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口安乐行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安乐行有四种: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和誓愿安乐行。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身安乐行,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口安乐行。口安乐行分长行和偈颂两部分,我们先来看长行。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这是说明如果在如来灭后的末法时期,想要说《法华经》,应当安住于口安乐行。在前面讲身安乐行的时候没有指明时代,这里明确的指出是于末法中欲说此经。佛灭度后,有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深厚,佛法在众生的心里还是非常有力量的,能够杀烦恼贼,那个时候得圣道的人特别的多。到了像法时期得圣道的人就少了,但是还能坚持修学四念处得禅定。到了末法时期得圣道的人就不见了,佛法在人心里的力量非常的弱了.释迦牟尼佛灭度后,正法时期是五百年,像法是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我们现在就是末法时期。下面是解释什么是口安乐行,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先说明离恶、后说明修善。离恶分四种:第一是不说过,第二是不轻慢,第三是不叹毁,第四是不怨嫌,我们先来看第一不说过。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若口宣说,指的就是在为人说法的时候;若读经时,指的就是自己在做功课的时候。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不论是为大众说法还是自己读经的时候,都不要说别人的过失以及经典的过失。一般的凡夫不可能没有过失的,看到别人的过失千万不要说,为什么呢?蕅益大师在《法华会义》中说:“人虽有过,于我何与,秖应内省,何睱非他,若喜谈人过者,如扬粪秽,自薰薰他,损恼实重,非安乐行也。”意思是说,别人虽然有过失,于我何干呢?我们应该常常反省自己,就没有时间来说别人的过失了;那些喜欢说别人过失的人,就好比把粪秽扬起来,既薰自己也薰他人。我们在说别人过失的时候,既损恼自己也损恼别人,真的是自薰薰他,这不是安乐行,就是这个意思。
说人过不是安乐行,说经典过也不是安乐行。佛在说《法华经》之前说的是方便权法,佛说方便权法是随众生的根性而说的,法本随机何过之有呢?一定要记住,如果有人说经典有过,那是他对于经典的权实妙理不能理解,就是不解经典的权实妙理。由于说经典的过失会恼乱他人,所以也不是安乐行。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这是第二不轻慢,弘扬《法华经》的法师不要轻慢诸余法师。诸余法师是别的法师,这里包括智慧辩才不如自己的、或者是修学小乘的法师。如果对其他的法师有轻慢心,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或者修学小乘的法师,这就不是安乐行。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
这是第三不叹毁。不说他人过、好恶长短,就是不说他人好也不说他人坏。蕅益大师解释说:“人皆恶闻其短,故不谈短,面誉彼人,则如对毁此人,故不可称长。”意思是说,人们都厌恶甚至憎恨别人说自己的缺点,所以不要说别人的缺点。如果当面说别人的优点,容易让别人生起贡高我慢的心,那么你赞叹他就等于害他,所以不要说他人的优点,不要当面说别人的优点的。
《日藏经》中说:“初中后夜,减省睡眠,精进坐禅,诵经修道,背舍生死,向涅槃路,不称他短,不说己长,谦下卑逊,不自憍高,衣服知足,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弛散,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这些都是安乐行之相,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去学习。
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对于声闻,也不要叫出他的名字说他的长短,因为你如果赞叹他修的好,会令他退大取小,安于小乘;你如果说他执着小乘不对,又会令他大小俱失,不仅修不了大乘,连小乘法他也不修了。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这是第四不怨嫌,什么是怨心和嫌心呢?《法华文句》中说:“若谓其人法妨碍我道,即是怨心,谓其鄙劣即是嫌心。”意思是说,如果认为别人或者别的法妨碍自己弘法,这就是怨心;如果认为别人或者别的法鄙劣,这就是嫌心。一个人如果怀有怨心或者嫌心,就会说出不该说的话,为了杜绝语言上的过失,所以不应该生怨嫌之心。
以上说明的是离恶,下面是说明修善。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就是指不生怨嫌心。诸有听者不逆其意,因为弘扬《法华经》的法师不生怨嫌之心,我们刚才讲的怨嫌之心,所以他在为大众说法时,就能顺大众的意而为说法。这个意思大家应该去理解,比如来听法的人是我们所嫌弃厌恶的人,那我们还能顺他的意为他说法吗?我们怨嫌这个人,所以很难会顺他的意的。而不生怨嫌之心的人,在为众生说法时就会考虑众生的好恶,让众生欢欢喜喜地听法来得到法益。
