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城 | 古隘雄关在雁门
五台山旅游网3月19日消息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重要的边防要塞,一直是牵动历代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万古山河雄朔塞,四时风月入南楼。汉家战伐云千里,唐季英雄土一丘。系马曲栏搔首望,晓来闲杀钓鱼舟。”这是金代大诗人赵秉文跃马雁门关时写下的一首豪迈诗篇。
登上雁门关城头,遥望苍茫历史,心中自会涌起一种无边的感动。
雁门关。贺连舟摄
汉室门户
秦汉时期,特别是两汉时期,雁门关就是刘汉王朝防御北部匈奴的边防要塞。雁门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两汉时期,对雁门关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历史上有四次明确的记载,两次为西汉时期,两次为东汉时期。
《山西通史》载,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为了加强雁门关一带的军事防御,在雁门关北面,构筑起屏护雁门关天险的阴馆城。这是西汉时期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涉及雁门关军事防御的军事建设。第二次大规模的建设为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势日盛。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为了北伐匈奴,发万人开凿雁门关天险,修建起铁裹门古道,凿通凿宽铁裹门。铁裹门为底宽3米,谷深20米,东西长50米的巨大壑口,沟底为石砌古道,两边人工凿痕明显,附近有许多战国瓦当及汉以来遗物。
东汉时期,汉都城为洛阳。匈奴立卢芳为汉帝,进占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雁门郡治所由现在的右玉县迁入朔州市南面的阴馆城,雁门关又成为东汉王朝抗击匈奴的边防要塞。光绪《代州志》载,“建武七年,诏将军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十二年发边卒筑亭堠、修烽火”。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烽火台是预报敌情的高大建筑物。据代县县志载,代州境内烽火台约有20余处,分布于雁门关下,州城东、西、北三面。这些军事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第四次大规模的建设为雁门关下上馆城的建设。上馆城即今日代州古城,县志曰:“上馆城为汉代城池。”《山西通史》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另于塞南立上馆城”。这个时候,由于天下大乱,无暇顾及北部边塞,匈奴、鲜卑等乘机南侵。公元220年,即曹魏黄初元年,雁门郡治所再次南迁,由塞北的阴馆城迁入塞南的广武县城,广武县城成为郡县两级治所。
经过两汉四百余年的发展,雁门关的边防体系建设又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在边城建设上关南关北出现了三座边城,即关北的阴馆城,关南的广武古城和上馆城。
北魏屏障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的匈奴、鲜卑趁隙发展壮大。特别是鲜卑族历经三国、西晋、东晋等上百年的发展,至385年左右,鲜卑族已在雁门关北面建起强大的北魏王国。北魏登国元年正月,15岁的拓跋珪当上了代王。4月,改国号为魏,北魏正式建国。
伴随着北魏王朝的崛起,雁门关的名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雁门关发展至隋朝时第一次出现了专管雁门关的职官。光绪《代州志》载:“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郡,有关官、有长城、有累头山、夏屋山。”到唐朝时出现了建关的记载。《唐书》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这个雁门关就是周穆王西巡时的“绝隃之关蹬”、汉武帝发万人治理的“雁门险阻”、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铁裹门的勾注塞。
至此雁门关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便高高地站在了唐以后的历史烟雨中。
大宋边防
唐朝中期暴发了一次足以动摇唐室根本的大乱,这次大乱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有一个名叫郭子仪的人物出现在历史的视野中。郭子仪是唐朝中后期一位重要的人物。当安禄山的叛军占领山西北部地域时,郭子仪率大军平定云中、朔州等地,并开辟翻越过雁门山上的东陉关,然后过井陉,进入河北境内。这个时候西陉关早已开通,为什么郭不走西陉关,而要另走那条荒僻的东陉关呢?恐怕与郭的用兵有关。
东陉关位于西陉关东7.5公里处,与西陉关同为雁门山上贯通南北的险要关隘。从现有史料看,东陉关之名就出现于这一历史时期。《唐书》载:“雁门山上有东陉关、西陉关。”唐宰相杜佑说:“东陉关甚险固,与西陉关并为勾注之险。”东陉关这个被埋于历史深处的亮眼珍珠终于被大唐的战略家、军事家们给挖掘出来,并从此与她的姊妹关西陉关一同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图片源自雁门关景区官微
西陉关、东陉关并称为雁门关。两关在历史上演绎的最为精彩的一出大戏发生在北宋时期。北宋时期雁门关的地位凸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雁门山是宋辽两国的分界线,雁门关成了关乎大宋朝安危的咽喉要塞。纵观整个北宋历史,雁门关上始终飘荡着浓浓的狼烟。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大辽国皇帝耶律贤亲率10万精锐骑兵向宋王朝发起进攻。辽兵所走的就是“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所穿越过的那条山路,从今日新广武口进入雁门关峡谷,然后翻越东陉关,过南口,进入代州境内。
当年镇守雁门关的正是北宋名将、号称“无敌将军”的杨业。
