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北六堡村腊八“抬冰山”
淋冰山
装饰冰山
抢冰山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而来。在晋中市开发区(原榆次辖区)的北六堡村,每年腊八当天,村民不仅会喝腊八粥,还会用“抬冰山”的特殊方式祭拜冰神、驱雹祛灾,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平安幸福!
赵来喜老汉是北六堡村抬冰山活动这个非遗项目的市级传承人,他每年都要参与组织抬冰山的活动。过去,北六堡村一带夏季多冰雹,地里的庄稼常遭冰雹袭击。于是,村民每到腊八,即释迦牟尼佛成佛之日,便抬上佛像冰山,敲锣打鼓,走街串巷闹红火,以求驱除冰雹灾害。说来也怪,在有些冰雹严重的年份中,村周围的庄稼都被冰雹打了,北六堡村的庄稼却安然无恙,当地民间就有了“冰雹猛如虎,不敢打六堡”的说法。
淋冰是个苦差事,要在夜间最冷的时候进行,每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准备了。淋冰先要搭好架,杆子中间穿过一个特制的板凳,凳腿朝下,然后选取上好的椿树枝,依需要捆绑在凳子腿上,淋冰从夜晚1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5时。老汉们手拿小壶,时而站在高凳上,时而站在冰柱边,不断用小壶慢慢地往冰上浇水,水流顺着冰柱往下淌,冻结成冰。先大概成形,再慢慢用火铲修理,经过数日的滴淋和用心浇筑,冰山的形态得以慢慢呈现,真是“半夜三更受冷寒,七夜淋成一座山”。
腊八的凌晨5时,漆黑一片的冰山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赵来喜老汉指挥人们准备麻绳,摆放桌子。一位村民讲,能看到“翻冰山”的人,来年就会百病全消,所以村民都早早地起床观看“翻冰山”。
经过数天滴淋而成的4座冰山,整齐地摆放在4张桌子上。两座大冰山每座有38根碗口粗细的冰柱,赵来喜老汉指点着告诉我们,最前面凸出来的2根特别粗大的冰柱代表乾坤,也就是天地。后面36根冰柱粗细均匀分布于四周围成一个正方形,前、左、右各8根,共24根,分别代表24个节气。后面12根冰柱象征的是十二个月份,如果赶上闰年就要增加一根成为13根冰柱。整个冰山的形状寓意完全按照自然界的元素来定,真切地反映着乡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上午10时30分左右,抬冰山仪式正式开始。抬冰人员娴熟地站好各自位置,总指挥赵来喜一声令下后,一座座头角峥嵘的冰山缓缓地被众人抬起来。抬夫们以鼓点为准,迈起鸳鸯步,上下一齐颠动,缓缓绕场而行。两座小冰山的抬冰人是村里几个俊俏的媳妇,她们步履轻盈,身段婀娜,显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在众人震天的叫好声中,寓意吉祥如意的冰山开始了在老街里的“巡游”之旅。
唢呐声声,锣鼓阵阵,欢歌笑语不绝耳,诚挚祝福洒心间。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随着民俗音乐扭起秧歌,手中的红绫欢快地飞舞,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忱期盼。正午时分,抬冰山活动进入高潮。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抬冰人挥动手中的抬棒向冰山砸去。一瞬间,碎冰飞溅,琼屑四散,寓意吉祥如意的冰山被敲成一块块的碎片,一者寓意“岁岁”平安,二者相传吃冰山碎片,可保来年百病不侵。村民们喜笑颜开,争食冰块,把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倾注到了抬冰山活动中。(白英)
编辑: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