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是如何成为一代女皇的又与佛教有着怎样的关系?(上)

2020-01-17 14:44:04 来源:五台山故事

  

        说永淳二年(683),高宗出封嵩山,忽觉头昏目眩,返回东都,即于不久辞世。李显、李旦虽然轮流作了几天皇帝,但他们心里明白,母后争风吃醋,竞将韩国(武后姊)魏国(韩国夫人女)二夫人害死。哥哥太子弘疏远母后,也被暗中致死。母后篡权之心便已昭然,故而内心恐惧无以言表,那还敢有半点忤逆母后之处?故朝政大权始终在武则天的把持之下。

  此时,武则天改易李唐天下的欲望更加强烈,垂拱四年(688),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伪造了一块瑞石,上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武则天便称此为天授圣图,遂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由于她一向对佛教多有照应,沙门们对这位佛门出来的国母心存感激便纷纷为她登基制造舆论。永昌元年(689),有薛怀义等9位僧人赶忙伪撰了一部《大云经》,经文中说:武则天是弥勒佛降世,为大唐阎浮提(人世间)主。此经还说:有一名净光天女,乃菩萨化现的女身,佛预言她授记当国王,天下人要奉此女继王嗣等,分明是为武后抢班夺权,鸣锣开道,想把这位国母尽快扶上皇帝宝座。《大云经》出笼后,武媚如获至宝,她盼望等待了多少年,终于在佛门中找到了希望。随之而来的是,朝中一些官员和市井游民约900人,由个叫傅游艺的人带领联名上表,请武后正式登基。三天之后,又有远近百姓、四夷酋长、佛教沙门,总共6万多人,再次上表请武后登基,可谓声势浩大,来势迅猛。可怜睿宗李旦,只好躬身请出母亲,武则天于是正式登上大宝,改唐为周,大赦天下,破天荒地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摧毁了中国封建社会套在女姓身上的千年枷锁。正所谓男人要做的,女人也要做,所以武则天上台后,虽然没有三宫六院,但也弄了许多面首,私生活过得也还舒心畅意。平心而论,武则天是一个很能干的政治家她重视人才亲劝农桑,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政绩突出,对唐朝兴盛做出的贡献,不可抹煞。登基时数万人上表,尽管说不能没有一些隐秘的因素,但朝野百姓对她的承认和肯定,也一定不假。

  武则天因奉佛而登基,自然不能亏待佛家。她对在武周革命中立了首功的9个和尚,皆封为县公,并赏赐紫衣(开创了历史上对僧人赏紫的先河)。即位的天授元年(690),即命天下各州,在三个月内建造大云寺。第二年,又出台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下诏将佛教正式置于道教之上,僧尼安排在道士女冠之前,按她的话说是:我女皇欲以释家教化天下,释门自然也要居上。

  印度僧人菩提流志,是在公元683年由高宗和武后迎入长安的,这位僧人也很感激女皇隆恩。他在长寿二年(693),也快马加鞭译出了一本《宝雨经》,在经中特意加了一段话说:东方日月光天子,乘五色云来到佛所,佛说他日后在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以菩萨现身为女王,以佛法教化众生。这段经文说得更为明白,点明了武则天是菩萨转世下凡,为武周政权提供了强力的精神支撑,因此武则天便干脆自封为金轮圣神皇帝,遂以菩萨应世君临天下。

  武则天既然是菩萨现世,就要广交僧人,甚至大力起用佛门释子参与政事。以至在武周之时,公私田宅,多为僧人占有,大内朝廷,僧人随便出入,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薛怀义了。薛怀义原名冯小宝,不过是洛阳街头的一个市井无赖凭着英俊的相貌和结实的体魄,结识了高祖李渊第十八女千金公主,公主玩腻后,又把他献给了武则天,暗里充为后宫"嫔妃"。为了遮人耳目,武则天将他削发剃度,以太平公主驸马薛诏叔父的名义,改为薛姓。这样,薛怀义既为女皇男妾(名义上为白马寺主),又为行军大总管(曾数次任命北伐突厥,无功而返),气焰自是非常器张。一次,被宰相苏良嗣打了个半死,向武则天告下了枕头状。女皇看见心爱的人儿遍体伤痕,内心的恨劲儿没处使,只好抚摸着他脸上的伤痕软语温存地说:"我的爱呀,你这是真傻呀,你就不知道南衙是宰辅的重地吗?那些半老头子是连我也怕他们三分呐你怎可张狂轻视呢?今后你要进宫见我时悄悄的从北门溜进来不就行了吗?"

