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这才叫真实福田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给众生的时候,都要具足大慈悲心,这是根本。
所以在《地藏经》上,地藏王菩萨问佛,为什么同是一样的布施,有种种的差别。怎么样差别法呢?说他施个财物,一生、两生、三生就享受完了,财物功德就没有了。那个人行布施时候,无量劫、无量劫他功德还在。佛答复他,从他心上来分,不是物质来分。心上,或他一个恭敬心,把众生当菩萨、当佛那么恭敬。起码他供养人家的时候,他生一个尊敬供心,当三宝看待,那他功德就大了。
如果轻心、慢心,随便给人一点,这功德很小。如果以物质有形有相、有自有他,不能达到空,那功德就小。达真空义的供养,那功德就大。说若以大慈悲心来恭敬供养的、供养给众生,这是真实菩萨。
大慈悲心是什么样子?大慈悲心就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不沾边,就是供养时候对色、声、香、味、触、法不沾边。我们没有这个念头,说心里头不染著、不执相,没有爱好,没有执著。这是大菩萨心行的布施,这是真正的福田。
咱们讲着把《华严经》引来最好。咱们讲《华严经》初住的菩萨时候,十信满了。这回又发菩提心住初住的时候,这叫发心住。发心住,就住在所发的心上。因此一发心,就成正果。说那个菩提心、初发的菩提心,跟成佛那菩提心是一个,这就是《华严经》如是讲。说凡是做菩提的事业、属于菩提的事业,在任何时、任何处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菩提事业。因此说,初发心时成正觉。所以这发心哪,非常的重要。
同时,不要把发菩提心理解错了。怎么样叫理解错了呢?发过就完了,我已经发心了,这不算是。怎么样住在菩提心上?念念时时。一忘、一离开菩提心了,那就退了。念念不离菩提心,念念住在菩提心上。为什么到发心住才叫住菩提心上呢?说那你不经过一万大劫呀,你发那个心哪,脆弱得很,风吹草动菩提心没有了。见了可爱的、见了可贪的、见了可瞋的,你烦恼就来了。那你菩提心还有了吗?没有住啊!说住在菩提心上,那你所做的全是菩提心、全是菩提事业。这样说初发心时成正觉,是这样的含义了。
我们经常说,发菩提心要真实。真实这两个字,含义非常深。当我们讲《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时候,我曾经讲过。讲过《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下卷的时候,在你止观双运,止观双运就是一实境界。
一实境界是个什么样子?就是咱们现在讲的无相福田。这个福田不是有相的福田。这一实境界说你布施的时候,这看着有能布施、有受布施、有所施的物都是妙有。不是真实的,妙有没有。在我讲“妙”,都要加个“有”。讲“空”的时候,必须得加“妙有”。不加“妙”的时候,就认为真空了。妙有非有,妙有就是真空。就是说,这有不是真有,这才叫真实福田。
那我们讲这个福田业。菩萨行布施的,大悲心行的布施是真实的。真实在什么地方呢?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他不断地在世间行大布施,是大慈悲行布施。若是不断世间的五欲,那这个大慈悲,不是真慈悲;那这个菩萨,也不名为菩萨;这个福田,也不是真正的福田。
这种道理一定得懂。不但懂,运用于自己身心,那这个福德可真大。你越不要的越大,越要想要的,越想求,得不到。信吧?一定要信。头先有一个道友来问我,怎么样得大名闻?怎么得人家多人供养?我跟他讲,我说打广告没用。你到这个上得一个网络上去,上它到处宣传没用。他说那怎么地才有用?我说你学我,我现在像得大名闻。那怎么得呀?你住到山里头去,你不要名闻,名闻才大,越要越没有。信吗?不要财富,什么都不要,越不要越有。唉,它就那么怪。这叫菩萨道。求啊,求不到的。越贪求越没有。你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贪求,嗨,越不要他越给你,给你还你是不要。不要怎么办?那他给别人哪。求名没得名。
你看我们古来祖师在山洞里头,一住几十年,等他一出世的时候,名闻利养都来了,那他还是不要。这想得,你什么都不要得,就真正得。若想得,什么也得不到。经常想去吧,越是空的,越是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得到真实了。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