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习俗
一、 生活习俗
(一) 饮食
      早饭通常以玉米圪糁稠饭和小米稠饭为主。玉米圪糁稠饭以坟米圪糁(粉碎的玉米)放入开水锅中熬成粥即成,加点小米,称为米圪糁稠饭。吃这种饭时常配萝卜咸菜,浆水菜(酸菜)等,条件好的也炒鲜菜。20世纪80年代,早饭品种逐渐增多,有米汤配蒸馍或油条者,有冲鸡蛋、喝豆奶和牛奶者。
      午饭旧时以小米焖饭为主,也称小米干包。焖饭花样较多:加入红豆叫红豆焖饭加入豆角叫豆角焖饭加酸菜叫酸菜焖饭加入白菜、土豆、豆腐、粉条等叫合锅焖饭。小米和大米、黍米等混合做成的饭叫杂米焖饭。凡加菜的焖饭,都同时加食盐。加菜的焖饭做熟后,又有加入少量食油的,称为"油钻"焖饭。凡不加菜的焖饭都配有炒菜,其中又有一些最佳的搭配形式,如:新米焖饭小瓜菜、红豆焖饭老瓜菜等。现在家常饭以大米和白面为主。尤以刀割离面为主。此外,还有擀面、炉面、炒面等多种。
      晚饭大多以稀、汤饭为主。过去主要有豆面调和饭、瓜角圪糁饭、苣苣菜(苦菜)饭、浆水菜饭、豆叶菜饭、红白萝卜、土豆等菜饭、小米汤、玉米圪糁汤、细面汤、角片汤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晚饭农家多以面条、大米、馒头等为主,基本上与午饭差不多。
      宴席常见的有八大酒席和十全席。广大农村的一般宴席,称作四小、四大、一壶酒、三道饭、八大碗。四小是4个2寸小瓷盘盛调味品终席陈设四大是4个4寸小瓷盘,盛炒菜用以饮酒一壶酒是一小壶白酒三道饭是挂面汤、点心、大米饭八大碗是白粉炸、红粉炸、假烧肉、丸子、江米饭、海参汤、假酥肉、蛋汤。改革开放以来,一般婚礼、丧葬、贺子、祝寿、聚朋、酬友等,均要举办宴席,饭菜皆是大鱼大肉之类。
(二) 起居
      陵川住宅历来多为砖包楼房,院落讲究"四合头"、"七裹三"、"七裹五"等形式,有的称"簸箕院"。少数富裕之家建造组群式住宅,规模较大,包括主院、偏院、前院、后院、新院、旧院、牛屋院、书房院、花园等。屋内爱摆设箱、柜、桌、椅等家具。一般农户住的是里生外熟楼房或土房。东部山区除楼房外,好些农户住的石头墙坩棚,还有的住窑洞和小阉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建住房逐年上升,样式日益进化,基本上打破了"四合院"格式,出现了整齐划一的排房式院组群。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住房遍及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近年来,城镇和部分富裕乡村,建造了一批瓷砖贴面、钢筋水泥结构的二、三层楼房。还出现了住房独特的小康村。屋内摆设由过去的竖柜、板箱、方桌、斗椅等,发展为组合柜、电冰箱、席梦思床、洗衣机、电视机、电话机等家具或用具,有的还设置了卫生间。暖气设施也从城内向农村发展。
二、婚丧礼俗
(一) 婚礼
      新婚的仪式特别隆重,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通知当媒人将亲事说好,先由男家给妇家送白面一包,妇家用此面配和黍米或小米面炸成油饼,送到男方些,然后双方在将油饼分送给各自的亲友乡邻,即表示通知他们男女双方已经正式订婚。
      下彩通知后,娶之前,男家要将衣服、首饰、金钱、食品等聘礼,盛入食盒、彩盒之内送往女家。同时,在下彩时双方要决家婚娶日期,并要交换庚贴。
      娶亲旧时娶亲,新娘要坐花轿、穿蟒衣、戴凤冠。去时轿内要有压轿孩子,轿前要有打灯笼、点火把、背红毡。新娘娶到男家之后,新郎、新娘举行"拜天地"的结婚仪式,然后送入帐房(洞房)。当晚,村上表、青年人要去"闹账",新郎新娘要在帐房"换盘"(又称交杯礼)同时,男家亲友乡邻都要在这天登门"道喜",女家也托亲友数人前来男家"梳头"(有的也叫上饭)。这天男家贺客盈门,非常热闹。
