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刹|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台怀中心区北台脚下,以东台望海峰为青龙山,右以西台挂月峰为白虎山,背以北台叶斗峰为靠山,面对南台锦绣峰为屏藩,且坐于中台翠岩峰支脉的龙头上。因该寺中高旁低,溪水环流,成为二龙戏珠之势,峰巅海拔1797米。《广清凉传》卷中记载,灵鹫峰上,“祥云屡兴,圣容频现,古谓之化文殊台”。
真容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按照皇家模式重建,采用了三彩琉璃瓦和青色细磨砖,为五台山诸寺之首。于台怀镇上远眺,见菩萨顶,殿宇云集,布局严谨,雄伟壮观,独具特色。阳光下的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掩映绿树如烟,融衬蓝天白云。金碧辉煌的楼阁彷佛悬浮在空中一般,它们既和远景近景融为一体,又超然独立,与大白塔相映衬守望,一派大菩萨的威仪磅礴气象。
菩萨顶现在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且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全寺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
菩萨顶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浓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怫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
大雄宝殿,是寺里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四周有石雕的回廊环护,前面则与卷棚重檐式的献殿连为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内供释迦、弥陀、弥勒三世佛。
大文殊殿
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喇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
菩萨顶后院放置的大铜锅全山闻名。厚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2.04米,深1.15米;薄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1.68米,深1.1米。在西廊房檐台边,也置有一大铜锅,口径5尺,深4尺。这些铜锅,过去每年“六月大会”用一次,做斋饭,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黄庙喇嘛们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动,跳“金刚舞”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还用一次,放进黄米、绿豆、莲子、栗子、红枣、稻米、桃仁、红糖等,做成“八宝粥”供佛和会斋。
菩萨顶山门外的两座石狮中有一头没有舌头。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菩萨顶时,早上的粥总是不够吃,火头僧发现,锅内的粥被石狮偷吃了,于是便在粥锅内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狮偷粥吃时,刀把舌头割下来了。这样,这头石狮就没有了舌头。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