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探考,乾隆六次来五台山是因何而来?
却说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二月,乾隆皇帝六次朝台。其时,他以强劲的武力,已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服廓尔喀的战争,也即将取得胜利。他认为国势强盛,海内殷富,开始陶醉在了他设计的"十大武功"、"十全老人"的完美辉煌之中。或许就是为了完美,乾隆皇帝在他80多岁的高龄,最后一次来山拜佛。他认为这"六"是一个吉祥数,他已六下江南,也要六次朝台,做成这一次完美。这次朝山,他在菩萨顶写下了一首诗,就体现了他设计的这种完美,追求的这种圆满:
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
不期再至却常住,既曰言归底幻来。
大士如如据莲座,金容永永镇华垓。
梵宗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讵辩才。
乾隆皇帝在诗中流露的,就是期望他这个文殊化身的皇帝"永镇华垓",他创作的盛世江山万古长存。之前,他曾很不情愿地设计他60年后归政,故而此时他的满眼满脑中,关心的就是他这个大皇帝经营一生的圆满了。他最后一次探望文殊菩萨,祈求福荫,就是为了圆好这个美梦。此时的乾隆皇帝,正沉醉在这个美梦之中不能自拔,好大喜功,骄傲、糜腐和封闭,使他对外界的声音听不见也听不进去了,这也正是他的悲哀之处。也就是在这一年,英王派来了700余人的使节团,陶醉在盛世辉煌之中的乾隆,夜郎自大,骄傲自满,断然拒绝了同他们商谈的要求,打发这些外夷人无功而返。可以后又做了三年太上皇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由于他紧闭国门,把当时先进的西方文明拒之门外,失去了一次学习外部世界的机会,为大清朝种下了折之不去的祸患。
乾隆皇帝知识渊博,文化根底深厚,诗书、画样样皆通,是一个文采风流的雅皇帝。他一生创作诗歌10余万首,据说是世界第一高产诗人,仅在前四次朝台,就做诗87首。乾隆的绘画也还不差,作品有百余件,菩萨顶的菩提树叶画(如今保存在显通寺),据说就是他在雍和宫中所作。乾隆的书法端庄洒脱,丰润流畅,虽略逊骨力气魄,但才情个性俊逸不凡。他六次朝台,每到一处,每每附庸风雅,做诗题匾,在五台山留下了大量的碑文匾额。在这最后一次朝台,他再次到塔院寺中,观摩寺中的两名塔,当他走到文殊发塔(传说 文殊化贫女施金发而建)处时,塔已火焚三年,遂感而作了诗匾:
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
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这首诗禅味浓重,可看出乾隆皇帝较深的佛学修养。这位喜好游览的皇帝,对五台山的一些灵迹奇象,更爱刨根寻底,往往亲自实地考察,希求揭示出一些秘密。他曾几次到清凉寺,对巨石下部有一个支点的清凉灵石,亲自考察验证。并做诗数首,写下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现了他的求实精神。81岁的乾隆皇帝,就在这最后一次朝台中,依然兴致勃发,再游清凉寺。特别是他对《清凉山志》中记载的明月池("昔人晦夜,见皎月澄池"),产生了好奇,这就是人们传颂的白日或阴晦的夜晚,有缘人可看到池中的明月。在大家的陪同下,他饶有兴味地登上了明月池,并且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大概他终于没有看到池中的明月,因此写下了如下诗句:
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一泓碗大隐石罅,日间那乃啥水轮。
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
这次朝台回京,乾隆皇帝还紧接着办了一件大事,就是趁抗击廓尔喀(人侵西藏)胜利之机,在这一年的八月制作了两个金瓶,一个存于西藏的大昭寺,一个存于雍和宫。规定西藏大活佛转世时必须将寻访到的"灵童",用满、汉、藏三体文字写在象牙签上,置放于金瓶之中。然后由驻藏大臣、理藩院尚书分别监督掣定,这就是乾隆"发明"的有名的"金瓶掣签"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有效地防止了蒙藏贵族,对大活佛转世灵童的人为操纵,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藏地的控制。