      回面娶亲的第三天,新娘要偕同新郎携带礼品,前去拜望娘家亲友。
      对九新娘过门之后,要到男家连住9天才被接回娘家,在娘家住9天后又接回男家。这种做法是"对单九"。另有一种"对双九",就是让新娘到男家居住18天在回娘家。对九的习俗通行于县境东部,在附城一带,新娘过门之后到男家居住3天,就接回娘家。
      回三对罢单九将新娘从娘家接回后,在男家住3天,以后又接回娘家,叫做"回三"。住几天后在回到男家。
      新婚的仪式除以上几种以外,有些富裕人家还要在通知前举行"插簪",并且在迎娶前进行"追节"、"会亲"和"家宴"。
      插簪双方经议亲之后,由男家婆婆到女家举行相亲仪式,把一枚银簪插在姑娘头上,表示订婚之仪。
      追节在娶亲前一年或三年,每逢元宵、端阳或仲秋节,由男家抬着食盒向女家送礼,以示婚期将近,叫"追节"。
      会亲迎亲的前几天,由男家设宴请女方家长,表示协商婚礼,叫"会亲"。
      家宴迎亲的前一天,男家要宴请礼宾、僧道、鼓乐师,举行祭祖之礼并要读祝文,表示告诉祖先某男将举行完婚之礼。
      现在结婚的主要过程,一般是在婚前先要经过介绍和谈话,结婚时男女双方都到婚姻登记部门履行登记手续,并领取结婚证书,但娶亲过程基本承袭了传统方式。
(二) 葬礼
      出殡人去世后,先停尸在床,穿好寿衣,其子孙通夜不脱衣服,卧在尸前"守灵"。一般在第三天或者第五天,即将尸体入棺,叫做"装殓"。又隔数日在将棺盖钉住,叫做"棺殓"。从逝世之日起,每隔七天一祭,叫做"隔七"。有隔三七或五七的,最多的是隔七七。如果逢七隔七(如在每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隔七)就被认为死者有灾,还要沿街插上白旗,希望给死者消灾免罪。隔七期满,就进行"出殡"。出殡也叫"压丧"或"柩殡",就是要把棺木寄到外面的柩内。
      一般在出殡之日,要举行开祭和开吊仪式起灵前,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分别拉灵和拉棺同时,孝妇随灵通哭一直送到村外方向回。至出殡第三日,孝子孝孙再度披麻戴孝到柩前举行祭奠,复三时脱去孝衣。当父母或祖父母逝世满百日(一般七十日即顶一百日),孝子孝孙不宁 到父母或祖父母的碑位前举行一次祭奠,这叫做"烧百纸"。祭奠完毕,随即把孝裤脱去,只留下白鞋,重服穿三年,轻服穿一年。至此,出殡才结束。
       出丧首先将准备安葬的棺材置于丧棚之下,并要在丧棚内安置童男、童女、金银彩、香幡、香幢、纸马、纸轿等殉葬物品。在出丧之日的前夕,隆重举行"开祭"仪式。有的要在灵前读祭文,规模较大的不宁 增加延宾司尊、司馔、延宾点主的仪式。在这两三天中,富豪人家还要请和尚破狱、取水、升轿、上座,请道士进行踏八卦、观灯、扬幡等表演。次日早晨举行"晨奠",上午,亲友邻居陆续前来灵前进行吊唁,与此同时,孝子孝妇还要预先到墓内进行"送殡"。起灵之后,有时死者的主要亲朋、乡里、邻居要在灵柩经过的地方设供进行"邀祭"。女婿等要在村外设供进行"路祭"。到了坟墓即进行"安葬"。安葬毕,孝子、孝孙照原路返家,并沿路撒点纸灯,叫做"回灵"。晚上,再到死者的牌位(叫神主)前举行一次"安主"的祭奠。到安葬的第三日上午,孝子、孝孙、孝妇等还要上坟进行一次祭奠,叫做"复三",复三毕,即脱去孝衣,丧葬就此最后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的丧葬还大体上引用着原有的仪式,但丧礼较前大为简单。
