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财洞与梵仙山,闪烁在佛国圣境的文化碎片

2020-06-09 10:49:08 来源:五台山云数据网

       一座名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让人类的目光在这里聚焦。

       世事纷争,朝代更替,近两千年的时光流逝,就在晋东北的至高点上酿造了佛教圣地五台山。二零零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这座名山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里保存的不仅有风光奇丽的山体岩洞及流泉瀑布,更遗留下了星罗棋布的佛寺庵院及积淀其中的人文史迹。

 

 

       上善财洞

       上善财洞,居处于黛螺顶的半山腰,距下善财洞百余米。登至山门,可眺望台怀镇核心景区全貌。

       上善财洞是一处始建于唐代的佛教寺庙,《圣地清凉山》中描述:“善财洞是诺尔桑王子与文殊菩萨议事的地方……原寺已毁,后为三世章嘉若必多吉所修复……。”

       三世章嘉活佛是乾隆时期的国师,也是藏传佛数格鲁派的弘传活佛,在藏传佛数的发展史上具有正信庄严、爱国护民的优良传统。当时他在五台山创建了以镇海寺为首的佛爷五处,保留了一批汉藏文化交流的人文圣迹。

       上善财洞始建时,发观后靠山有一处深约六米、宽约三米的石灰熔岩洞,洞内可容七八人禅习打坐。寺院落成后,寺僧将此寺命名为“上善财洞”。

       据说,该洞的命名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修建时掘出了弥勒、文殊、善财的造像,寺僧认为这是文殊道场善财童子的修习场所,并与下善财洞分别成为善财童子的供奉处。

       二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善财童子拜见菩萨,曾经五十三参之后,终于到得五台山,在此境皈依了观世音菩萨,并成为文殊与观世的协侍。

       善财洞奇洞幽深,寺院凌空而建,后山松风摇曳,脚下清水流淌,风光秀丽且建筑精巧。传说清朝顺治皇帝为了一个爱妃之死,曾经痛不欲生,恍然离宫出走,到五台山出家为僧。他登上善财洞,住在石洞内,整天对天长叹,或歌或吟,似疯似傻。在上善财洞的山门前愤然写下归山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这首诗出自一代君王,颂僧家而讽帝制,凄楚哀婉,情真意切。由此可以看出,封建帝制的君王生活虽然奢靡,却也倍受煎熬,帝王治国的根基已经动摇。

       极富传奇色彩的上善财洞,是五台山众多文化遗迹中的一个。这座寺院虽然不大,但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是一处毁损严重的寺院,多少人望而生叹,可惜它的面貌已经不似当年。

 

 

 

       岁月匆促,时光不复。

       一九九三年,年方壮气的朋措管家,怀揣着佛协、宗教部门的嘱托与希望,入住这个残破的寺宇。他谨记出家初衷,时刻不忘爱国爱教,将保护文化遗存当做头等要务,克服重重困难,振兴善财道场。

       已经披剃多年的他,每天从山脚下背水往返,并省吃俭用积攒复修钱物。整整用了五个年头,凑齐了大殿修缮所需款物,请人精心研究复原计划,全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在近四千平方米的空间内进行着修旧如旧的恢复工程。

       大殿落成后,相继修复了配殿及寮房,复原了山门以内的两座汉白玉小塔。到一九九八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汉白玉砌筑的山门。而且这个读书有很少的出家人,平生第一次拿起笔来编撰了山门楹联:

悬崖高峻森声低,

奇洞幽深佛性高。

       古刹一定有着深入大山的神圣根系,在时光的笼罩下,悄然隐佛。许是机缘的巧合,又在朋措的手上得到了恢复。我曾问过管家,你修寺院时是否考虑过它的前身与后世。朋措摇头,显出一脸的慈祥与淡定。他说,咱是个出家人,为佛菩萨整修道场,义不容辞!

       一座古刹,是地理上的建筑物,也是时光中的过往,更是一位信仰者的依托。这座寺院,似乎已经刻进了他的生命,无需太多考证,只是用心去呵护,也就知足了。

       门口悬挂一面国旗,朋措每日清晨上殿前,首先面向庄严的国旗致敬。

 

 

       梵仙山

       梵仙山,高居五台山台怀镇核心景区的西南方向。与菩萨顶、黛螺顶、寿宁寺、大白塔构成一个椭圆形状,且呈现出东南西北中台内五峰之势,蕴含了五台五峰之意,历史上称为“台内五峰。”这里海拔一千八百米,是台怀盆地的一个著名景观,也是中台二十一处灵迹之一。

       梵仙山集中了佛道两教的优秀文化成份,体现了中华文化兼融并蓄与广纳外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梵仙山供奉的佛教、道教塑像,各具特色。既有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又有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还有民间信仰的大仙。而这里呈洞状的主殿内供奉的仙神,却是人们常说的“狐仙。”

       “狐仙”的传说已经年久,在当地百姓中更是妇孺皆知,很多典故耳熟能详。

       《清凉山志》记载:“昔有五百仙人,饵菊成道”,有寺名为“灵隐寺”。寺内现有建筑均为清代遗存,证实了梵仙山明末清初的建筑历史。

       也因为梵仙山位置特殊,高居一隅,历史上多有高僧大德在此禅生修习,尤其是方家信士来此拜仙求签,很多人文雅士竞相登临揽胜,体悟多元文化的妙趣风情。明代著名诗人秋崖、玄觉先后登高梵仙寺,留下了不少诗词佳作。

山头紫气日长存,

上有仙人汗漫游;

饵菊换教风骨异,

白云影里去悠悠。

       诗人的所悟体现了梵仙山紫气萦绕、仙乡幻境的奇妙景象。

 

 

       九十年代初,果明法师登上梵仙山,拜清圆老和尚为师。他随师学佛,保护文物,开始了捍卫佛道儒文化圣境的人生之旅。

       三十多年间,果明谨记师傅嘱托,念佛先修心,已善为根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认真研究文物保护,努力修缮寺院。尤其是在山顶长期缺水的情况下,坚持给寺庙从山脚往山上背水十五载,解决了游客信众登顶后无水饮用的困难。直至二零一零年,在他任住持后,才筹资凿井,彻底解决了饮用与消防水源。

       果明法师虽望在家时读书不多,但出家以后由于深入经藏,体悟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修缮寺庙的同时,注重了这里的文化重建,努力挖掘梵仙山文化传承根脉,进一步理清形成三教一体文化格局的历史原因。他希望这里成为一处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无限魅力的人文圣境。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