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5

2024-05-13 15:50:18 来源:正觉海

  五台山旅游网5月13日消息 在“如是我闻,一时”当中,包含了很多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三大怙主等圣者,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内的整个大乘佛法结集形成文字的时候,就用“如是我闻,一时”来表示“有一次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我是这样听到的”。

  “如是”,表示这样、如此的意思。这就是说,当初释迦牟尼佛在场的时候我是怎么听到的,现在也怎么如实转告,我没有擅自改动佛的一言半句。

  “我闻,一时”表示“有一次我听到”的意思。在这当中,也包含了佛法难闻的意思,因为既然是“一时”,就不会是天天闻,而只有一次由我听到。

  “出有坏”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出”,表示既不堕有边,也不堕无边;既不滞轮回,也不住涅槃,所以叫做“出”;“有”,表示具备了所有的功德;“坏”,表示断除了所有的烦恼。

  “释迦世尊”,说法者是谁呢?该法是由释迦牟尼佛加持所说。

  《心经》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在“王舍城灵鹫山”。

  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王舍城是当时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人口众多、十分繁华。于此城附近,有很多出家人聚集的精舍,释迦牟尼佛也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王舍城的东边,是灵鹫山。灵鹫山是佛陀第二次转法轮的地方。

  当时说法的时候,眷属听众是谁呢?分别有多少呢?有作为小乘僧众的“大比丘众”和作为大乘僧众的“菩萨摩诃萨”。

  由上可知,《心经》是由释迦牟尼佛加持,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小乘的僧众所说的。

  在很多佛经前面,都是这样的程式,这就像会议记录一样,时间、地点、主持人、发言者、与会者都必须交代得一清二楚。佛经也是如此,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在什么地点,听众有哪些,都记载得一丝不苟,有些经中还提到了听众的数目各有多少。这些内容,就叫做缘起。

  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加被,而让观世音菩萨说出《心经》内容的呢?

  “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进入了一种证悟甚深空性境界的禅定之中。所谓“广大甚深”,也即空性境界。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当时,观自在菩萨也在诸眷众当中。

  唐玄奘译本中,就少了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为大、小乘僧众说法等这些属于缘起的内容。

  在那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也同时进入了很深的般若波罗蜜多,也即慧度、智慧空性的禅定。所谓“行”,也即修持、行持之义。

  这就是说,当时观世音菩萨也在灵鹫山,也在释迦牟尼佛的听众眷属当中。当释迦牟尼佛进入甚深禅定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也进入了甚深的禅定。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持,其所修持的境界是如何的呢?

  “照见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都可以归纳为五蕴。所谓“蕴”的意思,就是很多事物堆积在一起的综合体。五蕴当中的第一个,就是色蕴,然后依次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这句话的意思表明,观自在菩萨已经现量地看见一切有为法五蕴都是空性的。

  “度一切苦厄(离诸苦厄)”这句话,在藏文版中没有明显的字句,但是,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一句话,都可以有很多层含义,透过表面的文字,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潜在的内容。

  西藏前译派宁玛巴的译师们,都是佛菩萨的化身,他们所翻译的经论,与后来的翻译家们所翻译的东西是有点不同的。虽然在后来的翻译家当中,肯定也有佛菩萨的化身,但很多人却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来翻译的,自己学好某种语言以后,就开始搞翻译了。正因为前后译师的境界高低,所以翻译的内容也有一些差距。

  差距的来源,第一可能是因为印度梵文本身的原因。译师们为了强调其中的某个意义,就可以省略掉其他的内容,哪些必须翻译、哪些无须翻译,每个译师所掌握的尺度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梵文版本的不同所致。不管怎样,在藏文版的《心经》当中,就少了“度一切苦厄”的字眼。

  舍利子当时也在场,承蒙佛陀禅定威神之力的加持,而准备向观自在菩萨询问:“如果有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怎样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呢?

  当舍利子这样发问以后,大菩萨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子回答道:“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当如是修持)。”

  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佛陀所开许的连接文,而主要的意思,在唐玄奘译本中并没有缺少。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