  武则天处理的另一桩佛教事务是,诏请神秀和慧能。这两人原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当时弘忍欲觅传法弟子,命他们各作一偈送来,神秀写了一偈是:"身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作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有的典籍中是"佛性常清净",表明佛性常存),何处染尘埃?"弘忍认为慧能的偈明见佛性,故将衣钵传于慧能(后来慧能南下,成为顿悟一派,神秀北上,成为渐悟一派)。且说其时神秀名被北方,武则天于久视元年(700),将90多岁的神秀迎至京师,在太殿亲自行了跪礼,常常向他咨询佛法,供养十分优厚。但她后来听说慧能更为有名,又遣使诏请慧能到京,慧能假托身体不适,只将五祖所传袈裟奉于朝廷。贵为天子的女皇没有难为慧能,她对着慧能送来的法衣,屈尊虔诚礼拜了一番,便派人送给慧能许多供养,体现了她作为菩萨应世之身的宽阔胸怀。

  武则天以释门发迹,认为既然做女皇是佛的旨意,因此她这个 弥勒下世的金轮圣神皇帝,自然要关注一下教化天下众生的事了便开始为许多新译的佛经作序。当她听说《华严经》非常有名,在大的范围里更有助于她的统治,因此相当重视,立即派人到于阗取回梵文经本,命实叉难陀(于阗僧人)和菩提流志进行翻译。四年后译出八十卷《华严经》后,她即为这部经典作序,说此经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

  其时,华严宗的开创者法藏,也把功劳记在武则天名下,说华严宗实由武周革命而创,法藏因此被召进宫中,大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奥义。原来,早在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去世时,武则天就把自家的旧宅,施舍作了太原寺,法藏即为武则天的家庙和尚,住持太原寺。由于这一层关系,法藏自然竭力拥戴武则天,曾在她当皇后时就吹捧她是女主。

  法藏早年,曾师从华严初祖杜顺的弟子智俨,钻研《华严经》有30年,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武则天要利用《华严经》,就常请法藏给她讲解。那一次,法藏受召在东都佛授记寺讲《华严经》,忽逢地震,在座者惊恐不已,法藏灵机一动说,这是讲《华严经》产生的灵瑞感应,"有圣人在位,天下太平",竭力为女皇涂脂抹粉。法藏为女皇服务,也为了他的宗教追求,所以在给武则天讲授时,确也费了一些心思。一次他在长生殿,为女皇讲《华严经》十重玄门"时,在八个方位各置了一面镜子,中间点燃一支蜡烛,照亮佛像,于是镜中之像,重重交映,不可穷尽,武则天便顿然明白了刹海无尽的含义。但他见女皇对"十玄"佛教术语仍不甚了然,又指着殿角的金狮子说:"陛下看狮子时,只见狮子不见金,看金时,只见金不见狮子。"又说:"一一毛头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头狮子同时顿入一毛中毛中皆有无边狮子,如此重重无尽。"法藏所讲,意思是说于宙万法,由一真法界而来,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缘起无尽。法藏通过讲解,使武则天领悟到,一切事物(由因缘而暂时)存在的合理性,佛法看待对立矛盾(大小、善恶、美丑、贫富等)的超越性。这么一来,尘染中有佛地,存在的即合理的,也就肯定了武周改易李唐的合理性,女皇治理佛地净土的合理性,这就为武周统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武则天便把《华严经》作为她治天下的重武器隆重推出,又封法藏为贤首菩萨(故华严宗也称贤首宗》。

  由于《华严经》备受女皇推崇,甚至把它作为选拔官吏的一条政策标准,当时国家时兴搜罗英彦",就多从僧人中选拔(五台山中的雁门信土辟闾崇义,就曾被选入。后因他自愿为僧,才敕许出家)。因此,时间文人士子纷纷钻研佛经,专心念佛"蔚然成风。需要同时指出的是,《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圣典,也是五台山的开山圣典(北魏时五台山就形成了华严学的雏形),因此武则天在龙朔二年,根据《华严经》中文殊在清凉山讲经的说法,把五台山改为了清凉山,并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以后,她又大力推广《华严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五台山华严圣地的形成,也大大促进了文殊信仰的进一步推广。正是:

  智镜常圆,照一万菩萨扎驻清凉胜境;

  德化普被,散三千金丹疗治烦恼众生。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