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当听法的人提出疑难问题的时候,不要用小乘法回答,一定要用大乘佛法来解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能鉴别他是大乘根性还是小乘根性,就有可能为大乘根性的人说小乘法,从而妨碍了他修学大乘的因缘。所以除非是能知众生机的大菩萨,可以为小乘根性的人说小乘法令他受益。如果没有知众生机的智慧,一定要用大乘法来为人解说,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过失了。
令得一切种智。能以大乘法为众生解说,就能令众生得佛智慧、成就佛道。
这是口安乐行的长行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偈颂,总共是十六颂半,前十一颂半是颂前面长行中的内容,后面五颂是颂得安乐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著新净衣,内外俱净。
这是颂安乐之具。菩萨要想安乐说法,必须先有安乐之具。安乐之具有四种:第一是地,菩萨讲经要有个清净的地方。第二是床座,就是要为讲经说法的菩萨敷置座位。《梵网经》中说:“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者下座。”所以这个床座应该是很高。第三是澡身,这里是讲以油涂身、澡浴尘秽。以油涂身,古印度有这样的风俗,据说是用胡麻油擦抹全身能让人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澡浴尘秽就是沐浴,清除身上的尘秽。第四是新净衣,就是要穿新衣服、或者把旧的衣服洗干净了穿干净的衣服。内外俱净,内是指的身体,外就是指地、床座等。做到了以上四点,内外都清净了,就可以讲经说法了。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这是颂不轻慢。菩萨安坐于法座之上,随听众提出的问题而为说法。为什么这是说颂不轻慢呢?蕅益大师说:“慢则不随,随即不轻慢”。因为一个人如果有轻慢心的话,就会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怎么能随问而说呢?所以这个随字是不轻慢的意思。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
这是颂不叹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四众弟子,国王、王子、群臣、士民,这是其余的在家弟子。
以微妙义,和颜为说。《法华经》所讲的道理全俗即真,令人乐闻,所以说微妙,和颜就是形容欢喜为人说法的样子。菩萨在遇到比丘、比丘尼等人来听法时,应当以《法华经》的微妙的道理,态度柔和地为他们解说。
若有难问,随义而答。难问分两种,一种是有智慧的人故意提出问题,通过两个人的一问一答、反复辩论、互相激扬,把佛法的道理说得更深刻更透彻,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愚痴的人来提问,这样的人往往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的目的就是来找你辩论,来压倒你、胜过你。无论是哪一种的难问,都一定要依《法华经》所讲的义理来回答。这是颂不叹毁,不叹毁就是菩萨无论为谁说法,都是依义而说,不说人的长短。
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这是颂的不说过。菩萨用种种的因缘譬喻方便说法,为众生开敷心地,使众生能够发心入道。为什么说这是颂不说过呢?这是因为如果喜欢说别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人听了不高兴,容易生起瞋恨心来,这里说“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就是说明菩萨只是正面演说佛法,没有说人家的过失,所以才能使人发心入于佛道。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这是颂不怨嫌。如果你有怨心,就会抱怨是别人障碍了自己弘法,如果你有嫌心(嫌弃的心),就会认为别人鄙劣,不屑于他说法。这个怨比恨轻一点,嫌就是嫌弃厌恶,心里对众生有抱怨有厌恶,怎么可能为众生精进说法呢?所以肯定会懒惰懈怠、心里忧愁烦恼。这里说能慈心说法,既然是慈心,就说明对众生不怨不嫌。既然是在说法,就说明去除了懒惰懈怠,是非常精进的,所以这是颂不怨嫌。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长行和偈颂虽然都是在说明不说过、不轻慢、不叹毁、不怨嫌,但是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的。长行是从 “止”这方面来说,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偈颂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不说过、不轻慢、不叹毁、不怨嫌。大家要好好地体会,真正落实在我们的日常修学上面。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这是颂长行中的修善,也就是“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颂的是这一段经文。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精进地演说无上道,这是颂长行中的“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以诸因缘 无量譬喻,开示众生 咸令欢喜”。怎样说无上道呢?就是以种种因缘、无量譬喻来为众生说大乘法,令众生欢喜地接受。
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菩萨在弘法的时候,不是希求衣服、饮食等供养,不要希求利养。
