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师法相
如瑞法师,一九五七年生于太原市,在本市读中学、大学,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期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院长。
法师的教学理念:根据新时代对僧伽教育的新要求,立足于普寿寺的实际情况,规划了“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三”是指三个组织:普寿寺、大乘寺、菩提爱心协会;“一”是指爱心协会承办的一个慈善事业——清泰老人赡养园。此工程的总体框架是:五台山普寿寺——修道基地;榆次大乘寺(普寿寺的下院)——教育基地;菩提爱心协会——佛法弘扬基地;清泰安养园——爱心协会承办的慈善事业(养老院)。
如瑞法师,祖籍河南,1957年生于太原,家庭虔信佛教,母亲本识字甚少,但怀师后,竟能读诵《华严经》。受家庭的影响,法师从小即知持念观音圣号,乃至长大读书、工作、心中从不间断,庭训与宿善对于观音菩萨的信心故,生活行事中遇到任何困难或险难均能得到菩萨的护念而转危为安。
法师生性积极乐观充满热情,且好助人为乐,自小心中已经满怀慈悲仁义,举足之间常行利人的悲愿。在太原读小学中学时,因文化大革命,也像其它学生一样,上山下乡接受劳动锻炼。同学们都以前途无望而悲观沮丧,而师却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激励伙伴,带着大家唱歌,朗诵毛主席诗词,画写板报,在她的积极进取感染之下,同伴们的生活变得充满了活力和欢乐。这也正是法师从小的愿望:“给别人快乐,让大家欢喜”。在某次劳动时,几十方的土突然塌了下来,情急之下法师不假思索地将身旁的同学推开,而自己却被拦腰砸倒,压在土堆之中,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心中正忖度着:这女孩准是凶多吉少……当大家赶着去抢救时,却听见她高喊着“不要管我,赶快去救别人”。
从小法师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老师,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来报答国家服务社会。后来得遇上通下愿老法师,在老法师的开示点悟下渐渐了解:世间老师的任务乃是为人传道、授业、解惑而已。而出世间的老师则不仅仅如此,是要学当人天之师、要弘范三界,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在有其不同的旨趣,那不仅是任务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是要对一切人不分种族、国界、贫富……乃至一切众生,都能怀抱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相较而言,成为出世间的老师更有意义、更能利益广大的人群,那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气度,才是法师所要追求的理想事业,遂萌出家之念。
当然“出家”的志向,并不是一般至亲好友能够马上接受的。因此在劝服家人亲友及同事时,出家之前的法师说:“老师”是很多人希望得到的理想工作,我的出家可以把老师的工作让给更需要的人;而“出家的老师”却是很少有人想做,那我就将我当老师的这一机会让给别人,来做别人不想做的事吧!可见法师的气度与胸襟,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利益他人。
现今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对佛教并不了解,更难以理解年纪轻轻,为什么要选择出家这条“不归路”?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是迷信、是没文化的老人晚年心灵的依托,是生命遇到了挫折或是生活不如意的人才会选择的一条无可奈何的路。当他们接触到法师的宽柔之教,闻到法师深悲大智的将佛法简略的开示,总会问:“您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要出家?”法师则会自豪的回答:“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是舍小家为大家,出家无家为国家。出家无家更能全心投入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从法师的话中就可以体会到佛法的甚深博大,佛法是舍己为人教人觉悟,也可以体会到一位佛子济世利人的悲心与宏愿 。
来源:凤凰网
编辑:温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