三、 岁时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大年初一,人们很早起床,放开门炮,在当院点烘年火,接着家家都要敬神祭祀,鸣炮放鞭。室内外四方排设神位,多则二十几处,少则七八处。正中为全神位,大红蜡烛一对, 供品丰厚,满斗焚香。其余各神位均置供品一盘,小蜡一支,香一柱或三柱。早饭后,小辈穿上新衣服于家中先拜父母尊长,然后再偕同到各庙烧香并到各家去给老年人拜年,受礼的长辈要发给小辈"压岁钱"及干果糖等物。从初一到初五不劳动,初二开始走亲戚,互赠礼品,增进感情。一般闺女同女婿回娘家拜年单先初四。初五不串亲,在家过"破五",烧香祭神,祈求五谷丰登。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商家的"开市节"。昆节前后三日,村村张灯结彩,唱戏、耍故事。当天晚上,家家都在门前或街头挂灯,有的地方还搭灯棚、放烟火。各村传统娱乐节目,如狮子舞、大头娃、小车、高跷、旱船、抬阁、抬桩、扛桩、竹马、八音会、武故事等,除在本村和邻村活动外,还都要到乡、镇会演比赛。县城更是热闹,除各街商号的灯棚、旺火和各关搭台演唱外,各乡镇都要挑选好的节目赶来参加赛彩车、赛花灯、赛彩楼等活动。
      添仓节正月十九日是添仓节。当晚家家都要用小米和玉茭面蒸成的"窝窝"(也叫"仓窝")敬神祀祖。之后,将窝窝分别放入箱柜缸坛等所有的器具内,这叫做添仓。如果这天下了雪,则意味着要收好秋。
      二月二即农历二月初二。"二月里,龙抬头",意在春耕生产即将到来。这天大多数人家要吃糯米面胡角(也叫糕)和其它好饭,以示庆祝。同时在吃"添仓节"留下的窝窝,喝用炒玉茭面加豆腐、豆芽、荆芥等熬成的茶。有民谣曰:"二月二,不吃窝,去到地,打了锅二月二,不喝茶,去到地,打了铧。"二月二还有喂蚰蜒的习俗,家家都要沿着墙根撒上细灰,口中念道:"蚰蜒蚰蜒休出来,二月二担盒喂你来。"
      清明为隆重的祭祖节日。家家户户都要与家族中人带着纸、纸缎、纸钱、鬼票、供品、浆水汤及铁锹之类,到坟地烧纸。其程序是先铲除坟头杂草,然后添土压彩(俗称墓头彩),谓覆墓。接着烧纸,依次祭神路、后土、照祖、远祖、最后祭近祖。墓前要设供、燃香、焚纸、奠浆、鸣炮放鞭,跪拜叩头。另外,不少善良人还于清明前后,到路旁或野地遥烧,祭奠无后人烧纸的鬼魂,谓之行好。在清明节这一天,县城机关、学校、厂矿等还要到烈士塔给革命烈士扫墓。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也称夏节,境内居民家家都要吃棕子,并互相赠送。为祭瘟神、避五毒、祛邪恶,家家门上插艾条,人人耳上带艾叶儿女手上、脚上或颈上均系以续名丝(俗称五色线),也叫百索。妇女、儿童大多还配带五色香包。此外,还饮雄黄酒、菖蒲酒,并往五官上、肚脐上涂抹雄黄,现在以白酒代替。
      六月六俗称天贶节,也称羊奶奶节。过去有些地方要在这天祭祀山神爷,希望不要降雹宵灾,羊工们要祭祀山神、土地及圈神,希望羊群平安。不少农户这天要吃好饭,一般是"新瓜菜、不律面",一些养羊户还要犒劳羊工。
     七夕农历七有初七夜晚,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未婚女儿或其它妇女希望在织女手上乞点巧,常常于当天正午端水于院中曝晒一会儿,放针于水面,看水底投影如何,如影形如花、鸟、鞋、剪之类,就为乞得巧。当晚,设瓜果于院中,从屋内投穿了线的针,若有投中瓜的,谓喜,也谓乞得巧。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是个敬神祭祖日,有些地方祭祀山(俗称祭白雨)。除在家中烧香、烧纸外,还有剪纸彩到户外去祭奠和挂地头彩,预防冰雹,祈求天神保佑五谷丰登。有些地方要上坟烧纸奠浆。七月十五前后,姥姥家均要给外甥家送蒸制的面羊,称为"送羊"。 养牲口的农户很早就赶牲口去山上"抢头草",相传是为了抢吃灵芝草。当天要给牲口做顿好饭吃,民俗云:"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饭,还有牵着去遛,,害怕撑着。