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不可不知——关于用墨的方法和技巧

2020-09-03 15:00:54 来源:微信公众号——掌上字画

  一、用墨分类

  1、淡墨:水多墨少,浓墨加水调之。淡墨描远山景

  2、浓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3、焦墨:黑墨干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砚中,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用于点苔、点睛,调整画面轻重的作用。

  4、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砚内存放数日即可得宿墨,作画易枯润、苍茫。

  5、泼墨:全用湿墨泼纸画成,单层墨色变化,苍茫淋漓,而无笔痕。

  6、 破墨:在画末干之际,以浓墨或淡墨补笔;不同墨色互相渗化,形成五彩墨色之韵味。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又 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潘天寿认为用墨:“在干后重复者,谓之积,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作画 用破墨法,目的在于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7、积墨:由淡墨开始,层层积叠,但明暗不同层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杂,而是层次分明。

  8、飞墨:在轮廓内部皴后,用浓淡墨烘染绢背。

  9、搭墨:毛笔调淡墨后,以笔尖复沾浓墨,下笔即有浓淡效

  10、退墨:又称陈墨,旧墨即年代久远之墨。

  11、埃墨:即锅底灰:用于工笔画渲染,比松烟要好,画蝴蝶和鸟的羽毛,用此墨干擦酷似原物的质感效果。

  二、五色六彩:

  1、五色:干、黑、浓、淡、湿。

  2、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3、浓、淡、干、湿、枯、涩。

  墨分五色是指用笔方面的墨色变化,五色即:浓、淡、干、湿、燥。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 “干、湿、浓、淡、焦”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墨是黑的。可有人说:墨分五色。尤其好墨,落纸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甚至有人讲: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这自然指的是画家,在他们眼里,墨不仅斑斓五彩,而且绚丽有情。这当然说的是松烟墨或油烟墨。

  三、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干”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湿” 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浓”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焦” 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

  国画历来以墨为主,色为辅,所以中国画之墨就是色,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还有“五墨”和“六墨”之分,“五色”指一笔画出要有从浓至淡的多种变化。

  所谓“五墨”和“六墨”则是说整体的墨色变化,五墨法将墨色分为焦、浓、重、淡、清。这是指墨色由深、厚、干的焦墨向淡、薄、湿的几近清水的过渡,形成不 同层次的墨色的变化,一般由浓到淡是画面的主调。焦墨较为少用,仅用在提神醒目和调整画面轻重关系的地方。清墨,主要是参加墨韵和层次,使画面既丰富变化 又调和统一,而“六墨”将墨色分为墨、白、浓、淡、干、湿。它既讲了墨的黑白浓淡的过渡变化,又讲了运墨时干到湿的水分控制,也就是说墨色的浓淡和干湿相互作用,才出现了干浓墨和干淡墨,湿浓墨到湿墨的多种变化。国画产颜料的重要性不及于墨,但对表现层次和画面气氛大有益处。

  四、用墨技法:

  1、平涂:就是用一种基本的墨色平均涂在画面上,一般用于某种物象和画面,避免乱、碎。墨色一般较淡。

  2、 积墨:它有别于平涂的是平涂是一次性完成,而积墨法是多次累积。方法是先用浓淡不同的墨染或点出画面所需部分,待干后再用浓淡不同的墨进行点染,如此反复多次, 积墨次数虽多,墨色不可僵死。要既黑又透,层次丰富:最忌死墨团,同时在积的过程中,要注意笔的交错、重叠的变化以及点染面积的大小变化。

  3、 破墨:即用一墨破另一墨。它与积墨不同的是,待未干时加,它有浓破淡法和淡破浓法。

  4、 泼墨:用于大写意,其法是用大笔先饱蘸水分,笔尖再蘸浓墨,稍作浓墨调和,然后笔尖再蘸浓墨,焦墨,使笔上墨色从焦墨自然过渡到清墨,然后大笔挥洒,横涂竖抹, 尽情尽意,水墨淋漓。这种墨法易出枯湿浓淡皆备之效果,如不足则可再用水墨破之。

  5、冲墨:有水冲墨和墨冲水之分。水冲墨是先将物象用重墨画出大意,再用水或淡色墨水淋或倾倒画面上,使原来黑色尽量渗化,待效果理想时即用热风机定型。水冲墨可分为二种,其一是乘湿立即冲之,其二,等墨色稍干而未干全干时冲之,这样原墨部分定型,部分被水冲掉,效果和上法不同,墨冲水是先用在画面上画或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这种方法可在宣纸下垫上垫子,一种是不吸水的垫子,让墨和水在纸上流,出现一种动感的墨色效果:另一种是垫上一种吸水的垫子,墨淋或倒上会立即被下面的垫子吸掉,效果与前一种不同。

