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思想家、书法家、诗人 傅山作品走出深闺

2016-07-06 11:28:32 来源:

  71日,“真山难老——傅山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与观众见面了,这是傅山作品首次规模化走出山西博物院。本次展览共展出66组件傅山之作,由50个卷轴、13本册页和3件手卷组成,不同形制、大小及类别的展品相映成趣,可谓傅山作品较全面的一次展览。

  傅山(1607—1684),山西太原阳曲县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医学家,且武功卓绝,著述甚丰,学问深邃,被尊为一代宗师,是明末清初学术界的一座高峰。傅山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白谦慎在研究清代碑学时,发现傅山是最能反映清初知识、学识、意识品位变革的人物。他的人生横跨明清,经历晚明开放时期的洗礼,又目睹清人入侵后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的巨大变革。

  国家一级文物《寿王锡予四十二韵》十二条屏,是傅山为祝友人王锡予60寿辰时所书,堪称傅山草书中巅峰之作。作品曾为李宗仁所藏,今存于山西博物院。全篇墨色如新,草书间以行书,毫芒间神采飞扬,气势宏大。

  傅山不仅是书法巨擘,在绘画上亦有建树。清初画坛上有“四僧一道”之说,“四僧”指渐江、髡残、八大、石涛四位方外画僧,“一道”指的就是朱衣道人傅山。清人将他的画作列为逸品,《半塘闲笔》曾将其画与八大山人同论,认为高出一般画家。傅山现存绘画作品不多,皆以山水、花卉、禽鸟等为主,属文人逸格一类。时人称赞他“胸中自有浩荡之气,腕下乃发奇逸之趣”。

  册页手稿,是中国书画传统中基本的表现形式,相对常规应酬之作,更见文人功底与性情。本次展出的13件册页在展示效果上和大尺幅作品相映成趣,同时内容丰富而精到,每一件都值得细细品读。

  记者在现场看见,这13本册页承载的信息量很大,除了书法本身的价值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傅山不仅书体杂、人生经历亦杂。这次,他70余年人生旅途中较重要的册页都来到了杭州,有心的观众通过仔细阅读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如他早期的临帖册,以及生命最后时期悼念儿子的《哭子诗》等。傅山是性情中人,书法面貌十分多元,不同事件及情绪而引发的书法抒怀也只有在册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傅山的经历在遗民文人中极具代表性,透过他的诗文书画,可以看到一个风云变幻、天崩地坼的时代,也见证了中国17世纪书画史的嬗变,为近代国学研究开辟了更为宽广的路径。

编辑:刘丽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