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难成 治学以代之——傅山
万历三十五年,山西阳曲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迎来了一声孩童的啼哭。父亲看着可爱的孩子,为他取名鼎臣,鼎者,国之重器也,可见父亲对他的殷切期盼,这就是之后的傅山傅青主先生。但沉浸在喜悦中的父亲却不知道,怀中的可爱孩子,会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幼年起,傅山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博览群书,他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但在晚明时节,天下将乱,自诩为鸿学大儒的人,许多都是迂腐不堪之辈。年轻的傅山对于这种情况深恶痛绝,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维持自己的本心。后师从名臣袁继咸,潜心治学。明朝末年,大厦将倾,随波逐流者有之,奋起救国者有之,择木而栖者亦有之。傅山先生虽未入仕,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却深植于他的思想中。
傅山
清军入关建都北京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气势颇高,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清王朝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初定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从河南武安五汲镇起义,向北发展势力。然而,机事不密,宋谦潜往武安不久,即被清军捕获,并供出了傅山。于是傅山被捕,关押太原府监狱。羁拘期间,傅山矢口否认与宋谦政治上的关系,即便是严刑逼供,也只说宋曾求他医病,遭到拒绝,遂怀恨在心。一年之后,清廷不得傅山口供,遂以“傅山的确诬报,相应释宥”的判语,将他释放。傅山出狱后,反清之心不改。大约在顺治十四至十六年间,曾南下江淮察看了解反清形势。
清军入关
当确感清室日趋巩固,复明无望时,遂返回太原,隐居于城郊僻壤,自谓侨公,那些“松乔”、“侨黄”的别号就取之于此后,寓意明亡之后,自己已无国无家,只是到处做客罢了。他的“太原人作太原侨”的诗句,正是这种痛苦心情的写照。康熙二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山,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过从甚密。他们商定组织票号,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以后傅山又先后与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笃、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祚见傅山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
傅山故居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中的名句,用来形容傅山先生的后半生再合适不过了。反清运动日渐式微之后,他并没有神志消沉,而是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学术研究之上。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在山西一些地区,傅山几乎被神话,当地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轶事传说。
傅青主女科
康熙年间,有一位老人,痰涌到喉咙里,呼吸十分困难,眼看要断气了。他的家人一面准备后事,一面抱着一线希望请来傅山先生。傅先生诊断后说:“没有死,也不会死。”随即让老者的家属快把大蒜捣成汁,给老者灌下。蒜汁灌下去不久,老人便大吐起来,吐了好几升痰涎后人便苏醒过来。(故事见于刘绍 撰《傅青主先生传》,难能可贵的是傅山以民间验方中的很简捷的办法救了老人一命。傅山读过很多医书,但他十分注意搜集民间验方,这从他现存的著作和手稿中即可找到证明。)
傅山书法
传说有一年,太原城新修城门,高大雄伟,甚是可观。门修好了,门额当然要题字。由谁来题,不用说论名论艺首举傅山先生。傅山既是太原人又是知府的好友,义不容辞,慨然答应。到题字那天,城门前早已搭好高高的云架,傅山先生登上高架,用五尺长把的大扫帚代笔挥毫,一点一画,雄健沉稳,气势磅礴。高架之下来看先生题书的人,一片喝彩。写完之后,先生搁“笔”下得架来,举目端祥,也觉满意。此时,看客中却有一人发现,先生所题“太原府”三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大原府”,人们顿时哗然。知府也过来客气,请先生再登高架。先生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并不登高。复又操起扫帚,拧去把柄,只留“笔头”,饱蘸朱漆,然后丹田用气,两臂用力,“嗖”的一声,将扫帚抛向空中,看客们只见一道红光飞起直扑城门洞顶,说时迟那时快,不偏不倚,正点在“大”字腿下,形如桃花瓣,势如坠空石,成一“太”字,妙似天成,毫无补笔痕迹。后太原知府命人依样凿刻,经几百年无损。这些故事虽然传说成份较大,但傅山先生深入人心的形象可见一斑。数百年来,傅山先生事迹虽在史书中着墨不多,但能让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口口相传的,却是他以国为己任的热血,正是他对治学之道的不懈追求,正是他福报乡里,造福一方的善行。
编辑:刘寰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