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藏”之称五台山瑞应寺

2020-06-16 16:32:30 来源:五台山云数据网

  瑞应寺(俗称东藏,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与阜新市西南22公里 。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素有“东藏”之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初具规模,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 ,满文称:佛尔郭春依阿察布热寺(ferguwecun-i acabure tsi), 汉文称:瑞应寺,藏文称: 嘎丹达如结如博凌(dGaH ldan dar rgyas grub gliG),蒙古语称:盖哈木希嘎 照和拉古鲁格齐苏木(Gaiqamsiga jokiragulogci süme)。并称瑞应寺一世桑丹桑布·呼图克图(bSam gtan bzaG po Qutugutu,1633-1722)活佛封为“东方蒙古老佛爷” (Jegün gajar un monggol no ebugen Borqan. )的圣号 。瑞应寺在鼎盛时期有僧众三千多人,寺院建筑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藏语:安乐具足法殿)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学院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大白伞盖寺在东北山顶,护法寺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寺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寺在西北山顶。整个寺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此外还有绕寺院一周的环寺路,路边有万尊石雕佛像,环路而立,宏伟壮观,实为佛门圣地。

  据史料记载,瑞应寺鼎盛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经历长达180多年的扩建,瑞应寺的占地面积达到约18平方公里,有大小寺殿97座,约1620多间,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正殿大雄宝殿,栋宇巍峨,雄伟壮观。活佛宫分东西两馆,有房舍999间,南北七道门。大殿周围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寺院外环——万佛路上有万尊石雕佛像,素称“万尊佛”。寺院内的每座殿堂楼阁,经亭佛塔,风格各异、宏伟壮观。此外,还有寺院僧住宅800户、3000多间瓦房。住宅门窗上均刻有涂着红绿颜色的吉祥图案,清静平坦的院落和整洁有序的街貌,给人一种神秘幽静之感。瑞应寺历世活佛都很受皇帝的礼遇,年年都进京为皇帝诵经祈福,他们也得到过朝廷东蒙王爷们的支持。瑞应寺的组织机构较为严密完整,除寺院的最高首领活佛外,还有活佛府邸的管理人员、文书房组员、各类会议组员等。瑞应寺收藏过的珍贵文物也不计其数。 当年瑞应寺法事频繁,全寺院性的大型法会,每年就举行八到九次。每年还举行盛大的“查玛”(金钢驱魔法舞)舞会。瑞应寺还有自己的仪仗队,每当瑞应寺僧人仪仗队举行列队环寺巡寺仪式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群众云集瑞应寺,还有很多生意人带着货物前来交易,不仅发展了集市贸易,促进了物资交流,同时也方便了广大群众。道光三年(1823年),瑞应寺在给皇帝奏折中称:“瑞应寺僧人弟子多达三千,属民八百户。”经道光帝恩准,由理藩院授予四世罗布桑图布丹拉格活佛,用满文和蒙古文以及藏文刻有满、蒙、藏三种文字的“tuimet-un iasag ta blam-a caqan tiianci quduqtu-iin tamaq-a::tumet-i jasag da lama cagan diyanci kuituktu-i doron:: ” (土默特扎萨克达喇嘛察罕殿齐呼图克图之印。) 的印章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県民族志》记载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 。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瑞应寺和海棠山普安寺成为东蒙地区佛教文化中心,民间素有“东藏”之称。

  瑞应寺正迅速恢复昔日风貌日益成为引人关注的佛教圣地。历史上曾经辉煌兴盛的瑞应寺,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到“文革”时期已变得面目全非。寺院内殿堂严重破损,佛像经书等法器法物所剩无几,仅存的一座残破的大雄宝殿改作粮库才得以留存。活佛府邸内馆前后院、活佛府邸东馆、西馆及文书房则作了学校和办公室。万佛路上的万尊佛像,也先后全部被破坏掉了。僧众被赶出寺院。瑞应寺曾对蒙医蒙药、天文历法、建筑工艺、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广大信教群众特别是蒙古族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从始建瑞应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280年之间,曾传六世活佛。 瑞应寺是集藏、汉、蒙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杰作,在我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寺内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特点,也反映了蒙汉及其它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共创文明的历史见证。当年的瑞应寺雄伟壮观,凡来过瑞应寺的人皆赞叹不已,它曾是一座相当有影响的佛教大寺院,作为我国东部蒙古族地区最大的蒙藏佛教文化中心,它每日接纳香客数千次,甚至远在海外的信徒也都跋山涉水前来朝拜。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