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人傅山:三晋冠冕 百代宗师
明清之际山西出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界泰斗,在经学、先秦子学、佛经道藏、医学、书法、绘画、诗词、音韵、训诂之学甚至武学等各方面都有较深造诣,其涉猎之广、成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他就是傅山。傅山系山西阳曲人,生于1607年,死于1684年,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造就了傅山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国运沦丧的明末清初,傅山高风亮节,耿耿傲骨,举世叹服,他就是一个民族高傲的象征。史家评论多认为:傅山气节第一(朱衣道人);医术学术第二;诗词文章第三;书法绘画第四。民间人们用"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来评价他。
书法家,被推许为"清初第一写家"。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他力倡著名的“四宁四毋”的书学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三百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近代马宗霍就评说:"青主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觉斯伯仲。" 郭沫若评价傅山书法:“傅青主豪迈不羁,脱略蹊径,志在千里。”顾炎武对傅山赞道:“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相传太原鼓楼牌匾上“声闻四达”四个大字,牌匾挂上鼓楼时,才发现“达”字的坐车偏旁上少了一点。围观者议论,督造此事的官员一旁着急,正在此时,傅山先生来到。他当即让督造此事的官员备墨伺候,又让人找来一张弓一枝箭和一团棉花。傅山将棉花束于箭头上,再用其浸濡浓墨,弯弓搭箭,将其射向牌匾上的缺点“达”字。众人看时,只见那射出的箭已落地上,而原先缺点的“达”字已经完整了。
画家,他的画与八大山人风格相近,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图绘宝鉴》评述道“画出町畦之外,邱壑迥不犹人,其才品海内无匹,人不能尽识也。”赞誉他的山水画突破传统技法风骨,卓绝于世。相传太原有一位以卖豆腐为生的老汉,每天起早贪黑,却总是过着贫困的日子。傅山先生便画了一棵白菜送给他,并且嘱咐他说:有人来买这画时,你可千万不要贱卖了。老汉起初不以为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颗白菜却越来越神奇——晴天看它时菜叶蔫蔫的像要枯死了,雨天看它却变得青翠欲滴,简直就是一颗活着的白菜。不用说,那幅“白菜图”卖了大价钱,据说是三百两银子。
文学家,傅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奇峰,“博极群书,时称学海”。他的诗文主张“生于气节”,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傅青主此名来自于他的名句——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医学家,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有“仙医”的美名。《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学名著,至今仍惠及医界。而且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
武术家,梁羽生作品《七剑下天山》中有一位武功精绝、医术高明的反清侠客傅青主,正是傅山此时的人生写照。他“性任侠”,武学颇有造诣,1984年在山西灵石县发现了一本名《傅山拳法》的拳谱,经鉴定正是傅青主所著。他诗文“剑术惜其疏”,“盘根砺吾剑,金铁满山鸣”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三绺长须、面色红润、儒冠儒服的老人,和他同来的是一个俊俏的美少年,说话却带着女音。这两个人说来大有来头。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七剑下天山》第一回。
革命家,满清入主中原后,傅山参与并支持了民间的抵抗运动,并因此被逮入狱,受到严刑拷打,但他“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者得免”。康熙十八年(1679),为了安抚笼络汉人知识精英,康熙帝举行了博学鸿儒特科考试。康熙皇帝敬慕傅山才学特意免试,直接授予“中书舍人”官职,这时候,离明亡已经过去30多年,绝大多数知识精英对清廷的笼络趋之若鹜,唯有倔强的傅山绝不磕头谢恩,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铮铮傲骨。
美食家,太原名吃头脑,就是傅山为母亲发明的美味药膳。以羊肉、山药、莲菜(莲藕)为原料,先将羊肉切方块,入锅用大火烧沸,加花椒、黄芪等,改用小火煮熟后捞出;另将酒糟汁入锅煮沸,加料酒、煨面,煮成面糊汤;再把羊肉块、熟山药片、莲菜片放入碗里,加羊尾油丁,浇上面糊汤即成。他利用自己在中医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精心研究竹叶青酒的配制良方,直到现在,这个配方仍然是汾酒集团的最高机密。
傅山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也许傅公祠的对联是他一生完美的写照:
论三晋人豪,迹异心同,风亮日永;
作百年师表,顽廉懦立,霜满龛红。
编辑:刘寰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