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水“宝葫芦”

2020-07-19 10:00:36 来源:山西农民报


  文水吴村烙画葫芦 

  早就听说文水的烙画葫芦很有名气,小编便相约文水画家张全龙,走进了晋葫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 “弘艺堂”。一进展厅,“弘艺堂”主人李晓斌和陈建红夫妇俩便津津有味地讲解着他们的葫芦作品。小编被展出的各种各样的葫芦震撼了,一件件精美的葫芦艺术品,在向人们昭示着葫芦和美术结合而共鸣的精彩。
  陈建红指着展台上的一个个葫芦介绍说,葫芦的品种有亚腰、手捻、油锤、本长、鹤首、白皮、瓢葫芦等,从制作工艺上有烙画、雕刻、押花、彩绘、掐丝葫芦,而从种植工艺上又分为勒扎、挽扣、模具葫芦。她拿起一个素装葫芦接着说,葫芦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就让人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又与福禄谐音,所以民间俗信葫芦能避邪气又象征吉祥。拥有葫芦,即拥有福禄。把绘有吉祥图案的葫芦挂在家里厅堂,这样就可以驱除鬼祟,带来吉祥如意。
  其实,在来“弘艺堂”之前,小编就对烙画葫芦做了一番功课。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诗经·大雅》记载:“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人类出自葫芦瓜,亦即“破壶”。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悬壶”“壶天”,这里的壶就是指葫芦。冥冥之中,仿佛人生与葫芦有着天然的联系。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清朝时的“刻制葫芦”和“范制葫芦”曾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康熙皇帝非常喜爱葫芦艺术,他经常让宫廷艺师,刻画出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供自己把玩欣赏。
  历史上,山西文水是烙画葫芦的重要产地。文水葫芦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葫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葫芦产业已经成为文水吴村一带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烙画葫芦也成为文水最具典型的非遗项目之一,北关的晋葫芦和吴村的石安葫芦就是文水烙画葫芦的代表。2017年北关晋葫芦的刀刻、彩绘葫芦入选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吴村石安的烙画葫芦又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晓斌从小喜欢绘画,而在葫芦世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便成了李氏家族葫芦第六代传承人,他给小编详细讲解了烙画葫芦的工艺。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烙画创作突出 “以铁为笔,以火为墨”的艺术特征,辅以针刻、烙画、彩绘、掐丝、堆彩、镂空、浮雕、推光漆等工艺。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李晓斌娴熟地拿起烙笔,在一个葫芦上演示了一番。随着烙铁的快慢流畅的运动,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和国画渲染的效果。
  看着李晓斌的烙笔在葫芦上行云流水,画家张全龙不禁夸奖道:“流畅准确的线条,栩栩如生的形态,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烙画葫芦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独特的艺术魅力。
  烙画和彩绘艺术使葫芦由农家瓜果登上了艺术殿堂,成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一件件雕刻着八仙、罗汉、菩萨、八骏、五牛、花鸟、山水风光等吉祥图案的艺术葫芦,工致出色、玲珑剔透,精湛灵巧、惟妙惟肖,让小编想起了小时候非常流行的 《宝葫芦的秘密》童话里那个神奇的宝葫芦。小编想,这些艺术葫芦不正是文水神奇的“宝葫芦”吗?(梁大智)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