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关键是改业,业的核心是心念

2020-08-04 09:24:25 来源:五台山禅旅

  人的行为不是由因果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念决定的。

  因果是一种规律,造了什么样的因就会感什么样的果,但不是绝对的,中间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缘。

  不能套用因果来解释我们的一切行为,恰恰相反,要用因果去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才是积极的、正确的。

  一切祸福都是自招的,佛菩萨不会惩罚的。

  三宝就好比一块肥沃的田地,是殊胜的外缘,种下什么种子,就得到什么收成,全在自己的心念与行为,佛菩萨给不了我们自身因果之外的福祸。

  修行的关键是要在“心念未起之时”用功,平常多听闻、思维,心中常思佛法,这样,对境时才有可能提得起来。

  如果平时心中全是妄念,境界来临时怎么有力量去转心呢?

  就跟一个学生一样,听了课后,平时要去复习、练习,熟练了,考试时才有好成绩。

  念头的改善,不能寄希望于某一天遇到某个因缘、听到某句话就能“顿悟”,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闻思熏习,刻意训练自己的心念,才能真正做到。

  修行没有神奇的秘诀,就是坚持。

  把握自己当下的心念和行为,让当下这一刻积累的是正面的、朝向解脱的、清净的力量,才有助于打破这个积蕴的恶性循环。

  而不是徒劳的追究过往、执着对方的行为,因为他人也是被自己的烦恼业力控制。

  有一个人先去解锁,才能把双方都救出来,而这个解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善良是我们的心念,内心的出发点,它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性质。

  然后,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完成种种善业。事情能否办成功,善业是否能够圆满,取决于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修行要福慧双修,让善良有智慧的辅助,智慧以善良为根本。

  回归自己的心念,而不是时时分别计较外在的对错。

  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心念和行为,都在构成、影响自己的“命运”,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性格、知见、习气等,带有过去业力的烙印。

  譬如以前喜欢布施的人今生也会喜欢布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自主的,人的心念就是当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才可以改变命运。

  修行就是要改变恶的习气,增长善的习气,用愿力来扭转业力。

  串习已久的习气,即使清醒的认识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立即就改变的,也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能扭转。

  要找到自己真正追寻的方向,对自己所走的路有强大的信心,把注重外在变为注重自己的心念。

  因果的本质,都是自己心念的造作,业果的成熟也是成熟于自身相续,而非成熟于外境。

  成佛后已经彻证我空、法空,解脱一切烦恼障、业障,不同于凡夫造业感果。

  善因,就是当下一念与佛法相应的心:调伏烦恼的心,反观自省的心,希求进步的心,忆念佛法的心。

  在这样的心念指导下,去造作相应的行为。首先要学习佛法。

  人心的贪嗔痴多了,世界上的痛苦就多了。

  修行佛法,熄灭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并帮助更多人净化内心烦恼,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烦恼就是魔。

  当下这一刻,既是果也是因,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个苦果来接受,就会倍加艰难;反之,把它看做一个种因的机会,当下就是出路。

  改变心念,不要继续串习负面的东西,要靠发愿来给自己动力。

  要直接化解嫉妒心并不容易。在其他方面多努力,平时多熏习佛法,发广大心、树立宗旨,多修习“观功念恩”,培养起欣赏他人、谦虚好学的习惯。

  从大的方面入手,从好的方面入手。内心有了宽广的余地,心念才有办法转弯。

  恨一个人,折磨的是自己;放下仇恨,解脱的也是自己。

  因缘迁变,你恨的那个境界已经远去,只是这把火一直留在心头,灼烧着自己的心。

  心念与因缘,都如流动的河流,不要执着于它的“实在”,放下这个执念,把自己从烦恼的笼中释放。

  随时随地观察此时、此刻的心念,直面自己的烦恼,用佛法去观照、对治,就是道场、就是修行。

  不要用妄想、成见、言辞把自己包装起来,把自己的烦恼掩饰起来,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那样就不是直心了。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把它从贪嗔痴修改为慈悲、智慧,这样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清净、快乐、无畏,也能有更大的心量和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放下是一种超越,彻底解决内心的问题,而不是被动无奈的逃避或表面上的不在意。

  不修行,人就很难认清自己的心念、烦恼,更谈不上控制;修行,就是要让自己能够慢慢控制自己的心。

  所以,“放下”不是想放就放的,要有足够的慧力才能够做到。

  种一颗种子在地里,精心护理,也要时日慢慢长大,都是有时节因缘的,命运也是如此。

  改命的关键是改业,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心念。

  要改习气、改知见、改心念,让念念都是善净的种子,不仅命运的改善可期,当下也能远离焦虑、烦恼。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心念和行为,只有决定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别人的烦恼,不应成为决定自己怎么做的理由。

  慈悲融化嗔恨、智慧斩断烦恼、精进战胜怯弱。

  人生的本质就是心识、心念。

编辑:刘丽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