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这就是颂长行中的“令得一切种智”。菩萨不要希求得到名闻利养,应当是专心说法,愿自己以此说法的因缘,将来能够成就佛道,成就无上菩提。而且是“令众亦尔”,就是不仅是自己成佛,也通过精进说法令众生成佛。是则大利,安乐供养,令自己以及众生成就佛道这才是最大的财富、才是最安乐的供养。这是真理,千万不要因为希求名闻供养而失去了成佛的大利,正如《大智度论》中说:“得入栴檀林,而但取其叶,既入七宝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乐,反求利供养,是辈为自欺”,所以一定要无所希求而为说法。
这以上十一颂半是颂前面长行的内容,下面五个偈颂是颂安乐果。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这是说明佛灭度后,恶世中的比丘由于修口安乐行成功了,所以得到安乐的果报,也就是能演说《法华经》。下面是说明安乐果的相貌。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这是说明离恶。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心里没有嫉妒和瞋恨,没有各种烦恼障碍,也没有忧愁。这个是特别安乐的,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这种没有嫉妒、没有瞋恨、没有烦恼的境界是非常令人向往的,由于我们自身的业力,以及现在外界的环境和种种的不如人意,使得我们现在每天都被各种烦恼所困扰着,佛太慈悲了,他为我们说《安乐行品》教导我们修安乐行,只要按照佛说的法去做,就能在恶世中安乐自在地弘扬佛法。所以当我们在弘法时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多去反省自己,反省我们哪里还没有做好,这都是我们自己所招感来的。如果我们按照佛开示的安乐行去做,以上的安乐果我们是肯定可以得到的,弘法的事业就会越来越顺利。所以我们现在被人诽谤、被人嗔恨,我们有烦恼、有忧愁,这都是我们没有按照佛的教导去做。
及骂詈者,这是说安乐行修成功了就不会被别人骂了。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不用恐惧被人用刀杖瓦块等来打。亦无摈出,就不会被别人赶出去了。安住忍故,忍是指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指随时随缘都能够洞察一切事物不生不灭的自在境界,菩萨因为能安住于无生法忍,所以招致没有以上的这些危害。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就好像没有臭的东西就招不来苍蝇。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上面是说明离恶,这是说明获善。有智慧的人,能够依据佛所说的安乐行的法门修证自己的心,就能得安乐的果报;这个人不仅能得安乐的果报,他所修的功德也是非常大,多大,这里说了,就是用千万亿劫这么长的时间,用各种算术譬喻也不能说尽。
到这里口安乐行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来学习意安乐行。
意安乐行也是分长行和偈颂,我们先来看长行部分。长行分两段:第一段是说明意安乐行,第二是说明安乐果。说明意安乐行又分两层,先教导离恶、后教导修善,这两种离恶和修善。离恶有四种,怎么离恶呢?就是不嫉谄、不轻骂、不恼乱、不诤竞这四种离恶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不嫉谄。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
佛又招呼文殊师利菩萨对他说,在我灭度后,佛法快要灭尽的时候,受持读诵《法华经》的菩萨不要怀有嫉妒谄诳之心。为什么佛在说明意安乐行的时候,首先提出的是不能怀有嫉妒之心呢?这是因为嫉妒是与慈悲之心相违背的,菩萨要度化众生,要想度化众生,就要对众生怀有慈悲之心,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一个人有嫉妒心的话,他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而且会因为嫉妒生起瞋恨心来,那怎么去度化众生呢?怎么度化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菩萨首先要除去的就是嫉妒心,或者说,首先要除去的是瞋心。
我们都能体会到,在末法时期众生的烦恼是非常重的,作为凡夫位的菩萨,虽然有弘法利生的大愿,但是也难免会生起嫉妒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来降伏我们的嫉妒心,感觉有嫉妒心了,赶紧来降伏。我们可以用止观来降伏,就是观一念嫉妒心不可得,观色受想行识不可得;或者在发现自己有嫉妒心的时候赶紧把佛号提起来,一心念佛,这样就可以将嫉妒心降伏了。当然我们在没有嫉妒心的时候,就要经常坚持不懈地听经闻法,要多念佛,一定要多念佛的,这样才能在嫉妒心生起的时候有功夫将它降伏了。还有当我们念经念佛的时候,越来越明理,心越来越清净,也越来越慈悲,嫉妒心就不会生起来了。
下一个是谄,什么是谄呢?就是为了有所图而去奉承讨好别人。谄会增长自己的贪心,同时也会伤害被谄之人,为什么?当你去奉承别人的时候会使他们骄傲自满,所以佛教导末法时期弘扬《法华经》的菩萨不要有谄曲之心,这样不但能降伏贪图利养之心,也不会助长他人的贡高我慢。诳,蕅益大师是这样解释的:“矫现有德以图供养,名之为诳”,什么意思呢?就是假装自己修行的境界很高欺骗别人,为的是让别人供养自己,这种欺骗别人的心也是不能有的。
