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许真君一人得道 四十二人拔宅升天

2016-09-15 11:07:09 来源:

中秋之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六朝道士许逊是净明道的祖师,三国吴赤鸟二年(239)生于江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飞升成仙,人称许真君,又称许旌阳,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为四大天师,又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

中秋之夜许真君一人得道 四十二人拔宅升天


中秋之夜 资料图

关于许真君的信仰自东晋时期就开始江南地区流行,并在宋元时期伴随净明忠孝道的兴盛而达到顶峰,净明忠孝道顾名思义主张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许真君在古代小说与戏剧中也往往以孝子忠臣的形象出现。

欧阳询主编的类书《艺文类聚》中就有“躬耕负薪以养母,尽孝敬之道”的说法,唐代文本《十二真君传》中又增添了“忠”的人物特点。许真君不仅在道教道派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在中古民俗的形成中发挥了作用,其中八月十五中秋节就与许真君关系密切。

中秋之夜许真君一人得道 四十二人拔宅升天


许逊 资料图

八月十五集体朝拜许真君形成庙会延续百年

日本学者秋月观暎在《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浄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中整理许真君记传资料十余种,并大致判断了各类传记的成书时间,其中《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是许逊传记中早出的一篇,根据文本内容与风格以及篇内提及的时间点,可以认为它是中晚唐时期的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谱录类,作者不详。其中明确表示“真君于晋元康二年八月十五日,合家良贱四十馀口,宅宇鹦犬,一时升仙”,也就是说许真君是在八月十五日在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附近)举家飞升成仙,对此天台山道士王松年所辑《仙苑编珠》从《十二真君传》中抽出一段更精炼的描述:

“许君名逊,字敬之,为蜀旌阳县令。师谌母,受孝道明王法,与吴君於锺陵洞斩蛟蜃。以晋永康二年八月十五日,四十二人拔宅升天。”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紧接着描述了许逊飞升之后当地官员与民众的反应:“合村乡闻悉见,顶礼久之,当年府司闻奏后,奉劫差使造宅及造观,其蜀郡百姓闻之,不远数千里而来,躬亲求视,特为造仙坛以报息德兼并及为别立祠堂,号为仙圣堂,至今俨然雕饰,每至升仙之日,朝拜及斋戒不阙……至今相承不绝。”地方官员在许家升仙之后建立了祭祀场所仙圣堂,并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举行集体的朝拜活动,这一自发的宗教活动从晋到唐延续了数百年,并逐步的民俗化,到了唐中晚期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民间活动。

中秋之夜许真君一人得道 四十二人拔宅升天


万寿宫 资料图

中秋最终成为全民欢度的佳节

元代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五女仙吴彩鸾中就对唐文宗太和末年八月十五的盛况进行了描绘:“钟陵西山有游帷观,即许真君逊上升之第也。每岁至中秋上升日,昊蜀楚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多携挈名香珍果,缯绣金钱,设斋醮以祈福。时锺陵人万数,车马喧阗,士女栉比,连臂踏歌。”这段文字亦可见于唐人裴铏《传奇》中的《文箫》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八月十五已经由单纯的祭祀许真君演变成为一种普通民众的娱乐习俗。

岁时集会的习俗为中秋节提供了民众基础,而唐代文人中盛行的玩月吟诗强化了人们对月亮的情感,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又将两者勾连起来。正是在这些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八月十五最终成为上至帝王文人,下至平民百姓共同欢度的中秋佳节。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