平心而论,乾隆为了落实他"兴黄教、安蒙古、安西藏"的政策,维护他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还果真翻出些新花样儿来。他除利用联姻、封爵、赏赐以及带有政治色彩的木兰秋狝等办法,联络民族感情外,在处理西藏、蒙古的关系上,采取尊重藏传佛教上层高僧的策略。他热情接待了六世班禅,给予了很高的礼遇。特别是树立了章嘉国师佛教领袖的地位。与此同时,他不仅在皇宫内建设了以中正殿为中心的佛教活动场所,命章嘉国师在京建了九大寺庙而且将雍亲王府改建为喇嘛庙,使之成为蒙藏上层喇嘛及蒙古王公贵族拜佛的地方,用宗教的形式,加强了与蒙藏间的友善交往。他六朝五台山,大兴黄教,恩泽遍洒佛国。他在五台山优礼黄庙喇嘛,赏赐寺院僧人钱财珍物,还在台麓寺设立了大喇嘛一员,格隆班第25名,开辟了又一处喇嘛的驻地。使五台山在原来后藏班禅一支黄教(管理的寺庙有21座)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前藏达赖喇嘛一支黄教(管理的寺庙有6座)的庞大阵营,将五台山的黄教推向了一个高峰。此外,他在五台山大修寺庙,修葺了台顶五寺、菩萨顶、显通、殊像、罗喉、广宗、寿宁、碧山、涌泉、栖贤、镇海、白云等一批寺庙。特别是将菩萨顶、镇海寺、台麓寺等,进一步建设成了团结少数民族的重要活动场所,将五台山也打造成了像河北避暑山庄"外八庙"一样的佛教基地。以达到他"兴黄安边”的目的,从而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又一次繁荣。使五台山在有清一朝,出现了"内外蒙古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城贡献者不绝于道的兴旺景象。
乾隆皇帝六次朝台,也留下了不少奇闻轶事。相传,他陪母亲第三次朝台,在白云寺"打尖",当他在净手之后正准备焚香拜佛时,跟前的一个内侍 说:"今世佛不拜过去佛"。这一马屁拍得皇帝浑身舒服,常以文殊自居的乾隆,便打算定一条天子不向佛菩萨礼拜的规矩。但他转念一想,曾祖父、祖父一生四处拜佛,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耳提面命,行为处事,事事绳武康熙,此时他认为若听太监的话办,肯定会贻误国家,因此回京后便严惩了那个太监。虽说这是一则轶闻,但也折射出了当时的情况。乾隆皇帝鉴于明代宦官弄权的教训,对宦官的管理和限制相当严格,有一个太监说话事涉朝政,被他立即处死,他还对一个贴身的太监,直呼其号为"太赵高",自然深含了示警之意。
乾隆皇帝朝台,寻胜笑昔,游山玩水,欣赏五台山美景,可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他在五台山行走中,对"青翠扑入眉宇"的黛螺顶,非常上心,曾三次上黛螺顶,并作《跋马》等诗三首,还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这故事说,弘历屡欲登台朝拜五顶,终因风大寒冷未能如愿,那次他将黛螺顶住持青云叫到行官说:"五年后我要来朝台,既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你替我把这件事办好。"皇帝走后,青云为此事绞尽脑汁,眼看朝台日期逼近,还是想不出办法来。这时,寺中一个沙弥,因偷吃供品犯戒。青云没有处罚他,却让他在三日内想出一个既不登台,又能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来。乖巧的小沙弥,终于想出个将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东台聪明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并合塑在正殿的办法。这样,登上黛螺顶,到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在五个台顶朝拜了五方文殊。于是,乾隆皇帝在第五次朝山1786)时,顺利地在黛螺顶的五方文殊殿进行了朝拜,实现了他久久渴盼的夙愿。他身临佳境,诗情涌动,还以《登黛螺顶》为题,写下了如下诗句: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像,闭黎疑未识真宗。