在杨业镇守雁门关期间,为了加强雁门关一线的防御,先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雁门关两侧的隘口上建起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峪寨、大石寨、雁门寨等9处堡寨。县志载:“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此后,宋军又在其他9处隘口建起堡寨,形成以西陉关、东陉关为核心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据《宋史·李唐海传》载:“雍熙三年,召还,为武州刺史,出为忻、代州都巡检,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
雁门十八隘由宋一直延续到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雁门关隘口十八,东为水峪、为胡峪、为马兰、为茹越、为小石、为大石、为北楼、为太安、为团城、为平型;西为太和、为水芹、为吊桥、为庙岭、为石匣、为阳武峪、为玄岗、为芦板口,各有堡。正德十一年,都尉史李铖增筑之堡十有一于北口,在关东者七,在关西者四。又能通敌要路,咸斩崖挑堑,间以石墙。”
朱明要隘
雁门关进入明朝时,迎来了其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边关、边墙、边城同时得到大规模的建设,雁门关边防体系建设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防御工程。
元朝末年,由于战火纷飞,代州大地遭受了一场空前劫难,“车骑蹂躏重于他乡”,庙观、衙署、民居等许多建筑被夷为废墟。明朝建立后,其最大的外患依然来自于北边。明朝时,边防建设始终是朱明王朝关注的焦点。作为屏护中原及明都城北京的雁门关,是明朝以来重点建设的边防要塞之一。在边关建设上,明朝在加强西陉关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了东陉关。
光绪《代州志》载:“关城洪武七年筑,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增修。万历二十五年夏筑,门楼久圮。”从现在留下的历史遗存看,东陉关关城周长10公里,墙高7米,砖石砌筑,洞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石匾刻“天险”二字,门上建有雁门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祠,祀战国名将李牧。西门石匾刻“地利”二字,门上有楼,曰“六郎祠”。门外建有关帝庙。西门外有东西向的门洞,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内正北高坡上建有驻军营房,南为校场。东陉关、西陉关中间有石头长城相连,傍山就险,气势十分雄伟。
同时在东陉关、西陉关前各建有一座屏护关塞的堡城。西陉关前的曰旧广武城,为金朝时所建,至今保存得相当完整。东陉关前的曰新广武城,为“明洪武七年创置,万历三年(1575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同时对雁门山一线所有隘口堡寨进行加固,并驻军防守。
在大规模建设关城的同时,雁门关长城也得到修复,两关四口十八隘之间均有长城相连,长城向外延伸与外长城相接。
为了加强战略防御,明朝的军事家们又在雁门关内侧修建了除代州古城外的39座城堡。这些城堡均为砖砌,墙高10米,设有4门。至明朝中后期,由于多数堡铺坍塌,遂于各险要处又建起12座较大的城堡,即于滹沱河北岸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这就是代州境内著名的“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以代州古城为中心,城城相望,互为倚防,分则各自为战,合则左右相攻,连成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网络。
至此,雁门关边防体系建设达到了其最辉煌的阶段,前有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后有代州古城及三十九堡十二联城防御纵深,中有蜿蜒坚固的雄浑长城,使整个雁门大地形成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前后、左右相互勾连的宏大军防工程。
民国烽火
满清政府建立后,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雁门关的历史地位有所下降。进入民国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雁门关又成了抵抗外族入侵的前沿阵地。日寇占领平津后大举南下。1937年9月28日,日军突破茹越口,截断平型关后路,接着突破宁武关、雁门关以及整个内长城一线,占领代县。为确保山西要地,国共两党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打响忻口战役,歼敌2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场歼敌最新纪录。
图片源自雁门关景区官微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埋伏于雁门十八隘之一的平型关,待敌全部进入八路军埋伏的狭长甬道时,115师发动进攻,闻名世界的平型关大战开始。由于我军准备充分,平型关大捷共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中国军民抗战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
雁门关伏击战。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埋伏于雁门关天险。当日军100余辆运输车队进入伏击地段时,一声令下,埋伏于两山的八路军全面开火。这次战斗共毙敌70余人,毁敌汽车几十辆。雁门关伏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由大同通往忻口的运输补给线,一度切断了日军的交通命脉,有效地配合了正面防守的国民党友军。
火烧阳明堡飞机场。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129师769团向日寇雁门关下的阳明堡飞机场发动了突然袭击。此战,毙敌100余人,击毁敌机二十余架,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编辑:武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