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山西省级非遗项目—五里堠竹马

2020-07-19 09:48:27 来源:山西文化旅游网


  左权五里堠竹马,也称跑竹马、马马社、纸马、火竹马等,每年元宵节“闹红火”都要跑竹马。传说在古代战争年间,县府为保城池安全,在离城五里的一处高点筑一土堡 (土堡古代称“堠”) 以了解敌情,五里堠村因而得名。土堡内的驻军有马匹,每逢社火节,驻军就骑马下山到村里与民同乐,后国泰民安,驻军撤走,没了马匹,人们感觉元宵社火像是缺少了什么,于是村民用竹条扎成竹马,系挂在人身上以代替真马跑社火。社火又热闹起来,年年如此,沿袭至今。

  竹马一般用竹皮或者树枝、荆条等扎起骨架,外面用数层麻纸或白绸布裱糊彩绘后制作而成。表演时把竹马拴挂于表演者身上,表演者根据剧中人物角色进行化妆并穿上相应的服饰,跨马执鞭,产生正在“骑马”的效果。

  左权五里堠竹马表演题材多样,包括诙谐传情的“丑社火”戏剧情节表演。曲调有鲜明的方言特征,可现编现唱,甚至无特技人员也可跨马取乐。其表演特征主要有:

  形式多样化,依据剧情需要,可一马独舞,可两马、三马或多马合舞,骑马人可自持马鞭扬鞭催马,还可表演赶马人手持马鞭与骑马人相配合的舞蹈。

  阵法变化多,有跑大圈、十字串、扭八字、前后跑等阵法。

  舞步独特,跑马有大小跨步、碎步、云步、跳步等。

  跑马的动作和步法丰富,常有摇头摇尾、摇头晃脑、起、卧、抖身等动作,吸收左权小花戏里的动作和步法,以舞蹈的形式将马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五里堠竹马积极参加全县各项大型文化活动,已成为左权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

  2011年6月,五里堠竹马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