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忻州市“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忻州市“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楼阳生书记在全省2020年第六次旅发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忻州市优秀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强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深入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为契机,系统梳理忻州市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打造文旅产品,丰富优化游客体验,全力塑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弘扬“五种文化”,提升忻州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到2021年,打造5条成熟的主题旅游线路,建设2处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试点,培育5个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改造提升5个历史文化景区,完善一批文化文物场所软硬件设施,开发一批有影响的创意产品和宣传产品,提升一批历史文化品牌节庆活动,在忻州市旅游市场全面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有效提升忻州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忻旅游。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总体谋划,分类推进。开展资源梳理挖掘,总体谋划、系统规划;按照游客需求和历史地理文化特点进行细分,提炼挖掘各类特色主题,统筹协调、分类推进。
(二)坚持文物活化,国宝示范。遵循文物法规要求,推动文物合理利用和传承,做好国宝级文物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弘扬;充分发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高等级景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可亲近、可品读、可观赏的文物活化利用样板,让文物从幕后走到前台,换发出新的文化艺术魅力。
(三)坚持融史于旅,寓教于乐。深挖旅游场所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内涵支撑和载体路径,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受到熏陶与滋养;推进研学旅游项目和线路产品研发,不仅为学生学者提供好“行走的课堂”,也要面向更多的游客提供多角度、多样式、多元化的游读形态,引领更多中外游客走进忻州、走进历史。
(四)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激励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重视导游等人群的系统性培训,调动各类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广泛发动全民参加,形成活动热潮。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文化自信,强化文旅融合
围绕“读什么、谁来读、怎么读”做好活动设计。积极开展忻州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调查,从历史脉络、古迹遗存、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忻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大力弘扬“睁眼看世界、敢为人先的徐继畬文化,艰苦创业、以弱胜强的根据地文化,雷厉风行、开拓创新的走西口文化,不辱使命、群策群力的杨家将文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文化”。摸清资源底数,构建“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内容体系。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梳理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脉络,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科学编制“游山西·读历史”活动专项方案。结合古建佛教文化、长城边塞文化、黄河西口文化、汾河生态文化、红色抗战文化等,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和功能定位,做好活动设计。明确具体实施路径,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特点、用不同载体,系统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推出优质产品,开发精品线路
分步有序推进“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河边民俗馆、徐帅故居、忻州古城、老牛湾等7个旅游景区率先启动,打造样板,引领示范;禹王洞、天涯山、天柱山等景区加强提升;按照遗址、古建、非遗等类型,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但缺少必要载体呈现的区域进行创意设计,深度开发一批历史文化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推进文物活化利用。选择代县边靖楼、文庙、宁武宁化古城等文物单位开展试点,加强文化价值挖掘阐释,科学策划展示内容,形成特色旅游产品。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国保、省保单位开放力度,盘活文物资源存量,做好资源转化利用增量。着力丰富文物展示利用的内容形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拓展旅游产品供给。(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发挥文化节庆活动独特作用。推动现有成熟的节庆品牌围绕拓展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提质升级,鼓励围绕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新创一批历史文化主题活动。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贴近生活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引导经营主体提升创作生产水平,推出特色旅游演艺产品。加强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充分挖掘忻州优秀历史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创排一批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设计研发旅游线路“游山西·读历史”产品包、景点群、线路套餐,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三)培育特色研学项目,拓展游读形态
实施研学游提升行动,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围绕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主题研学、定制研学、专业研学等安全适宜、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游产品和项目。积极开展“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线路,开发一批寓教于乐的活动课程,在全市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进行推广。(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丰富研学游形式内涵,充分发挥蕴含在非遗资源里的历史脉络、文化烙印作用,推出“非遗研学菜单”。用3年时间重点打造以河曲二人台、忻定原摔跤、繁峙刺绣、定襄木雕、原平炕围画等为代表的30个非遗传习展示基地,对忻州市非遗传习展示基地进行改造提升。丰富研学游内容和载体,以五台山、万年冰冻为重点,打造地质构造演变研学旅游产品;以雁门关、芦芽山、老牛湾为重点,打造边塞民族融合研学旅游产品;以忻州古城为重点,打造晋北民俗文化研学旅游产品。推进自然和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配合省文旅厅推广华夏文明研学护照,向忻州市中小学生免费赠送,鼓励打卡“讲述中华文明史的100件文物”,颁发“华夏文明小使者”荣誉证书。(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四)建立完善配套体系
