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

2022-02-21 16:04:57 来源:凤凰网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前面离十种外恶缘是持戒,这里是修定。

  常好坐禅,这是修定之心,就是好于中道实相禅法。在于闲处,这是修定之处,初发心的菩萨应当离开喧闹之处,在安静的地方独处闲居。修摄其心,这是修定的要门,比如: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等都是修摄其心的方法。

  呵五欲,五欲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和触尘,在《大智度论》中说:“又此五欲得时须臾乐,失时为大苦,如蜜涂刀,舐者贪食不知伤舌。”确实是这样,贪着五欲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将来是要受大苦报的。

  有这样一个公案,一位沙弥非常喜欢奶酪,每当有人供养奶酪时,沙弥吃完自己的那一份之后,还守在残留奶酪的瓶子旁边舍不得离开。这位沙弥命终之后,受生为一只虫子就在这个奶酪瓶中。沙弥的师父后来证了阿罗汉果,有一次,僧人们在分奶酪的时候,沙弥的师父就说你们小心点,不要伤到爱酪的沙弥。大家都非常惊讶地说,这里面明明是一只虫子,怎么说是爱酪的沙弥呢?沙弥的师父说,这只虫子前世是我的徒弟,因为贪爱瓶中残留的奶酪,所以命终之后生在这个瓶子里。这是贪着味尘所受的果报。色声香味触都是劫功德贼,要想修禅定,就要呵责五欲、不应贪着。

  弃五盖,五盖就是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五盖第一是贪欲盖,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众生贪爱世间的男女、色声香味触法以及财宝等无有厌足,由于此贪欲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所以叫做贪欲盖。第二是嗔恚盖,嗔恚就是愤怒之心,众生由于在违情境上,也就是遇到不顺自己意的人和事,或者回忆起以前他人伤害自己以及伤害自己亲人的事情、以前不如意的事情而心生愤怒,由于此嗔恚能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所以叫做嗔恚盖。第三是睡眠盖,意识惛熟曰睡,五情暗冥为眠,众生心依无记,就会增长无明,那么意识惛惛而熟,五情暗冥无所觉知,这就是睡眠。睡眠的状态大家都非常了解,以此睡眠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所以叫做睡眠盖。第四是掉悔盖,邪心动念为掉,退思忧悴为悔,如果众生放纵无明,对念头不加以控制,那么所作所为就会有过失,事情过后心里懊悔自责,由于此掉悔能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所以叫做掉悔盖。第五是疑盖,疑就是犹豫不决,也就是疑惑,众生无明暗钝,不能辨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断决,由于此疑惑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所以叫做疑盖。这五盖障碍修定,所以必须除去。

  调五事。第一是调饮食,饮食要求是不饥不饱。我们细细地观察就能知道,吃得太饱气脉不通畅,心不容易安定,人还容易昏沉;吃的太少就会造成体虚,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饮食应当做到不饥不饱。第二要调睡眠,睡眠要不节不恣。节就是睡眠不足,坐禅的人,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心神恍惚;恣就是放纵贪睡,如果睡眠过多,不但白白浪费了时间,而且还会令人昏沉,所以睡眠要不节不恣、恰到好处,这样神气清明才能精进修学。第三是调身,也就是调坐姿,坐姿要不宽不急。宽就是松弛,打坐的时候身体不能太过松弛,太过松弛就是容易打妄想,难以入静;急就是紧绷,身体绷得太紧也不能入静,所以坐的姿势要不宽不急。这个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绷得太紧,也不能太过宽松了。第四是调息,调息要做到不涩不滑。涩就是呼吸很慢,滑就是呼吸很快,呼吸太快或者太慢,心都不容易静下来,应当将气息调到轻微柔细、若存若亡的状态,这样才能有助于入定。第五就要调心,调心就是要不沉不浮。什么是沉呢?就是坐禅的时候内心昏沉、无所记录,头容易低垂,这是沉;浮就是指心念飘忽,念飘忽、身体也坐不下去,所以只有调节到不沉不浮才可入定。

  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这些都是修摄其心的方法,当然修摄其心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这是总结。离十种外恶缘是持戒,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是修定,戒和定是菩萨的第一亲近处。第一层说明人境就介绍完了,下面是第二层说明法境,讲的是修慧。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观就是能观之慧心,一切法空是所观之理境,菩萨持戒清净、又修禅定,在禅定中观一切法当体即空。