黛螺顶的"小朝台",据说就因乾隆皇帝朝拜而流传下来,相沿至今,成为习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他在写上述诗时曾作注说"夫菩萨言一亦可,言百千万亿亦可,岂拘五台五像乎?未始考自何时?"显然,乾隆皇帝为显示自己精通佛法,对五台山的五方文殊之说,似乎还提出了一点疑义。但若照此推论下去,佛教中的五方五佛,澄观的"五髻五智",八思巴的"五部五座(五佛之座)",恐怕也就不成其说了。这个批评别人不懂"不二法门"的皇帝,在这里也似乎有点落到绝对的一边了。此外,他还在这首诗的注中同时指出,他此次上黛螺顶朝拜,只是"随喜"而已,意味了他不是刻意朝拜五方文殊。但因皇帝在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从而留下了"小朝台"的习俗,并产生了传说故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乾隆皇帝在五台山,若仅仅是为了游玩,指手划脚倒也罢了,就如他的"岂能向片石(指清凉石),执著论诚感"。问题是这位常以文殊化身自居的圣主,在五台山往往矜才使气居高临下,自视清高,由着心性满口乱说。他说五台山的"阔梨"们不识真宗,还说是些"粥饭罐"(阁梨粥饭罐),不足以与之谈论佛教义理(奚足语以斯),是一些枉占福地(可惜占福地)的饭桶,言词尖刻,简直是在辱骂。既然自视为菩萨化身,却是这般对待"三宝"子弟,于情于理,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他的为人治国了。中期以后的乾隆,骄傲自满,奢侈放纵,夜郎自大,意气扬扬,全没有祖父康熙的那种宽容大度,谨言慎行的样子。故而在五台山,在实施"怀柔蒙藏"的重大战略中,竟然由着性子,不加收敛,自骄放纵。他在五台山透露出的这些人性弱点,也与他的帝王江山走向腐败、种下祸根不无联系。
乾隆效仿祖父朝山,前两次宿于菩萨顶,表明他初时尚能"随常顿宿"。后来虽然建了行宫,还在台麓寺行宫设立了奏事殿,早晚披阅,表明他初时确能勤勉为政,励精图治。他在朝台所作的诗中还不止一次地提到祖父,如"川名射虎仰威棱,重过碑亭心肃穆","西来圣迹仰依前,射虎当年圣留迹",还有"川经射虎仰威棱","几度经川翘圣武"句等,无一不是抒发他对祖父康熙的怀恋之情、追慕之情。他一生以圣祖为范,文治武功,紧追不舍,治国安邦颇有建树。特别在前期,为政清廉,事必躬亲,体恤民意,故而天下升平,遂把"康乾盛世"推向高峰。但到中后期时,吏治渐渐松弛奢华放纵,靡费无度,六次朝台,从中也可约略窥到这种迹象。
同南巡一样,乾隆朝台,沿路大建行宫(除前所述外,他在第五和第六次朝山又增建了大教场、法华村、东北溪三处行宫),一次比一次气派,一次比一次豪华,共建行宫21座。其中最大的三座是真定府行宫,南台下行宫(白云寺),台怀行宫。五台境内最大的三座是:台麓寺、白云寺、台怀行宫。台麓和台怀行宫,为山西巡抚鄂弼在乾隆二十六年前,于菩萨顶侧建盖行宫,并台麓寺旁添设坐起数楹"。乾隆皇帝在诗中说:"五台梵宇如丛林,第一琳官即台麓"“台怀每幸必于春,恒驻斯堂有宿因”。乾隆第三次朝台时,就同母后宿于台怀行宫。他对行宫中的《清凝斋》,作诗赞道:"寝室曰清凝,旧斋居以仍。"可见他对台怀行宫非常惬意:"精蓝雅可望,后苑底须增。凝碧亦曲沼,清寒自迥陵。"说明行宫中不仅有清凝斋,而且有可供赏玩的后苑、曲沼等处建筑。台怀行宫就在五爷庙前(即今皇城公园),俗称皇城。清末原平人李相之在他的《五台山游记》中说:"皇城的大门名叫'五朝门',上书'皇城'二字,门外有汉白玉石牌楼三楹,汉白玉石狮一对,御路、御桥等等,门内"有东西朝房各九间,是旧日皇上上山时,随从文武官员,朝见候旨的地方。再往里走,即五大殿,曰中和殿、曰保和殿、曰太和殿,东西两边又有文华殿、武英殿,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门东北方面,又有养鱼池、看花楼,西北方是台榭煤山。"可见当年的皇城精美华丽,浩大气派。据有关资料说,仅五台境内的三座行宫,就耗费白银十二万两。乾隆在第五次朝台(1786)时,赏银八万两,作为补贴行宫搭建桥梁、道路之费。在第六次朝台时,上山又赏银二万两,作为维修行宫庙宇之用。推而广之,朝台路上的这20多座行宫,又该耗费多少银子?面对这么巨大的大额挥霍,乾隆究竞是怎么看的呢?
