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是如何成为一代女皇的又与佛教有着怎样的关系?(下)
武则天极有天赋,往往别出新思,她曾创造了18个汉字,选了一个"曌"字,为自己取名武曌,意思是说日月当空,普照天下。武则天又是一个情感细腻,感觉敏锐的女人,她写了一首《如意娘》的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表现了一个铁腕女人的似水柔情。这种女人思维活跃自然也很浪漫,甚至做出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来。那一日她心血来潮,把心爱的鹦哥儿,嫁给了她喜欢的那只猫儿,养在"洞房里"让它们恩爱,待召集百官们来观赏时,不想那馋嘴的猫儿,早把那只鹦哥儿吃了,这事着实叫大家笑话了一场。
五台山对武则天来说,好像有一种莫名的情结,也许是那一次内侍张行弘的五台山之行,五台山中台和梵仙山的阵阵异香,撩得她心意荡漾,那究竟是佛香还是花香?难道世上还有什么香,能超得过宫中的琼香吗?那些时日,女皇恋心恍惚,或许她梦魂萦绕的,是在追寻少女时的那么一种情愫?虽说身边有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但她自己毕竟春秋不再,难描少女时的那种情状了。又一日午间,女皇酒后醒来,云鬓微残,龙冠稍偏,想到多日以来,不就是因为异香之事,扰得人坐卧不安吗?朕身为菩萨天子,难道连这点小事还摆不平吗?想到这里,女皇便将内侍殷甄、万福传来,命他们即日赴清凉山采花,务要寻觅异香回来,这一年,正是长安二年(702)。
原来这五台山名花,在《古清凉传》上记载的有五种:日菊花、孝文十二院花、五凤花、百枝花、钵囊花。异草有:鸡足草、瞢薨草。药材有:黄芪、茯苓、木瓜、人参、长松、钟乳。《清凉山志》记载的名花除上述外,另有零苓香、鬼见愁、玉仙、天花。此外,异草增菩萨线,药材增黄芪、黄连、大黄、桔梗、芍药等21种。其实,上述名花也多是药草,药草也即是花,就比如天花,就是有名的台蘑。还有金莲花,色如赤金,状如初放小荷,是五台山特有的佛花,但又是清火润肺的茶饮。再比如零苓香,本是一种不起眼的小花,但也可治疗高血压和脚气。若论花香,它可是花中首屈一指的"香妃",平时小家碧玉般长在绿草间,像天上飘落下的点点雪粒儿,清纯冷香阵阵袭来,直想叫人与它亲近。待走近时,满心满肺的馥郁,醉得人情意缠绵。怪不得山里的女孩子们,常常把晒干的零苓香贴身装了,熏蒸悠悠的体香,惹得小伙子们心猿意马,魂不守舍。零苓香的香,或许就是张行弘闻到的异香。
再说殷甄、万福来到五台山,遍访名花,就在大花园寺(华严寺)前,古时仙人饵菊成道的梵仙山等处,采撷了大量鲜花,百品千名,统统运回长安,培植于御花园中。那天一早,女皇梳洗已毕,身着冕装,来到万象神宫御苑,当看到五台山花扶翠摇香,艳色乱目时,不禁大喜。早就看惯了大红大紫宫花的女皇,见到猫眼儿花跳着舞蹈,甚为希奇,走过去就拨弄了一会儿。接着,又走到几株鲜嫩欲滴的花前,见那花瓣儿缎子一般的轻柔,由着一根细细的长茎高高跳出,那腰肢儿又颤悠出许多风致来,顿生爱怜之心。殷甄、万福见了忙过来说:"这花叫佛钵花,由着四片大瓣儿围起来,看上去像僧人的金钵,故名佛钵花。"菩萨女皇听了,顿时喜得心花怒放,忙令殷甄、万福专植几盆,安放于大明宫中。
武则天此时兴致即来,她轻移细步,手凭栏杆,又转至麟德殿前,忽见一蓬奇怪植物,满身尖尖硬刺,密密的叶子如玻璃翡翠,便冋:"这是什么花?"殷甄说:"这花叫箭叶锦鸡儿,是避邪的吉祥物。初生出来嫩的时候,顶上是碎红花,杆也晶莹的透明,但要长壮了,筋骨就变得异常刚韧柔顽起来,折折不得,扯扯不断,手也近它不得,故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叫鬼见愁。"武则天听了,心中一动,想这花还颇似自家的脾性。看往昔里那些宫花,死气沉沉,俗不可耐唯有脂粉气息,那比得眼前山花,倒真有些灵气,野气,霸气,这等的激人新鲜。她又看到一些冷霜般杂在绿草间的小白花,素雅鲜洁,异常悦目,一股清香扑来,便不忍走开。这时殷甄忙过来说:"这就是圣上要寻得异香零苓香。"女皇听了,便俯下身来,探手摘了几朵,放在鼻前,顿时骨软筋酥,心儿迷醉起来,小时情爱过的人儿,便一齐在脑海中闪过。女皇思忖多时,想这零苓香,还有这等的妙用,不由感慨叹息一番,即命殷甄、万福,首选零苓香,再选金莲花、佛钵花、猫眼花、日菊、灯笼花、箭叶锦鸡儿等数种,一并安置寝宫早晚品赏。其时,五台山尼童丑丑,在山中得一宝玉,文成五色,表里晶莹,携至京都献于女皇,女皇自是欢喜不尽,不觉把玩了数旬,忽然想起命她置寺度尼,派人召之,不想丑丑已经仙逝,只好作罢。
