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随缘随喜顺其自然

2020-07-18 10:47:18 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阐释了顺其自然的真意:

  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下了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是的,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顺其自然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

  很多时候,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境界。许多人探讨过烦恼的来源,从某个角度看,来源其实只有一个,不愿顺其自然,不愿接受冥冥之中的安排。但这都是有代价的,只是当事人不知而已。上帝公平得很,赋予的同时总伴随着索取。佛则认为人的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对某物的执着和放不下,我们总是希望事情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而事实则正好相反,但我们却依然执着于当初的意愿,这便产生了所谓的“烦恼”。

  白石老人有一把飘然若仙的美髯,睡觉时一向是顺其自然的:或安于被内,或露于被外,悉听尊便。但某一天,一个友人突然问他:“将长髯放在哪里睡觉更舒服?”白石老人开始琢磨长髯摆放的最佳位置。这一琢磨,竞觉得无论放哪儿都不再舒适。结果,一向睡眠挺好的白石老人,竞被那美髯的位置折腾得彻夜不眠。

  顺其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刻意雕琢则反而是意味着一种累。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同样说明了倘若我们去刻意雕琢或者追求则会导致与我们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结局。

  蜈蚣一向爬得挺好看的,可是有一天,一位美学家建议说:“为了爬得更好看,当您向前迈出左侧第十二条腿时,一定要注意右侧第十六条腿是怎样配合的。”蜈蚣居然采纳了这建议,并且开始注意这一“美学原则”,可是,这么一注意,这“百足之虫”,竟再也爬不好路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其自然,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它将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吊住它不放?

  面对此种情形,我们不妨让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而思想的负担也会随之而减轻许多。的确,顺其自然可以说是经历了万千风雨之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的峰回路转之后的空灵;也是一种幽幽暗暗、反反复复追问之后的无奈。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