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倾国倾城七百年
五台山旅游网11月29日消息 永乐宫,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元代官式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最南端,秦、晋、豫三省交界的古河东大地运城市芮城县,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从公元1247年到公元1368年,永乐宫前后修建了100多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永乐宫现存的五座建筑中,均绘制有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到惊人的800多平方米,是我国保存最为宏伟的元代道教壁画,被誉为“东方艺术画廊”。1961年,永乐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被称为国保中的“国宝”。
施工期达百余年的道教宫观
永乐宫,建在西周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原名为“大纯阳万寿宫”,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的,因地处永乐镇,俗称“永乐宫”,是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永乐宫创建于元代 (公元1247年至1368年间),施工期达100余年。元中统三年(公元1261年)扩为“大纯阳万寿宫”。金元时期,道教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道观的兴建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元大都的道观达52宫、70观。
1952年,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中,永乐宫被发现,当即就引起轰动,震惊学术界。当时,专家勘察后认为,永乐宫是现存的元代精美建筑,是全国最大的道教宫观,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范例,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其中,三清殿内的壁画《朝元图》是世界绘画史上群像构图发展的顶峰,是世界罕见的巨制,堪称“国宝”,搬迁重建,十分必要。
芮城县位于黄河北岸,为了配合水库的修建,历时一年多,永乐宫千余米壁画被安全剥离,并搬迁到芮城县永乐北路。到1966年,所有壁画全部修复安装到位,迁建工程胜利告竣。
一幅壁画绘有286个人物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整个壁画总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中。其中,主殿三清殿内的壁画共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是三清殿内的 《朝元图》,它的作者是元代河南画家马君祥及其弟子们,描绘的是各路道教神仙朝谒元始天尊。《朝元图》共绘有286个人物。这些人物的神采无一雷同,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中有威严肃穆的帝君、安祥凝重的王母、骁勇剽悍的武将天姿端立的玉女。整个画面,气势不凡,人物衣饰富于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
专家们评价,《朝元图》从场景、构图及笔墨的变化方面,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无愧于“中国元代艺术宝库”的美誉。
近三米长帽冠飘带一气呵成
仔细观察三清殿内,西山墙的太乙真人、东扇面墙的南极长生大帝、西山墙上哀愁的侍女和后檐墙西半壁上被誉为 “东方蒙娜丽莎”的玉女,会发现太乙真人的衣袂微微向后飘动,给人以徐步向前的感觉。而他身后的四位太乙却有着不同的反应,窃窃私语的表情、飘动的胡须、疑惑的眼神,无不体现出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南极长生大帝帽冠上的飘带是《朝元图》的画龙点睛之笔,这条近三米长的飘带笔法简练、线条流畅,一气呵成。
三清殿西壁中部下层,奉宝玉女站在金母元君的身后。玉女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在三清殿西壁上,画有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与东王公。西王母仪表端庄,神情宁谧,头戴凤冠。冠前嵌“三三”坤卦字形,身着霞披,端坐凤椅之上,身后华盖宝扇,仪仗齐全。西王母胸前佩有璎珞,仿佛叮当有声。几案上的鲜花,似乎清香散溢。
东王公即东华帝君,是全真教派尊崇的教首,在古代神话中主管男仙。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部电视剧里的“东华帝君”,一头银发,一身青衣,仙气飘飘。然而,三清殿里的东华帝君却是白面须髯,正襟危坐,手持朝笏,倒也仙气十足。
沿着黄河旅游公路游大禹渡
从永乐宫出来,南端那条金色的河流一路蜿蜒,等待世人去聆听雄浑奔放的黄河故事。
芮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芮城县形成了“黄河第一游,永乐道芮城”旅游形象品牌。
万里黄河,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就在芮城,这就是大禹渡,素有“黄河明珠”“北国江南”的美誉。古老的合林寺、巍峨的禹王大殿、香烟燎绕的观音庙、高大的水官大禹和圣水观音神像、宏大的引黄高灌工程及有大禹渡标志之称的数千年神柏,这里已成为融合黄河根祖文化、佛教观音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现代水利文化为一体的黄河风景游览区。
山西壁画堪称世界壁画史上的璀璨明珠,踏入永乐宫的那一刻,便是穿越了700余年的璀璨时光。
原标题:倾国倾城700年 永乐宫壁画依然绝美出圈
编辑: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