乾隆皇帝曾在诗中说:"信弗民劳力,微嫌吏逞能","事关恤民力,省役修除罢",说明他有时也想到体恤民力,想到老百姓。所胃"寸心恒在万民间","由来圣有百灵凭"。他还做诗扪心自问:何来寺侧构行宫,一宿之居过华整"是不是有点太奢华浪费了呢?但可惜的是,他的这种自省和矛盾心理,只是表现在一时的冲动,仅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事实是,这位帝王之家的贵公子,并没有打算去真正拒绝奢华,也终久没能像祖父康熙那样,在台麓寺当即终止了"万寿亭"的修建,晚年拒绝官员的"七旬贺礼"。这就是乾隆,一个在晚年重用和珅,把他父亲累死累活整下去的腐败再次复活的乾隆。这个看上去并不迷信佛教的乾隆,还把他葬身的裕陵装饰成了一个佛国世界。地宫内壁雕有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方佛,墙上布满了七珍、八宝、五欲图案,还刻满了梵文经咒。表明他死后也不忘为自己祈求冥福。
清朝在乾隆以后逐渐衰败下来,但乾隆的儿子嘉庆,认为五台山是"神京之右臂",还是硬着头皮学着父亲的样子,来五台山朝礼了一次。这位铲除和珅露了一手的帝王,以后也没见他办成什么事,但在朝台时却整整准备了一年,修葺了五台山的寺庙和道路在五台山也着意铺派张扬了那么一回。他同蒙古藩王在五台山逗留了七、八天,依次瞻礼了涌泉寺、台麓寺、白云寺、殊像寺、菩萨顶。在菩萨顶,受到了噶尔丹锡呼图克图、四世章嘉呼图克图两位国师和五百梵僧的跪迎,后又登上了黛螺顶,游览了金刚窟、普乐院、罗喉寺、显通寺、塔院寺、寿宁寺、玉华池。他没有登上台顶,却在黛螺顶远眺了五顶风光,写下了《五台赞碑文》,表达了他"佛法王道,原无异同"的思想。最后,他也拨给行宫二万两白银,接着就起身回京,给清帝的朝台划上了一个不声不响的句号。原来清朝有个规定,凡子孙有失国家寸土者,不得在宗庙立碑。从嘉庆开始以后的诸帝,面临局势更加艰难,列强人侵,内忧外患,左右抵挡招架不过,把国家弄得一塌糊涂。因此,他们连宗庙也没有资格进去了,也就更没有面目朝礼五台山了。使人痛惜的是,还最终由此,导致在台麓寺中演出了一出滑稽的丑剧。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支侵略军的魔爪伸到了台麓寺东侧的涌泉寺,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委派京师守将马金叙、代州潘道台、台麓寺的二喇嘛依什捧磋,同德军提帅磨什拉(八国联车头目之一),在台麓寺进行了谈判,签订了屈辱的议和条约。大清朝委托个喇嘛周旋期间,为其擦屁股,这恐怕是康、乾两帝做梦也想不到的事。这样,在五台山的佛寺中,就记下了祖国的一次耻辱。又过了30多年,聂荣臻等老一靠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卓著史册的游击战争,才洗刷了台麓寺留下的污渍。
这里只说清末铁石心肠女人慈禧,她在垂帘听政之余,不仅烧香拜佛,参禅打坐,还抄写佛经。据说她还请五台山佛光寺僧人崑峰(时在京设坛讲经),人宫为她讲经,可谓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因此有了那个神圣的名号“老佛爷”。慈禧太后认为自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的化身,故而自扮观音,叫内监李莲英扮善才,李姊扮龙女,照了几张慈眉善眼的观音照。相传那一天,慈禧太后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一个大臣说:“听说五台山南山寺,有个叫普济的和尚,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人称他是弥勒转世故参禅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太后何不召他来,保你和大清江山寿比'南山”。慈禧太后听了大喜,立即召普济进京。