  6、吸墨:是用笔在玻璃或不吸水的纸上画物象,然后让其在上面流动出肌理效果,再将宣纸平放其上吸之,再利导因势勾画出画面。还有一种是在宣纸上用水画出物象,然后用笔蘸上浓墨,水分要极少,在纸上平抹,有水画过处干墨就被吸上,并自然渗化,再加工点画即成。

  7、让水法:让水法即墨让水。先用水在画面上画出物象,再用墨和色画于其上,有水部分墨就让开,无墨部分墨就自然晕化,如画月亮、先用水画出月亮,再用淡墨大笔铺上云彩(或夜空),月亮就被烘托出来,画水塘也可先用水拖出水之波纹,再以大笔淡墨铺水,水纹处墨让开,水的感觉甚佳。

  8、 赶墨法:近似冲墨,不同处在于冲墨是无必然,是依形整形,赶墨是将墨赶到自己预定的范围内,有必然性,如画夜景、梅花,要让梅花干枝朦胧,可用墨先画梅花干枝,然后用水笔在线条一边赶墨,让墨线向所需的一边渗化,这时的梅花既保留了原有笔触,又渗晕化朦胧夜景效果。它还有一用处,就是在作画时由于没有注意。墨渗化 过渡,超出范围,也可用清水笔将墨赶回,这样较能控制水墨的渗化。

  9、 胶结法:有和胶有骨胶,木胶等,也可用胶水代替。一是将胶溶于墨中,所画出的线条无明显笔触,渗化很快,渗化的边缘清晰,即所谓“结边”,二是,用胶在宣纸上画物象,再用墨覆其上,有胶处墨让开,无胶处正常渗化,形成有胶处露出白线,无胶处墨气淋漓。

  10、排结法:用大量墨铺开后,未干时即用食盐少许洒在墨上,盐水会将墨渐渐排开形成不规则斑点,其斑点边线清晰自然,然后用热风机吹干定形。

  11、 晕结法:所用纸张选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水刷一遍,待干后即可使用。用浓淡墨大笔画出物象,稍后用水点洒于墨上,有墨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由于洗衣粉的作用,斑点会渐渐扩大,然后再用水喷在上面,最好往一个方向将纸竖起斑点会晕化变大,且向同一方向晕化,画面会出现冰凌效果和冰雪效果。

  以上是关于用墨的技巧的概论。

  五、在中国水墨画的墨的使用方法上大致如下:

  淋法:用细长的硬毫笔,饱蘸墨色,笔身垂直于纸面,先让墨色自然滴落,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滴洒,将笔上墨色洒完,如果不够,可反复多次。

  滴法:用大笔饱蘸墨色或青黛色杂墨水用手指将笔上墨色挤滴于纸上,让其自然渗化,小画可直接滴。

  洒法:用笔蘸墨色,不宜过多,甩洒于纸上可用于现风、风雪、风中杨柳等,宜于表现风中动感。

  弹法 :即用指蘸色墨弹于纸上。

  以上四法可综合应用,不必拘泥一法。

  渲法:用淡墨将物象的明暗,凹凸进行部分强调,用笔的中锋、侧锋均可,墨不宜太湿,也不可过干。干墨渲称为擦,也可干湿并用,先干后湿或先湿后干,加强物象质感。

  刷法:用大笔横扫,或用排笔、底纹笔也可,此法宜大面积铺色用。

  捽法、擢法:即下笔的动作的名称,捽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之势;捽点厚实。擢法用笔直下快提下得缓,提得快,好像拔毛较爽劲。

  以上介绍的墨法只是梗概,主要是多实践,在完成一副作品时单一法有时是不够的,只有多法混用,才能丰富,出现生机。一般在用笔方法,笔中含水少,易出现干 笔飞白,含水量多,墨色滋润清明,行笔快则易出飞白,慢则墨饱满润泽。行笔快而含水少,纸上留墨即枯又少,宜于画透明之物,反之,则可产生飞白,又不失明 快滋润,且用笔又显潇洒自然,不粘不滞。在作画时往往不是故意用枯墨慢笔而是先以湿墨,待笔上水份渐渐少时,行笔随少变慢,直到把笔上的墨用完,才有一气 呵成的感觉。墨的变化就会丰富多彩。对于笔的侧锋易生飞白,在皴擦纹理时常用,中锋墨线园浑,快则有飞白,但相对侧锋,飞白少。

  六、用墨要项:

  轻重疾徐,浓淡干湿,浅深疏密,流丽活泼。

编辑:张晶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