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朝佛

2022-03-15 19:13:07 来源:今日头条

  五台山旅游网消息 乘坐长途车独上佛国。一则为静心,二则为亲友们祈福。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因由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所以称之为五台山。五峰遥对,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大小寺庙星罗棋布,集道、佛、喇嘛教于一体,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车子下午3点到达台怀镇的长途汽车站,下车后,顺着路向金界河走去,过了金界河桥在一处叫梅园宾馆的旅店入住。旅店的前面是空旷的停车场,视野很开阔,眺望远处可看到大白塔和南台锦绣峰,左手是黛螺顶,右手是菩萨顶,置身于此犹如投入佛的怀抱。安顿好住宿后,下楼在附近的一个商店请了敬献五爷的“龙袍”和 “千枝香”。

  次日,早早起来,洗漱干净,直奔五爷庙。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据说“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身临万佛阁的五爷殿与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相依为邻,寺内苍松掩映,香烟缭绕。庙前开阔的场地涌动叩拜五爷的信众和观光者,广场中间有一大香炉供游人敬香。有当地村民会指导如何朝拜,拜后一般是要付小费的,数额不等。进庙后先点燃佛香然后将“龙袍”献上,将三柱香在丈余高的大香炉前双手捧燃,向五爷和四方佛叩拜后捧入直立镂空式大铁制香炉内。双手合十步入五爷殿前或殿内“五心朝天”叩拜。表示心诚崇拜、真心朝佛。庙内有楹联写道:殷雷激电滋百谷以盈百宝,甘露和风鼓万物而洽万民。

  从五爷庙出来,乘索道上黛螺顶,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传说乾隆屡欲朝拜五台文殊,终因风大路险,没能如愿,遂欲摹拟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总塑于此,以便朝会者到此参拜。黛螺项就是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五座台项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顶,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项,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故而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登顶朝拜后,在庙外遇到了5位从辽宁来的老年游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从铁岭出发骑自行车经16日的行程来到这里的,此后还要去新疆。他们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68岁。羡慕之余,更是敬佩!

  从黛螺顶下来,向菩萨顶的方向走去,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还有滴水大殿之称。过去,文殊殿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的缘故。将水滴涂在印堂穴会开启心智,保佑安康。

  95年我到这里时,也因寻找檐瓦水滴缘识了“尼玛仁钦”师傅,原因是我围着大殿转了一圈也没找见滴水的瓦。大师了解情况后,带我至经堂,桌上有一盛满清水的钵盂,他说这就是文殊大殿的水滴。大师用手指在钵盂里蘸了一下清水,涂在了我的两眉之间,并念了一段经文。后来,才知道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实在可惜。此次去拜会师傅,听人讲大师已经圆寂了,本想叹岁月之沧桑,可又想想佛家是不说生死,只念轮回的。无他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明心见性。大师是回到了他毕生追求的地方了,可喜!

  站在菩萨顶,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收入眼中,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这里,是很好的登高览胜的观景点。望着青翠欲滴的远山,感受着寺院内悠扬的钟声。想起元好问的诗句:“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晚间在宾馆休息,半梦半醒时,隐隐约约听到仙乐阵阵,佛音渺渺,抬头见一尊者(梵语:阿梨耶)踏五彩祥云飘然而至,尊者用右手触摸我的头顶转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词。心中甚是喜悦,忽然醒来。回顾刚才的梦,尊者念的什么?记不起来了。但是尊者说的一副联我记住了: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编辑:张宇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