普济和尚俗名李德胜,嘉庆九年(1805),生于河北省晋县庞庄村一户殷实农家,父亲李韶之从小就将他送进学堂。同治元年(1862),投笔从戎,屡建战功,被清廷钦命"河南抚提部院",”会办宁夏防剿事务","广东陆路提督”等。李德胜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厌恶官场斗争,渐渐无意于功名。遂于同治十二年(1873)请假回乡,借伺奉双亲之机,离开军营(再未归队)。光绪元年,李德胜25岁时,来到五台山,投到南山寺圣福禅师门下,取法名普济。光绪七年(18),到北京法源寺,由静函寿公授了具足戒。光绪九年(1883),担任了南山寺住持。第二年,便举行了为期108天的《大藏经》尊经礼拜大法会,并亲自登坛说法,提出了普心度众,慈悲为本,方便为妙,修道为善”的宗旨,其时弟子已逾200名,信众达万人。
且说普济初到南山寺,刻苦修习禅功,就是不能趣入。那一天他游走至清水河畔,见到一座古庙,不知何年所建,只剩了残垣断壁中的一尊古佛。就是这尊古佛,也由于风吹雨淋,面目模糊,难以辨别。普济和尚便动了恻隐之心,他走进瓦砾堆中,清除了周围的杂草,跪在古佛的面前说:"古佛,古佛,你叫我成佛,我来修你古佛。"话音未落,却听得有人答话说:"普济,普济,你快来修我金身,我就度你成佛。"普济觉得奇怪,便举目向四下里观望,却是空空旷野,没有半个人影。心想,一准是古佛显灵,度我成佛,一时心中欢喜,便对着古佛三叩三拜,许下大愿。自此,普济每次坐静,便能进入禅观,了知身外之事。且打坐念佛,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故民间相传他是弥勒转世。普济和尚得道后,名震四方,仅两年功夫,就化了七万两白银,后来(民国元年)重建了古佛寺。
再说光绪十五年(1890)春,普济和尚到京觐见慈禧,慈禧问他:"听说你是弥勒转世,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是吗?"普济和尚点点头说:"贫僧托老佛爷洪福,坚持禅静双 修,故能打坐禅静,七七四十九天,不吃不喝。"慈禧听了,颇为惊讶,为了检验真假,便将普济锁于一室,命他闭关打坐。那一天,慈禧在众多侍从簇拥下,打开坐静室,普济从定中出来说:"阿弥陀佛,贫僧拜见太后。"慈禧见普济和尚一坐四十九天,水米未沾,却是心宽体胖,容光焕发,活脱脱的一个弥勒和尚,不由心中一喜,脱口就说:"你可是真如自在!"说着,就命人把普济搀扶起来,然后写了"真如自在"四字,赐给普济和尚。接着,钦命他为"六品蓝翎守备普济禅师",普济和尚遂成为一代名僧。
普济和尚自得慈禧太后"真如自在"墨宝,回到五台山后,在寺中勒石造匾,大量拓印。或赠送居士善众,或在街市出售,流传全国。普济和尚也因此名声大震,皈依的弟子信众络绎不绝。他又借此外出,广行募化,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信众,见普济和尚到来,常常夹道欢迎,因此布施了大量钱财。他不仅将南山的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重新修建,合为一寺,建成了五台山首屈一指的大寺,而且,在五台山又兴建寺庙十余处,使南山一宗遍及全山。正是:
龙得水泽添意气,虎逢深山长威风。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