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母洞名字由来
2020-06-10 16:22:43
来源:百度百科
五台山,中外闻名的佛教文化圣地。遥望五座台顶,山山相连,雄浑接天。在群山怀抱、云岚缭绕中,清泉细流、嘉木瑞草装点下,众多寺宇散布其间,殿堂楼塔优雅多姿,尽显汉唐遗风、宋元古韵、明清情致,一派瑰丽庄严的佛国风光。
南台名锦乡峰,细草杂花铺锦着彩。南台东南支脉一座如屏风般的山崖上、岩壁间,有一石洞天然而生.因洞建寺,寺以洞名,这就是--佛母洞。
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道方“乃造石佛于洞口”。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现存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建寺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佛母洞灵迹为佛法应化世所罕有。石洞分为外洞和内洞,大洞套着小洞,外洞阔大,洞口敞开,高约三米,宽两米多,进深幽暗,由外而里渐渐收缩,在尽头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内洞。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进入葫芦形状的洞腔。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有乳石和石笋,洞壁石色班驳。形状凸凹,犹如人体五脏六腑形样。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正因为内洞天巧成,示现为人体腹内形状,所以称为佛母洞。
编辑:乔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