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发塔传说
白塔东面有个门,出门后三十米左右系文殊菩萨的发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在其中。在台怀镇塔院寺内,有一个小佛塔称为"文殊发塔″,其由来特别殊胜,深受藏传佛教僧俗所尊崇。传说创建于北魏年间。
《清凉山志》记述,北魏时,大孚灵鹫寺(今塔院寺的前身)每年春天要设立“无遮斋”济贫。有一年,来了一位贫困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拖着一个大孩,身后还有一只黄狗。贫女走到济斋和尚前,借一把剪子,将头上三尺青丝剪下来上了布施,没有跟大伙儿排队领斋,而是对和尚说:“我有急事,需马上去办,请你积些功德,先给我发斋。”于是和尚给了她三份饭菜,意为母子三人一人一份。贫女不满地说: “佛教弘扬平等,我的狗也应有份。”和尚心里虽不满,但还是加了一份。贫女又说:“我肚里还怀有一孩,应再加一份。”这一下和尚可火了,斥责贫女说:“你身无一文,前来乞求佛家施舍,就应知足。谁知贪占之心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还像个人吗!”贫女被斥以后,不气也不恼,念出四句顺口溜:“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腾空而起,原来贫女是文殊菩萨化身,两个小孩为二童子,黄狗为金毛狮子。文殊骑到狮子身上,从云中又传下四句顺口溜:“众生学平等,心随万镜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此时斋场轰动,齐跪向空中乞告:“大圣愿意向我等显示佛法平等,我等誓愿奉行。”这时,空中又说下四句顺口溜:“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五分别,究竟如虚空。”说罢隐去不见。为纪念此事,便在设斋处修建了一座塔,将三尺青丝埋在了塔底,起名为“文殊发塔”。此传说,反映了五台山佛教早期宣传的绝对平等思想。清乾隆皇帝礼塔院寺时,“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尚在,而“文殊发塔”已毁。面对“舍利”与“丝”的传说,乾隆留下了四句诗:“两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与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现存文殊发塔,为清代建筑,砖结构,形状为喇嘛式塔。
编辑:刘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