行重在真修,而不仅限于“知”,要像普贤菩萨的精神一样,将学到的佛理应用于实践、实际生活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远离百姓的佛法不是佛法的精神。

  但许多人学佛往往走偏了路,一味注重研究佛经,将佛经研究得很透彻,也掌握了许多佛法,但是在生活中真正遇到那个境界了,依旧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有什么用呢?学到的佛法如果只是空壳,那就不是真修行。

  比如说一个人爱发脾气,通过修行学佛,他懂得忍辱、包容,真正遇到违缘时,能够改变以往的恶习,这就是佛法的功用。这句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闻到了佛法,也学到了很多佛教知识,但如果不拿来真修行,那和那些没有闻到佛法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就像和人说食物而不让吃,是无法填饱人的肚子的。

  不是经书读得越多就越能开悟,而要在世间法内去真修、真练,才能彻悟出世间法。佛法的精神——闻思修,纸上谈兵的那不叫智慧,顶多叫知识。愿大家“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南无阿弥陀佛。

编辑:丁丽娟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