这是第一不嫉谄,下面是第二不轻骂。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学佛道者,指的是发了菩提心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初发菩提心的凡夫都有各自的烦恼习气,有长处也有短处,看到他们的长处应当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短处不要轻骂他们,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根机,轻骂他们有可能会导致他们退善根的。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这是第三不恼乱。这四众弟子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求声闻的、有修辟支佛的、有修菩萨道的,他们修的是三乘,这三乘教法是佛为了引导众生入一佛乘而施设的,只要修三乘法的四众弟子能依三乘法修行,将来自然可以归一佛乘,所以不要恼乱他们,不要和他们说“你们这样修离菩提道太远了,不能得无上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得少为足,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你们是懈怠的、是放逸的。”如果这样去呵斥修学三乘的人,会让他们起烦恼,会对自己所修的法门心生疑悔,这就使得他们“进,不能进取圆理;退,不能遵守三权”,大乘小乘俱失。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去恼乱修学三乘权法的人,各有各的根机,但是最后都是要归一佛乘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这是第四不诤竞。戏论诸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在说法的时候着重于文字言辞,总想在消文释义中求言辞上的美妙、求语言上的优美,为的是和其他说法人互相比较、争夺高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注重言辞,而忽略了文字的作用是为了启发众生内心的智慧观照,那么,像这样为了争高下而说法就是戏论诸法。
末法时期,弘法的菩萨一定不要放纵自己的习气来和别人一较高下,要把说法的重点放在启发众生的智慧观照上面,这才是弘法的意义所在。以上是教导离恶,下面是教导修善。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就是应当对一切的众生生起大悲心来,大悲就是愿拔众生苦,如果内心生起了愿拔众生苦之心,肯定就不会嫉妒众生、欺骗众生了,所以生大悲心能对治嫉诳。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诸如来,指的是三世诸佛,包括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前面说的学佛道者,现在是凡夫位的菩萨,有各种烦恼习气,但是他们将来都能成佛,是未来佛,这里说对佛要像对待慈父一样,当然对未来佛也要像对慈父一样。既然把那些初发心修学佛道的人,都当成了自己的慈父,那么怎么还能去轻骂他们呢?所以于诸如来起慈父想是对治轻骂的。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这是对治恼乱。诸菩萨,也包括修学三乘的四众弟子,求声闻道、求辟支佛道的,他们修成功了以后也会回小向大,即使他们现在还没有回小向大,将来生到他方世界也是要听《法华经》回小向大,最后圆满菩提的,所以修学三乘的人都是菩萨。对于诸菩萨要生大师想,既然把求声闻、求辟支佛、求菩萨道的人都当成大师,那肯定就不会恼乱他们了。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不仅要恭敬此土的菩萨,对于他方世界的诸菩萨也要恭敬,常应深心恭敬礼拜十方世界的诸大菩萨。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这是以平等说法对治诤竞。怎样才能平等说法呢?蕅益大师解释说,“文随义,义随文,名为平等”。意思是说文和义要均等,讲经要用语言文字,文随义,就是义理讲到哪里文字就讲到哪里,要用足够的文字把义理说明白,不要义多文少;义随文,就是文字都是围绕义理来说,如果义理已经说明白了,又讲了很多与义理无关的话,这就是文多义少了。菩萨为众生说法时一定要文随义、义随文,平等说法,如果说法的人都能做到平等说法,也就不会有戏论诸法、有所诤竞了。
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因为是随顺法义来说,法义多我们就多说,法义少我们就少说,这样就能做到说法不多不少。就是遇到深爱法的人也应当顺法而说,不要因为他深爱法就为他多说,这一段大家要好好体会。
以上是长行的第一段,说明意安乐行,下面第二段说明修意安乐行所得的安乐果报。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这是说明得无恼乱的果报。在佛灭度后的末法时代,佛法快要灭尽的时候,那些成就了意安乐行的菩萨在说《法华经》的时候,没有人来触恼他、没有人恼乱他。如是因如是果嘛,你修安乐行不恼害别人,就得不被别人恼乱的果报。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
这是说明得善友。成就安乐行的菩萨能够和善友、和好的同参道友共同修学《法华经》。
亦得大众而来听受。
这是说明得众听。由于修安乐行,还能招感很多人来听《法华经》。
