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文殊 | 面向五台山
水火铁网都是妄想所生
一次,二百比丘听到文殊菩萨讲修行,说到“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愤然离去。“不用见佛,不求佛法”,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依照什么去修行,在众比丘看来,文殊菩萨的理论是乱讲佛义。就在他们舍身离去的必经路上,突然大火阻住去路,这二百比丘也不是普通的修行人,他们可是修到一定次第的行者,于是腾空飞起准备跨火而去。不曾想,大火之上是铁网,铁网周围是洪水,总得来讲,往前一步就是“在劫难逃”。此时,众比丘回头一看,见来路却遍布莲华,一片坦途,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众比丘的选择跟您一样,当然是往回走,听听佛祖和菩萨怎么说。佛祖微笑着对众比丘讲出一个道理,内在的火没有除尽,想度外来的火,怎么可能?内心还在层层密网裹挟中,却想要挣脱外在网的阻碍,不是异想天开吗?水火铁网都是妄想所生。
与其说是文殊菩萨布下了这水火铁网阵,倒不如说大家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水火铁网无法解脱。所以,佛说:“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文殊菩萨讲“不用见佛,不求佛法”正是大乘空义的般若智慧,连佛和佛法都应舍,还有什么能缠绕你的呢?
说服别人是高级别的辩论
文殊菩萨就是这样,经常通过变化神通,辩才无碍,辅助佛祖宣讲大乘空义,教导信众永尽余漏。漏就是烦恼,有一点点烦恼都是没有修行到位。辩才就是讲经说法,说服别人,这是高级别的辩论,不是辩论赛“为赋新词强说愁”,要有理有据,直指人心。辩论的对方也都是高手,不仅口才好,头脑机智,而且也是有学识、有胆识的上乘学者。然而,有人看到变化神通就认为是迷信,讲到余漏永尽就说是消极,实在是没有看到变化神通是方便法门,余漏永尽也需要孜孜进取。
老百姓说五百年才有一次机缘来一趟五台山,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的机缘。即使对非信众来讲,如果我们从导游生动的感应故事中,悟出一点智慧,消除一点偏执,在佛国圣境的声声念唱中,感受一点清凉,减退一点热恼,那都是不虚此行的。
要获得这些,我们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文殊菩萨的事迹。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代表般若智慧,是辅助佛陀弘法的上首菩萨,在经典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称文殊菩萨是“法王子”“导师”,可见文殊菩萨的地位之高。《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佛祖嘱托:“慈氏,我灭度后……曼殊室利,即文殊室利菩萨,受持般若经典……”《大智度论》写到,佛灭度后,文殊菩萨和弥勒诸菩萨在铁围山结集,汇成大乘经典。大乘思想不仅在佛教思想史,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般若思想甚深宏大,但并不距人以千里之外,认真读下来,感觉句句都直指人的内心世界。笔者自己有此感觉,跟信仰没有关系,也没有高下之分,读孔孟经典感觉意气风发,志向远大,而读到佛教经典时,感到内心温暖安静。
编辑:蔡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