依托现有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文保单位挂牌“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推动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到2020年年底前,全市挂牌5个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遗址类、主题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支持打造历史文化类主题公园。(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采取“旅游+历史”、“文化+历史”方式,鼓励忻州市高校建设“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科研站。围绕佛教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研究方向,开展系统性、体系化研究,为活动开展提供学术支撑。(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忻州师范学院)
图书馆、博物馆、文保单位、非遗保护机构等单位要结合实际开设“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公益讲堂,按照立足功能定位、突出自身特色、覆盖不同受众的要求,规划设置讲座主题,使公益讲堂成为了解、学习、交流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五)提升活动服务品质
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开展针对导游、讲解员的常态化线上、线下历史文化知识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导游、讲解员队伍。以旅行社、星级饭店、民宿、景区、文化文物单位从业人员为重点,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专题培训。(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将贯彻落实“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决嵌入“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全过程,围绕历史文化主题加强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文旅企业建设管理,推动全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塑造忻州文旅高品质服务品牌。把“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作为全省第六次旅发大会各项活动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修建、改造中,注重增加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文旅企业、文物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搭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平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庆活动策划专题展示。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优势,开展“走进博物馆、感悟文明史”特展活动。支持旅游景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深化数字化技术的场景化应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呈现形式。(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六)强化宣传推广实效
大力宣传忻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优势,打响活动品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认知,有效实现全域引流。优化文化旅游标识视觉系统,增强历史文化元素张力,塑造三大板块“乐水、尚城、崇山”旅游品牌体系。打造忻州文化旅游IP形象,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忻州旅游。(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加强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推广力度,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开展“短、平、快”的线上宣传,策划推出系列短视频、直播互动等营销产品,形成话题效应,打造“引爆点”。(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推出一批与“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相关的宣传、营销、展映栏目和创意短视频作品,创作主题动漫作品,探索开展影视、综艺等作品软植入。在《忻州日报》开设“讲述忻州、品鉴忻州、阅读忻州”等专栏。按照趣味性、知识性的要求,配合省文旅厅编辑出版《三晋史话》《三晋名人》等系列丛书。(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忻州日报社)
实施忻州历史文化传播工程,策划忻州历史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组织“著名作家忻州行”“主流媒体忻州行”活动。邀请有影响力的名人走进忻州、了解忻州、宣传忻州。适时组织专题推介活动,积极利用旅交会、旅博会等展会进行推广。(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忻州日报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2020年8月开始)
明确任务分工,制定活动方案。配合省文旅厅开展资源调查,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分类、整理、归纳,形成活动内容体系。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第六次省旅发大会前后)
以全省第六次旅发大会在忻州召开为契机,将“游山西·读历史”贯穿于忻州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河边民俗馆、忻州古城、徐帅故居、老牛湾7个旅游场所率先开展活动试点,积极开展研学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总结试点单位经验,逐步在全市有条件的旅游场所全面启动“游山西·读历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2021年上半年)
举办“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现场观摩会和座谈会,对活动进行总结,树立标杆典型,形成常态化品牌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制。“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由市政府统筹协调,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组织,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忻州日报社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根据各自职责支持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负责文化旅游资源梳理、历史资源挖掘、文物资源利用开发和景区建设、产品线路开发、宣传推广等;市教育局负责研学实践教育相关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市广播电视台、忻州日报社负责宣传报道、营造氛围等工作。
(二)完善激励扶持。2020年,各单位根据工作任务统筹使用相关经费,充分运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等,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支持各级设置专项配套资金,对开展人才培育培养、文创产品研发、宣传推广活动等给予补助或支持。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相关工作。积极策划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各类组织作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游山西·读历史”活动、人人争当历史文化传播员的浓厚氛围。
编辑:魏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