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身处在五台山最美寺庙广化寺
广化寺传说在北魏时就有建筑,但那些陈迹已随风化去。现在存于后院的,有北宋元丰年间的八角亭阁式石幢塔,可说是广化寺沧桑历史的见证。这个高有三米的石塔经幢,通身有青石雕就,下面的束腰须弥座上,镌有龙、狮、虎、鹿神兽,韵味野拙高古。
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广化寺,这个占地9300平方米的偌大寺宇,则是清代道光年间一名叫纳不海的喇嘛复建的。这个坐北向南由低而高,呈四方形的黄庙,建筑得宏阔而大气,庄重而深幽,呈现着清代豪华精巧的建筑特色和黄教寺庙的风格,是一座典型的汉地“喇嘛寺院”。中轴线上,先后布列着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文殊阁楼,东西寮房僧舍九间,合成一个十八的吉祥数。这里的山门和天王殿是分开建筑的,中间隔开一段距离,其间筑一宽阔的石阶踏道,形成特色。踏阶之上便是三开间单檐歇山顶的天王殿,殿中的四大金刚横眉怒目,威而不怖,韦陀将军神采凛然,儒雅不俗,纵观这里的殿建塑像,透出的是一种雍容大度的气息。天王殿之后宽阔的殿院中,便是广化寺的主要建筑大文殊殿,但见两根明柱上镌刻着一副镏金对联:道场遍十方,无人无我;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这座殿堂就是历史上的大雄宝殿,殿为三开间,面宽14.5米,进深10米,单檐四阿顶式,顶脊尖尖突起,有着汉藏佛教寺庙建筑交融的鲜明特征。通体看去,古朴典雅,落落大方,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殿内新塑的“三大士”,中间为文殊菩萨,两侧为普贤和观音,三塑像造得精致细腻,面目清丽优美。在这个殿堂中,曾有历史上名响五台山的十六尊者像,每位尊者刻在一块高1米,宽0.5米的石板上,石板为黑底,刻石抹灰,素雅悦目,十六尊者的表情手脚身姿各不相同,成为一绝。可惜这组珍贵的文物,不知毁于何时。
人生那些想不开、看不破的,不过就是心头没有了却而已。
人生就是一个态度,一个好态度,就是生活的好出路。来到五台山,分享一下来到五台山的见闻,走一走五台山的千年古寺广化寺:广大、普化,也可以理解为大化之义,胸怀大、格局大、视野宽,那么人世间就没有那么多的琐碎烦恼,纠纠葛葛。用一个大视野活好生活的琐琐碎碎,忧愁烦恼,大而化之,广而化之。有句话说得好,大行中行,大悲无量。大山,得大自在,胸怀宽阔,做人温和,处事宽恕,做人柔和,就是一个好态度。
分享五台山人文风情,分享五台山的千年古寺,分享五台山的深深文化底蕴。
广化寺,佛教有句话叫智慧和慈悲,活出生活的广大、活出生活的宽阔,广而化之。在这个时代,佛教文化应该为这个社会传递那些积极光明、充满希望的社会良知,幽默乐观、充满动力的人生信念。广化寺,这是一座十方道场,欢迎大家从四面八方来,这里都有你的一碗饭,这里都有你的一张床,这里都有你的一杯茶,这里都有你休息片刻的机缘。
访名山,走名寺,寻找和这个世界伴随的那份机缘。走进五台山,品一品佛教文化的深厚,共同和网友们分享美丽的五台山,清凉的五台山,也希望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到五台山,把心静下来,就像脚步一样,平静坦然,去走一走五台山的路,走一走每一块青石板,去抚摸这一段历史,感受佛教文化的进程,共同品味一下无限清凉的五台山。
编辑:刘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