  如实相。

  如是平等之义,实是不虚之义,就是说,一切法空并不是断灭空,是空而不空,是真空。

  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

  颠倒指的是八种颠倒,凡夫的四种颠倒和小乘人的四种颠倒。

  凡夫的颠倒,第一是常颠倒,就是以无常为常。对于世间无常之法认为是常,这是常颠倒。第二是乐颠倒,以苦为乐。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第三是我颠倒,以无我为有我。众生的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我。第四是净颠倒,以不净为净。己身、他身都具有五种不净,我及众生都具有五种不净,第一是种子不净,人的身体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内因是烦恼业,外缘是父精母血,所以种子不净;第二是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这是住处不净;第三是自体不净,就是此身是由四大不净之所成,自体不净;第四是外相不净,我们这个身体是九孔常流不净;第五是究竟不净,人死后弃置坟冢间烂坏,永久不净。死了以后在坟堆里、坟冢间烂坏,永久不净,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以五种不净为净。以上是凡夫的四种颠倒。

  小乘的四种颠倒,第一无常颠倒,就是以真常为无常。如来的常住法身是恒常不变的,但是小乘圣人妄计如来常住法身有生灭变异之相。第二种颠倒是无乐颠倒,二乘人对于涅槃清净之乐妄计无乐。涅槃常乐我净,他对于涅槃的这种乐妄计无乐。第三是无我颠倒,二乘人于佛性真我中妄计无我。第四是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清净无染。小乘人不明此理,妄计为不净。

  因为菩萨能观一切法空而不空,所以无此八种颠倒。凡夫和二乘人的这八种颠倒,菩萨观一切法空而不空,无此八种颠倒。

  不动,不退,不转。不动就是说,菩萨不为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所动;不退,菩萨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就是一切智,萨婆若海,一切智慧之海,就是佛智,菩萨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所以说不退;不转,菩萨不会像凡夫那样轮转生死,不会像小乘那样转凡成圣,所以说不转。

  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

  菩萨观一切法空而不无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如虚空,无所有性。就是说,菩萨的内心犹如虚空一样,虚空具无所有性,这是比喻菩萨观一切法空而不空时,内心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能得也没有所得。

  一切语言道断,就是证了一切法空而不空的这种境界,是不能用语言去形容的。

  不生,不出,不起,生、出、起都是有为法,有生就有灭,有出就有入,起就是造作的意思,这种证悟的境界是清净无为,所以说不生、不出、不起。

  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无名无相,菩萨观一切法空而不无,所证的实相理体,不是用任何一个名字来诠释的,因为它是理,是只能去证悟的,无名可名;这个实相理体是没有任何相状的,所以说无名无相。

  实无所有,实相理体离一切虚妄相,所以说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此实相理体超越三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的分别,所以说无量;实相理体也超越十方,没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种边际,所以说无边;无碍,离烦恼障称为无碍,烦恼障就是指以我执着;离所知障称为无障,所知障指的是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和习气,这就是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

  既然实相理体无名无相,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为什么还要说呢?这里就作了解释。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不是本来就有的,而凡夫迷惑颠倒,执着世间的一切法本来就有,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让众生觉悟,不再迷惑颠倒,所以要说;也可以这样来解释,上面讲观一切法空而不空是空观,这里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是有观,有观就是观一切法是由因缘而有的,不是本来就有的。

