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碧霞寺
在卷帙浩繁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典籍中,记述了以大孚灵鹫寺为首的历代佛寺庵院,而碧霞寺却是一个例外,志书中鲜记的临济宗古刹,专门著述一本《碧霞寺记》,成就了她独具魅力的文化地位。
碧霞禅寺,又名碧霞禅院,民间历史上称之为奶奶庙。位于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区石咀镇射虎川村后山脚下,寺院藏风聚气,工巧雅致,大佛殿、祖师殿、钟鼓楼、山门殿、错落迭起,庄严瑰丽。坐西向东的四合院被群峰环护,苍松翠柏掩映其间,经年不息的清水从山门前流过,将这处禅刹衬托的更加神奇壮观。
碧霞禅寺图
走进碧霞寺,需要放慢脚步,进行一次穿越般的探寻之旅。这是一次步入中国古代一个个王朝更替的文化传承的旅行。
自东汉永平十一年开山建寺以来,历经了魏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他们的背影虽已远去,但书写在五台名山的文化却历久弥新,尤其是那个兴盛一时的唐朝,更让人们隐约可记,由此联想到文化兴衰与经济强弱的必然关系。
唐太宗文功武治,兴军事而重交流,开疆拓土,富民兴邦,精神文化毫不逊色,唐三藏玄装法师西域求佛之路,正是今日人们仰慕与重新开辟得丝绸之路,先人有谁想到,一介出家比丘,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一条令后来者敬仰的中外文化交流之道路。
正当其时,中国佛教文化如日中天,汉传佛教寺院香火及其旺盛,皇帝派员在五台山大兴土木,兴修庵院,寺院多达三百余,僧人可容万余众。此时碧霞寺就已修建。
唐代著名高僧清凉国师,法号澄观,字大休,今浙江绍兴人氏,俗姓夏侯,天宝七年出家,首著《华严经》,受戒后屡现奇功,并跟随当时的著名禅师,探究达摩初祖西来传法的宗旨,创立了华严宗。
依照典籍记载,碧霞寺在这一时期建造,既然皇帝封澄观法师为国师,他所驻锡的五台山,所属寺院当为国师的道场,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恢复无疑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碧霞寺在修复之时,所见旧时的残碑片石,台基柱础,均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历史之久远可见一斑。
寺庙内图
明代又是五台山文化发展的极盛时期,僧侣出身的朱元璋,多次亲临幸驾五台山,先后召见五台山汉传佛教高僧,赐予紫衣金钵、度牒,全山建寺104所,其中包括碧霞寺,历史上记载,赐赠的1200幅金钵中,就有碧霞寺住持金碧峰和尚的一幅,这对于研究该寺历史显然十分珍贵。
清朝建立之后,历任君主尤礼佛教,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隔岁来五台山朝礼,他们将距离碧霞寺一华里的台麓寺作为行宫下榻饮食,而碧霞寺作为汉传佛教的较大寺院,是皇帝必去的地方,康熙皇帝曾经亲题碧霞寺的匾额,并对寺庙进行了拨款修葺。史上记载的清代所修的78处汉传佛教寺庙中,记下了碧霞寺的名号。
民国初年以后,碧霞寺虽然遭到毁损,但民间信仰依然存在。而且一度时期,香火旺盛。
从毁损的遗址上看,寺内保留了奶奶庙塑制的观音菩萨,三圣佛殿,
文殊殿,还有五爷殿。大量资料说明,碧霞寺的民间信仰始终不断,男女善信对于释道儒文化的推崇起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经过十余年的修复,寺僧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从保护文物,促进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做了不少工作,使五台山碧霞寺又现昔日的文化光辉。(岩峻)
五台山风景图
编辑:蔡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