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这是说明转入法,就是能帮助他人入于妙法当中。那些听法之人,听了之后就能够受持,受持之后还能够去读诵,读诵之后也能为别人去演说,演说以后还能够书写《法华经》,或者也能让他人书写,还能够供养书写好的经卷,对经卷生恭敬赞叹。我们看,佛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今日是听法的弟子,他日又是传法的人师,所谓“象王行,而象子随”,一灯灭而一灯续,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正法就能久住于世,三宝种就不会断灭。长行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这是颂长行中的离恶。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这是颂不嫉谄。如果想要宣说《法华经》,就要舍弃心中的嫉妒瞋恨、贡高我慢,谄诳之心都是邪伪心,也要舍弃。那么舍弃了嫉恚慢以及谄诳邪伪心,后面应该怎样做呢?应该常修质直行,质是正的意思,质直就是朴实正直,不骄慢贪嗔,不谄曲伪诈,《维摩诘经》中说“直心是菩萨净土”,《楞严经》中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所以菩萨应当远离嫉妒谄诳。
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这是颂前面的不轻骂。亦不戏论法,这是颂不诤竞。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这是颂不恼乱。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这是颂长行中的修善。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这是颂大悲想。如果对一切众生发起大悲心,就会以柔和的态度来对待众生,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会瞋恨他们、轻视他们;而且由于对众生发起了慈悲心,就会精进地为众生说法,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当然也就不会懈怠了。
“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这是颂大师想。十方世界的诸大菩萨是因为悲悯众生才修道的,所以对他们应该生恭敬心,千万不可以生轻慢心。可能有人会觉得对菩萨生恭敬心不难的,其实不容易做到,因为菩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不一定是我们想像的菩萨所现的相,有可能现种种其他的相。比如在北魏时期五台山的灵鹫寺,就是现在的显通寺,每年开春都会举办无遮斋会,无论是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能参加法会,而且可以饱餐一顿。有一次突然来了一位衣衫蓝缕的妇人,她手里牵着一个孩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身后还跟着一条狗,跟随着众人进了寺院。众人都施舍财物,只有她身无分文,只好将自己的一缕头发作为施舍之物。妇人问法师能否提前用斋,虽然还没有到饭点,但是法师看见妇人怀中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慈悲为怀,提前了,提前给了她两份斋饭。妇人问三个人为何只给两个人的饭,法师又马上补给了她一份。让人意外的是妇人又指着身后的狗说,这条狗也得吃东西啊,法师犹豫片刻,很勉强地又给了她一份。可是这个妇人又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怀里还有一个孩子,也应当有一份,这个时候法师忍无可忍了,放下打饭的勺子,生起了瞋恨心,他对妇人说:“胎儿尚未出生,难道也能吃饭?再三索要,你实在是贪得无厌”。这个时候那个妇人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她现出文殊菩萨的形像,在云光缥缈中又说道:“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弃舍,其知爱憎何”。当时参加法会的成千上万人都看到了文殊菩萨显圣,大家都顶礼膜拜。这个法师一下子醒悟过来:“无遮斋会所体现的是平等布施的心,自己怎么能因为外缘而忘了初心呢?”
正如我们这个偈子当中说的“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大菩萨示现种种的境界是来度化众生的,但是我们不能知道哪位是大菩萨,因为不知道,我们用分别的心,就很难生起恭敬心来。所以我们平时待人接物、做任何的事情一定要反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控制自己的习气,对所有的人,无论是贫穷贵贱我们都应当生起恭敬心来。你对所有的人都生了恭敬心,那肯定就能做到对十方诸大菩萨恭敬。
“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这是颂的慈父想。过去佛、现在佛是无上父,那么未来佛也是无上父。我们刚才讲过,对身边学佛的人也要生起父想,不轻视他们,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无上父,未来佛也是的。未来佛就是现在这一切的众生,我们要起慈父想,不能轻视任何的众生。
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这是颂平等说法。破除了憍慢心,说法就没有障碍了。
以上是从离恶和修善这两个方面来说明意安乐行,下面就是劝修。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第三法,意安乐行。有智慧的人应当一心修意安乐行,心既归一无行不成,成就意安乐行之人能慈一切能敬一切、能远诸恶能生诸善、上契佛心下契凡心,自然为人天所敬仰。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