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也称团圆日。在外人员一般在节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团圆。晚上,在月下陈列香灯、月饼、瓜果和煮熟的嫩玉茭、毛豆角、山药蛋等祭月,俗称为"望月"。同时,也要在家院内外烧香敬神。祭毕,人人都要吃月饼和各种食品。节前后,亲友之间常以月饼为礼相互赠送。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家家都要备箸时馔,煮胡角油饼祀祖先。有些地方还要上坟烧纸和遥烧。意为"送寒衣",换冬衣。
      十月十俗称"过小年"。这时五谷杂粮全入库,家家都要用稷米蒸食祭福神,俗称接财神。大部分地区都要油炸胡角、油饼作供献,有的也敬祖先或互相赠送。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事节日。过去家家都要用粘米、红豆、枣、大豆、红薯或山药蛋等八样做成的粥,叫"腊八粥",也称"八宝粥"。在此之前三天的腊月初五中午,是吃"五豆稠饭",也称"五豆粥"。同样是用粘米、红豆、枣、大豆等做,只是样数少了几种。这两种饭均是先敬过神,然后在食用。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的日子。俗语称:"二十三,祭灶官。"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这天或稍前,家家户户都要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嘴,免得上天瞎汇报。同时,家家户户还燃鞭放炮送灶神。祭灶神。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捏成团子,分发给家里小孩或大人吃。按传统观念,祭灶日为新年的前秦。俗语道:"二十四,扫灰刺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都圪托(蒸馍馍)二十九,打壶酒或家家有三十,家家挂胖孩初一,小孩扭转屁股作揖。" 除夕农历年最后一日(腊月二十九或三十),家家贴对联、门神、宜春,挂年画坐油锅煮供,包饺子。当天晌午或晚上,户户吃用黍米或小米(后来改成大米)做成的捞饭,并有意剩下些饭放到年后在吃,所以叫作"隔年捞饭"。傍晚,纷纷迎神、接祖先、备年柴、放鞭炮。
四、 庙会
      历史上的庙会,大多是为祭神而形成的集会,一般设在寺庙附近,而且离村落、乡镇较近,交通便利,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规模。境内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有龙王山会、老醮会、南香庙会等。现在保留比较完整、规模比较隆重的是西溪二仙庙会。 西溪二仙庙位于县城东2.5公里,会期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开始,长达半个多月。庙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赶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村庄都要来上香会,向二仙奶奶祈求子女平安。连续几天的戏班演出,并有传统的民间社火助兴。每年赶会的人大约有5万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古庙会依旧进行,但注入了新鲜成份,逐渐演变成了县城附近百姓的物资交流大会。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