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欲证无上菩萨 应先行布施

2020-07-18 10:34:30 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停留在世俗水平上的布施,为布施而布施,并不是佛家真正的布施。因为这种布施没有实相。

  禅宗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相会交谈不契的公案,就是围绕布施这个题目展开的。

  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泛海经广州至建业,会见粱武帝。梁武帝是当时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建寺造院,广赐度牒,剃度僧尼,并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赎回。他觉得自己为佛教做了广大的布施,所以,他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

  没想到达摩祖师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功德。

  梁武帝急了: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不是实相。

  梁武帝问:怎样才是功德?

  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由于与梁武帝相谈不契,于是,达摩祖师不辞而别,折苇渡江。

  达摩祖师认为梁武帝的布施没有实相,那么什么样的布施才具有实相呢?达摩祖师开示我们,“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布施,才是具实相的布施,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说得再通俗一点,布施是为了整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去“我执”、“有执”,为了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布施是外在的,布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内在的;布施只是修行人舍离诸有心、体证诸有空性的自然流露而已,即我们平时常说的“三轮体空”。

  布施中有一种是财布施,在佛法里面又把它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里,有许多捐赠眼角膜或捐赠内脏者,这是内财的一种。再者,我们以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布施。如果我们为别人工作不求报酬,就是义务的工作,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由此可知,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做布施,只是因为没有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萨道。假如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那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修六度,都在修菩萨法。

编辑:郭文婧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