那一日午后,女皇手把《清凉山文殊灵应记》正自观看,忽闻阵暗香飘来,不觉全身酥软无力,倒头便上御床,忽然来到一处地方。但见眼前翠霭浮空,云缠雾绕,五座高峰露出云端。继而五峰之顶,各出一佛,五佛频频向她招手,飘然游行山中。女皇紧追不舍,到得一处,却是山色苍翠,花木葱笼,一股清泉淙淙流下,忽见松柏掩映处,善财童子、于阗王迎面走来,说是领文殊菩萨之命,邀请金轮神圣皇帝相见。女皇穿林踱花,绕涧而过,见眼前一处玉阙琼宫,托居岩侧,文殊菩萨瑞相庄严,正趺坐在一块巨石上说法,天龙八部侍立石下,一万菩萨四面拱围。女皇一时心花怒放,正要上前躬身礼拜,忽觉一股异香袭来,身子酥酥的就扑倒在地。待爬起身来,却见是朱窗正红,宫花正开,怔怔的思忖了半天,方知是南柯一梦。女皇便叫人把《山图》拿来 细细审视,原来梦中所游地方,正是清凉山的清凉谷,还有文殊之床清凉石(曼殊床),想到和七佛师相会,心下感慨不已。又想自己今作女皇,昔乃菩萨,莫非是应到今日清凉山梦游了?既然和文殊大士有如此因缘,不如就在清凉山大开善教,兴建道场,教化万民,也不枉朕这个菩萨,在人世间应世走一遭了。
主意已定,女皇遂在长安二年(702),首选文殊圣迹清凉石,在原有佛堂基础上,命并州刺史组织工役,在五台山中大兴土木,重建清凉寺。寺院呈上、中、下三层格局,以下层为主体,中轴线上建五重大殿,五个院落,清凉石置于四院之中。中层依傍山坡,设四层大殿,三个院落。上层建在半坡之上,两层大殿,两个院落,为高僧禅修专用。整座寺院高下迭落,规模巨丽,真个是"星楼月殿,凭林跨谷,秀窟花堂,枕峰卧岭"。寺院建好后,赐额"大周镇国道场清凉寺”。第二年,即派译经大德德感法师(俗姓候,太原人,被女皇召至长安译经10余年,担任证义),代表皇帝去清凉寺检阅,举办开光法会,礼拜文殊大士。开光那日,清凉谷仙乐响亮,佛号喧哗,清凉寺门高悬"大周镇国道场"巨匾。但见众贤络绎而至,五台山并附近僧俗数千人,摩肩接踵,真个是幢幡林立,花雨缤纷。德感法师在法会上亲领僧众,讽诵《华严》,焚香顶礼,祝大周社稷万古长存,女皇万寿无疆。开光法会直延续了数天,僧俗人等无不赞叹,齐声感念武则天齐天功德。
开光法会结束后,仍有僧俗千余人恋恋不舍,纷纷要求登台礼拜。七月二十二日那天,德感法师协同千余人登上台顶,见天边满布五色彩云,空中显出一只巨大佛手,西边数位菩萨,身披缨络立在云头。又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紫金色身的比丘,左右各有一个执剑童子。其时梵乐顿时流亮山谷,远近异香阵阵袭来,登台顶的千余僧俗见文殊光临,一齐匍匐跪地,口中喃喃称念菩萨名号,自是祈祝不已。德感法师回京,将这一盛况回奏武则天,女天子听了大喜,遂封德感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享受五等爵位,二品待遇),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命他驻锡五台山清凉寺,为国行道。德感法师遂成了五台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僧统,五台山也成了全国佛教的首府。
其时,女皇又命人兴建了五台山的公主寺。本人原想亲旨五台怎奈日理万机,国务繁忙,难于脱身,便命御史大夫魏元忠等,雕造玉文殊像,送清凉寺供养。又命依照自己模样,精琢玉御容,人山礼拜菩萨。谁知这消息不径而走,长安僧尼嘈切不休,大家都说:"皇上日理万机,犹造玉身礼拜菩萨,我等岂能坐视佛堂!"一时间,倾国僧尼纷纷上表,要求护送女皇御容入山,女天子甚是欣慰,但她考虑到五台山地接戎狄,深怕惹出麻烦,少不了做一番工作,命大家就地修行,以后再作打算。这么一来,女皇御容几番辗转,就留在了太原崇福寺中。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