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罗睺寺:供奉佛祖之子的寺庙 藏“开花现佛”

2024-01-04 11:56:50 来源:行摄艺述

  五台山旅游网1月4日消息 山西五台山罗睺寺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罗睺寺和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菩萨顶合称五台山的五大禅处。罗睺寺原来是一座青庙(汉传佛教寺庙),清康熙四十四年为了“绥柔蒙古,大兴黄教”,将五台山的一些青庙,改为了黄庙(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包括该寺,其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是供奉佛祖之子的寺庙。

罗睺寺一瞥 摄影/莎姐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睺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睺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罗睺是罗睺罗的简称,用其作为庙名,意即这里是普渡众生的地方。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当时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于1492年(明弘治五年)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再经修葺。该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

  在罗睺寺藏经阁二楼,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佛龛,供奉着罗睺寺的镇寺之宝——罗睺罗尊者真身像!这尊真身像塑于两宋年间,肉身罗睺罗像就被封藏其中。木刻罗睺罗像身高约80厘米,通体贴金。罗睺罗尊者现沙弥相,头顶上有一块小小的肉髻,端庄威严。据载,罗睺罗虽为佛陀之子,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却从不表现自己,总是默默修持。

天王殿外唐代石狮已阅千年历史,看尽人世繁华与沧桑 摄影/莎姐

  罗睺寺内的第一座殿堂为天王殿,门口有一对唐代石狮,历史悠久,阅尽各朝繁华与沧桑。殿内有四尊天王塑像,是按喇嘛教《度量经》规定塑造,和其它青庙(和尚庙)大殿的四大天王形象略有不同。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大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持剑者)、调(抱瑟琶者)、雨(持伞者)、顺(握蛇者),因不便拍照,此处只作文字描述。

  罗睺寺内共有四重大殿,分别为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和第四重殿。在第四座大殿里,有寺内最吸引人的,绚烂庄严之景——“开花现佛”,殿中央的木制彩绘大莲花会徐徐绽开,露出藏在里面的四尊佛像。

  殿内正中砌高台一座,成正方形,砖台正中,装一木制圆盘,上刻水浪图案,波纹清晰,涟漪荡漾,做工精巧,形制逼真。水浪之上,站列十八罗汉。盘外方台,塑二十四诸天。方台四角塑四大天王。圆盘正中,装莲花一朵,高达丈余,酷似出水芙蓉。莲花由八片莲瓣组成,四尊佛像端坐于内,地下设活动机关,大莲花与下面的大圆盘用通柱连在一起,当僧人在圆盘下的暗室驱动木轮,通柱即会转动,莲花随之开启或闭合,便出现“开花现佛”景观。莲瓣开时,可现莲中四佛,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故称“开花献佛。”花瓣合拢时,呈含苞待放之花蕾。随着花瓣的开合,转盘上的十八罗汉过江也随之旋转起来。这一装置构思不凡,引人入胜。

  “开花现佛”是对此装置的俗称,而其正名为“莲花藏”。“莲花”是描述其形制——以八瓣莲花及花茎为主体;“藏”则是描述其功能——如同五台山塔院寺的“华藏世界转轮藏”一样,罗睺寺“莲花藏”的特点是可以转动,作用是存放藏经。

  多年来,罗睺寺的“开花现佛”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香客游人,藏民佛教徒不远千里而来拜佛,罗睺寺也因“开花献佛”而誉满四方。如果想亲眼看到此景观,需提前了解寺庙活动,以免落空。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