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往来,又至重阳

2018-10-16 16:12:04 来源:


重阳节的来源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避灾健身。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至于等到的地方,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敬老:法定老年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赏菊:寓意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佩茱萸:辟邪求吉。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文学典故
     《西京杂记》最早记录了重阳节。汉高祖宠妃戚夫人有位侍女贾佩兰,出宫后曾说起在宫中时,日常无事,四时乐事甚多,每逢九月九日便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蓬饵”指的就是“重阳糕”,取“糕”与“高”谐音,有时候人们还会在糕上放置小鹿数枚,号为“食禄糕”。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篱前花开,片片金黄。
     明代的《陶庵梦忆》有载:“ 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可见赏菊盛况。
     民间素有赏菊习俗。花市赛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拜菊花神、吟菊花诗等习俗,历久弥新,菊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文人才子的生活中了。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