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菩提寺之起源
2020-06-17 17:21:41
来源: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与佛教的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云游到菩提伽耶,寻求人生的真谛。然而在附近的森林苦修6年之久,释迦摩尼仍未悟得解脱之道,于是他去往尼连禅河沐浴,喝下牧羊女奉献的乳粥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禅定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达到无思无念的境界,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两千多年以后,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
公元前3世纪,大兴佛法的古印度阿育王为纪念佛祖成道,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东侧修建了寺庙。后经历代重建或扩建,于公元5—6世纪摩揭陀国王时始形成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典范——大菩提寺。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在诸多帝王崇信佛教的影响下,五台山建起了众多寺庙,也成为了中国的佛教名山。由于历史悠久,古寺较为破败萧条,2013年3月,在古寺的基础上菩提寺开始修建。如今,五台山菩提寺已经修缮完毕,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朝圣!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