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事!中秋知识大盘点

2023-09-28 08:39:42 来源:互联网舆情忻州新闻中心

  五台山旅游网9月28日消息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我认为至为浪漫的是过中秋,“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在这一天,国人要停下脚步,在忙于生计的日子里,在奔涌前进的时光中,归家,团圆,与重要的人聚在一起。接下来,小编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有何风俗习惯,有哪些神话传说以及赏月攻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风俗习惯

  1、祭月

  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2、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3、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4、点花灯

  中秋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神话传说

  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相传,后羿从王母娘娘处求得一包不死药,服下此药可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抛弃妻子,便将药交给嫦娥保管。某天,后羿外出,小人蓬蒙心生歹意想吃不死药成仙,威逼嫦娥交出,危急时刻嫦娥将不死药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知道后既气愤又悲痛,但又无可奈克,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2、吴刚折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四、中秋赏月攻略

  今年,中秋佳节与国庆黄金周再度“相聚”。由于今年出现“闰二月”的天文历法现象,导致了中秋佳节相对推迟。今年的中秋将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今年月亮最圆(望)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9日17时58分,正值农历八月十五。并不是每年“中秋月”的最圆时间都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五。据统计,从1951年到2050年这100年时间里,“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共出现39次,“十六圆”的情形有48次,“十七圆”将出现13次。

编辑:侯慧敏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