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五台:三泉并涌的三泉寺
五台山旅游网3月20日消息 五台山三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西一里处的山腰上。以其寺旁「一井之中有三泉并涌」,汲之不涸,满而不溢,故名三泉寺。三泉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有前殿三间,正殿三间,均为明、清建筑。现有殿堂房屋16间。后殿为观音殿。
远远望去,红墙碧瓦,古松苍郁,常有山岚飘逸、大雕盘旋,风光如画。该寺因泉而得名。泉在寺外西侧,乍看只有一水井,细听却有潺潺之声。泉在井中,一井之中有三泉并涌,汲之不涸,满而不溢,故名三泉寺。
三泉寺始建于元,明正统年间(一四三六年至一四四九年),僧人性琏法师重修中殿一座,并铸阿弥陀佛铜像一尊,安置於殿内千叶莲花台上。清雍正三年至十二年(一七二五年至一七三四年)黄教喇嘛罗藏札什又予重修。
沿坡度较缓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边走,一边观花赏景,你会感到没费多大劲儿就到了三泉寺的山门之外。
山门前有古碑三通。一通为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重修三泉寺碑,碑载: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圆照寺僧人觉空、觉亮在此居住,重修殿舍僧舍;此前,明孝宗弘治年间两度修葺,建殿塑像。还有一通,明代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所立碑石,记载的是举办僧斋的事情。另外一通是西藏喇嘛罗藏扎什重修三泉寺的功德碑,系清朝雍正年间所立。
三泉寺坐北面南,现有殿堂房屋十六间。前殿三间,面宽7.6米,进深7.6米,为正方形,单檐四阿顶,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殿内供奉汉白玉雕横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殿两壁泥塑护法韦驮、伽蓝关羽。后殿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供汉白玉雕观音菩萨像。香案上有一铸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的铁磐,小巧玲珑。另有150余块带箭文殊和一块观音菩萨石刻浮雕。
《清凉山志》记载:“铁瓦寺,玉花池南,元建,三泉寺入焉”。该寺始建于元朝,明正统年间(1436年至1449年),僧人性琏法师重修中殿一座,并铸阿弥陀佛铜像一尊,安置于殿内千叶莲花台上。清雍正三年至十二年(1725年至1734年)黄教喇嘛罗藏札什又予重修。
编辑:丁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