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阎锡山故居 从建筑风格感受民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心态
位于定襄县河边村的阎锡山故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官员私邸不仅有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院落建筑,现在还成为了山西民俗博物馆,有剪纸、雕刻、饮食、服务等众多展览活动。今天,让我们来走进这座官邸,来了解曾经阎氏一族的辉煌故事吧。
阎锡山故居建于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历时十四年,花费白银百万两才终于建成。整个建筑围绕阎氏老宅扩展而成,占地六万多平米,有大小院落30余座,房屋近千间。由于地形原因,每个院落都相对独立,错落参差。但院子之间又彼此相通,就像迷宫一般。最终形成了院中有院、房宅相连的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山西民间建筑的多样性和阎锡山复杂多变的人物特征。
从大门进入后,是一座规模最大的是一进三院的东花园。这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大花园,而是一座四面都建有厅堂,中间为假山花坛的巨大院落。院子中间有一座照壁,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赠给阎锡山的“博爱”二字手迹。而四周的房屋则是典型的晚清时期宫殿式建筑,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非常有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穿过东厅过道则进入了二进院,是阎锡山父亲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建筑也更加豪华庄重。青砖黛瓦、抱厦回廊,尤其是里面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等雕刻艺术,让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都啧啧称赞,流连忘返。三进院里主要是阎锡山居住的地方。院子外壁上有保存完好的十八幅阎家石刻家训,都是阎锡山说过的话,是一些修身齐家的言论。
院子正对面有一座很高的“红楼”,在红楼上可以看到整座院落的情况,唯独看不见的就是阎锡山居住的屋子,可见他的多疑和城府。在阎锡山居住的屋子下面,有总长达十公里左右的三条地道。一条通向村外的大山,一条通向他父亲的陵墓,另一条通道车站,有点“狡兔三窟”的意思。
从阎锡山住的地方向前钻过一条叫“行得通”的狭长隧道,就能到达阎家老宅。老宅里比较有名的建筑是“得一楼”,是蒋介石夫妇来山西看望阎锡山时给起的名字。过了得一楼,就能看到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都督府。都督府屋顶是传统中式的硬山卷棚顶结构,却搭配着罗马教堂式的尖顶门面,上面的雕饰图案也十分有异域情调。整座都督府充满这鲜明的山西民俗色彩和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
阎锡山故居,既是有着山西民间特色的四合庭院,又有传统精致的亭台楼阁,既有极具特色的砖石窑洞,还有新颖现代的西洋建筑。一座宅院,融合了传统与西式、民间和官方的建筑风格,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非常值得参观。
编辑:刘寰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