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智慧,当超萌小和尚遇见五台山“智慧祈福茶”

2017-03-26 16:18:33 来源:

师父喜欢喝茶。

每天午饭后,小和尚都会准时清洗师父的茶杯,先倒上一杯温水,用绒布小心翼翼地把茶渍拭去,再倒进些开水清一清,即刻便杯洁如新,然后撮上一些新茶,特别是五台山的智慧茶,是师父平常爱喝的。


滚沸的水斟到杯口,在清香的热气中,静态的茶叶顿时舒展成秀美的嫩芽。不要说喝,仅仅是看看这些茶叶起舞,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师兄弟们都不爱喝茶,只是欣赏。渴了喝白开水,盘腿坐在师父旁边,这时师父总会喃喃地说:“先把茶喝好,再参禅,茶禅一味的呀!”

“真的吗?喝茶能喝出个什么名堂呀”小和尚故作惊讶地问道。那调皮的神态逗得师兄弟都笑,师父也笑了。

于是师父给小和尚念了一首有名的禅诗《茶之六度》。这显然是一首蕴藏着大智慧的诗,但是小和尚听不懂呀,“莫慌,听师父给你慢慢讲。”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图:五台山定制茶

茶之布施

师父说:

茶给人类的布施皆是一碗水的平和。

当我们将每一杯茶喝到至淡如水时,茶也默默地结束了它的使命。我们品悟的香、味、愉悦其实就是茶的精华,不管你是达官显赫,还是布衣草农,茶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一样的。

但是人往往害怕丢失,害怕吃亏。付出一分,就想得到十分。岂不知奉献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因果丝毫不会错。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这在于一个人的胸怀大小、气度大小。


茶之持戒

师父说:

戒学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戒是修正恶业,改恶向善。好比我们要遵纪守法,凡事按规矩去做,要符合大道。做茶也要遵循规矩,我们知道:

云南大叶是做不出龙井来的。

江南茶是晒不出普洱的。

用农药在茶园杀虫后立马采茶是不道德的。

在茶叶里添加化工色素是违背良心的。

短斤缺两、以次充好是要遭人唾弃的。

恶意炒作、哄抬市价是远离大道的。

佛教与茶,一个精神,一个物质前者度人,后者养人。都有“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出自《心经》,无尚正等正觉之意)之境界。佛靠人去弘扬,茶靠人去传播,做的好能普度众生、惠泽世人做的不好,与佛(人)交易,贩卖如来(良心)。


茶之忍辱

师父说:

所谓忍辱,来源于梵语和巴利语,佛家的最高忍辱境界是接受,是怎样就是怎样接受,该怎么面对就怎么面对。

茶正是如此,对于来自于自然界的寒热风霜、天灾人祸以及人类对它的摘、炒、揉、晒、烤、酵、泡等等一切考验,都显得那么坦然,那么自若,最终把自己一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人类。

当人类在不断地驯化茶叶的时候,茶叶也在不断地教化着人类。


茶之精进

师父说:

精进乃勤劳、勤奋之义,千里行舟,在正的路上不停止,不懈怠。

人类认识茶之前,茶一直都在自然演化。当人们利用它后,从药到膳、饮,从煮到蒸、炒,逐渐精进,这个过程我们花了五千年。

所以说茶也好,人也罢,精进路上莫着相、不放逸。着相会使人急功近利,放逸会徒长贪嗔痴。


茶之禅定

师父说:

对外不起动心称之为禅,对内不散乱称之为定。

小和尚你乖乖的吃饭念经洒扫睡觉,就是禅定。

禅要修好,需要工夫 制茶泡茶,也需要工夫。只有排除外念,心无旁骛,才能将茶做到极致,才能泡出一流的茶品。所以茶禅一味不是挂在墙上的那四个字,它的本意是让我们做到人茶和一。


茶之智慧

师父说:

洛阳古道一个茶亭,上面写着:“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它其实就在讲喝茶的缘法:一千个人喝茶有一千种味道,三千个人喝茶有三千个境界。同样的茶,不同的人,不同的泡法,不同的茶具,口感、香气各有不同。无所谓好与坏、真与假,只有心性合一,道法自然。

不欲人知之善,却不经意为人所知,乃是最大的喜悦。隐而未显的美感,非经发觉无法得到有所保留的表现,却能透露出一切。犹如每次喝茶甘苦麻涩香味,能让我们悟到人生百味的真谛。这便是茶的智慧。

过后,师父摸了摸小徒弟的头,不再开口。他明白吃茶参禅,不过是为了明心见性,所以,通过吃茶,喝茶能够见佛,的确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可是究竟怎么个用功法,这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体悟深浅,总在遇缘不同。

而杯中的五台山智慧茶恰如这千年智慧沉默的五台山,沉浮静悟,茶烟飘香。

五台山茶禅一味位于五台山金都山庄,结缘联系电话:18295883984  15513504333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