  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这是总结,总结菩萨喜欢这样观法相,也就是观一切法空,也观一切法因缘有、从颠倒生,这样观法相,就是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身安乐行的长行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是偈颂,偈颂分两段:第一是颂菩萨行处和亲近处,第二是颂菩萨得安乐果,我们先来看第一段颂菩萨行处和亲近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这一颂半是劝示。如果有菩萨,在佛灭度后的恶世中没有恐怖之心,想要宣扬《法华经》,他们应当入于行处和亲近处。下面二十三个偈子,是重颂前面长行中的行处和亲近处。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著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这十三颂半是说明人境当中的行处和亲近处,也可以说是从事相上来说明行处和亲近处。前面长行中,行处和亲近处是分着来说的,这里是将菩萨的行处和亲近处合在一起说。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这是颂第一远豪势、第二远凶险戏、第三远旃陀罗、第四远邪人邪法。这些在前面我们都做过解释,这里就不再重复。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著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这是颂第五远二乘众。增上慢人,就是有些人坐禅时,只是得小轻安,就说自己已经有所得、有所证了,未证谓证、未得谓得,这就是增上慢。贪著小乘,三藏学者,这里三藏指的是小乘的经藏、律藏和论藏,贪著小乘,三藏学者,是指那些专图名相学问,不肯观心修证的人。破戒比丘,这个我们都好理解。名字罗汉,有的人并不是阿罗汉,但是他自称阿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就是喜欢戏笑的比丘尼。深著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指的是深深贪爱着五欲的优婆夷,以及只求小乘果证的优婆夷。皆勿亲近,就是说对以上这些人都不要亲近。窥基大师将这些人称为劣友,不应当亲近。蕅益大师说,这里也包含了第十远畜养。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好心就是想听闻佛法之心,如果以上这些人、这些劣友,来到菩萨住的地方想要听闻佛法,那么菩萨应当以无怖畏的心为他们说法,但是对他们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这是颂第六远欲想、第七远不男。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炫卖女色就是出卖女色的人,这两个偈子也是颂远旃陀罗。我们注意到了,在偈颂中说明远离十种外恶缘没有按顺序来说。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这是讲远离凶险戏和诸淫女。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这是第八远讥谦。不要在隐蔽的地方单独为女人说法,如果为女人说法时不要露齿笑,不要现出胸臆来。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这是第九 远危害。比丘去俗家去乞食的时候,要叫上一位比丘同去,这样可以远离危害。阿难尊者就是因为单独去乞食,才招致摩登伽女之难。如果实在找不到其他比丘一同去,那么在乞食的时候就要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这是总结。无所畏心等名为行处,离外恶缘名为近处,如果法师能够这样做的话,就能顺利地为众生说《法华经》。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上面主要讲的是近处,行处说的很少,这段经文就是讲菩萨的行处。行处就是指心安住的地方,这是颂长行中的“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

  上中下法指的是三乘法。有为无为,有为是世间法,无为是出世间法。实不实法,有为法是生灭的,名为不实法;无为法是称性之法,名为实法。不行,是不分别不执着的意思。

  观诸法如实相,也就是观如来藏性,有为法是如来藏性的映现,无为法也是如来藏性的映现,所以对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不分别不执着。

  亦不分别,是男是女。无论是男还是女,众生的身相都是虚妄的,众生的自性都是清净平等的,所以说“亦不分别,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因为常寂灭相,所以说不得诸法。不知不见,因为远离能取所取戏论相,所以说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这就叫做菩萨的行处,就是心安住的地方。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前面从人境来说明菩萨亲近处,这是从法境来说菩萨亲近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这是颂长行中“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无有常住,就是说一切诸法都不是恒常不变的,虽然不是恒常不变,但是一切诸法还是存在的,这是说明非空,也就是遮真谛;亦无起灭,无生也无灭,这是说明非有,也就是遮俗谛;真俗双遮 正显中道,由此可知,这里所说的空无所有包括了非空和非有两件事,这就是第一义谛的境界。智者所亲近的是第一义谛的境界,说的更容易懂,就是空有不住的境界。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这是颂前面的“但以因缘有 从颠倒生故说”。由于凡夫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有我,以不净为净,所以就会去分别诸法是有还是无、是虚还是实、是生还是灭。

  “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那些想要弘扬《法华经》的人,由于颠倒分别,心就会不定,就应当在安静的地方修摄其心,让自己的心如同须弥山一样安然不动。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上面说安心如山是定,定能生慧,这里就是讲修慧。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这还是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也就是观一切法空而不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既然能观一切法空而不空,那么内心就会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出也没有入,不会被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所动,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常住一相,这个一相就是实相。以上说的这种境界就是菩萨的亲近处。

  偈颂的第一段,颂菩萨行处和亲近处就介绍完了,下面是第二段,颂菩萨得安乐果。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这是说明菩萨得安乐果。如果有比丘在佛灭度后,能够入于上面所说的行处和亲近处,就能远离过非,在说《法华经》时心里不会有怯弱,也就是说身安乐行修成功了。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这是解释菩萨得安乐果。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菩萨因为入静室修禅定,远离各种外恶缘,威仪方面没有过失;菩萨因为正忆念修智慧,所以离诸取著,内无颠倒。既然外仪无失内心无滞,那么在恶世中为诸国王等说《法华经》时,就能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前面是佛教导菩萨不亲近国王等外恶缘,为什么这里又教导菩萨为国王等开化演说呢?前面教导菩萨不亲近国王等外恶缘,是由于这些菩萨的发心自利未充,还没圆满,恐怕会被权势富贵等所动,或者为人所害;现在菩萨从禅定起,已经离诸取著,心不颠倒,因此可以为国王大臣、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法华经》,大家一定要明白。

编辑:石磊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