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探考,今天给你讲讲五台山僧人抗金的故事

2020-01-15 08:52:13 来源:五台山故事

  

        话说宋朝几任皇帝面对强敌,不是退让讲和,就是重金赔偿,朝野内外阴云笼罩。到神宗赵顼时,居然敢于站出来和入侵者对抗。他任用王安石变法图新,志在出击西夏、辽国,安定宋朝社稷还打了两次胜仗,可说挽回了宋朝的一点颜面。可惜的是,这个王朝一百多年来的积弊,和衰微的武力,最终拉了他的后腿。又一次出击西夏的败绩,彻底葬送了他志图复兴的雄心,于是大哭一场,便在第二年死去。接下来的,就是那个会画画的皇帝赵佶,赵佶画画得不错,可作皇帝不行,不务正业,想入非非,还贪图些享乐,这种人当然不会考虑到,北方会有一个女真族在悄然崛起。

  在我国北方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女真族,唐末五代契丹崛起后,女真族遂受其控制。公元10世纪时完颜部逐渐统一起来,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时,女真和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并一举攻克辽朝军事重镇黄龙府。以后,金朝先是和宋朝联合,灭了辽国,接着就倒戈攻宋。宣和七年(1125),金兵分两路军攻宋,正在凝神画画的赵佶,听到消息心惊肉跳,忙叫童贯取来黄龙袍,披在儿子赵桓身上,自己准备逃跑。但没想到赵桓一见龙袍,霎时吓得没了血色,继而大哭起来,双腿一软就跪在地上,说什么也拒不接受。赵佶于是说服:"你不接受就是不孝。"赵桓则抬起泪眼反驳说:"儿子要是接受了,才是真正的不孝。"这一对宝贝父子,都不想作亡国之君,说的也都是真心话。最后,还是童贯等众人,七手八脚将龙袍套在赵桓身上,将他抱上龙座,但此时的赵桓已昏蹶过去。

  赵佶逃走后,赵桓也要逃离,被李纲勉强设法劝住,要他号令抗金。赵桓初时还表现不错,远离贪欲,有时彻夜办公,还能和军民同甘苦,感动了多少人为国而死。但他本是一个毫无思想主见的糊涂虫,一心幻想以求和换来平稳,又将李纲罢任,加上宋朝体制上的一盘散沙,这就注定了实力强于金十倍的泱泱大国,最终失败的命运。靖康元年,金兵再度攻克汴京,百姓哭声四野相闻,赵桓对金人惟命是从,甚至把自己的妃嫔主动送去,至使妃嫔、女尼等不甘受辱,投水跳河。最后,金人还是捉拿了赵佶、赵桓,并皇后、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3000人北去,北宋由此灭亡。这是历史上一段让人伤心的历史,它曾激起了多少热血男儿慷慨悲歌,岳飞写的一首《满江红》是: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驾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映照出丑陋,也能折射出光彩。就在金兵大举南下,西路军主将粘罕由大同进攻太原时,太原等地的军民奋起反抗,击退了金军的一次次进攻。粘罕只能在离城较远的地方(箭、炮射击不到之处),高筑堡垒,企图困死城内军民。然而太原人民在王禀的领导下,拼死相搏,宁死不屈,他们在弹尽粮绝的境遇下,吃草根,啃树皮,以石头棍棒打击敌人,连皇帝下来割地诏令也不理采。

  太原被围,金兵大举进攻忻、代二州,战火烧到了五台山一带,为了保卫国土,捍卫五台山道场,五台山的僧人也从彼岸世界走了出来,在真宝的带领下,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真宝俗姓庞,雁门代州人,为五台山僧正(传为五郎徒弟)。金兵入侵,他继承五郎遗志,组织山中僧人,日夜操练五郎棍和梨花枪(五台山僧人武功位居第三,少林第一),迅速组织起一支僧兵,协助守卫代州,投入了抗金斗争。不料代州知州刘騊卖关投降,真宝被迫返山继续抗敌。其时,解救太原的爱国统制武汉英,因仅有三千兵力,便去真定府,联合拥有五万兵力的宣抚使刘纬。刘纬胆小如鼠,按兵观察风向,武汉英说不动刘纬,便来五台山联络真宝,共期偷袭金军,真宝立即领本山僧兵,同武汉英一起开赴代州。6月6日,当他们走到繁峙砂河附近时,不期和金军相遇,双方恶战一昼夜。由于众寡悬殊武汉英突围到平定瑜珈寨后,被刘纬部从寨上滚下擂木砸死,真宝则在博斗中力尽被俘,寺院尽被焚毁。在禁押期间,真宝非常平静,认为涅槃之日已经到来,罕粘派投降知州刘騊劝降真宝,真宝怒斥刘騊,视死如归,口出抗词说:"吾既许宋皇,亦是死也,为佛弟子,岂当为妄言!"于是面对利刀,坦然一笑,毅然引颈受戳,以大义凛然的风范,完成了他的涅槃,故有诗云:

  乾坤到此谁堪并,真宝功业与天齐。

  作为一个僧人,真宝在国难当头,没有避风于彼岸世界,而是以慷慨之躯,托付于现实的世间,他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忠君爱国的血液。它再一次表明,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样,真宝就以一个释家弟子的身份,为世间留下了一个震动人心的法音。也就是这一声法音,激起了五台山地区前赴后继的抗金斗争。宣和七年腊月,忻、代二州失守,太原城一位名叫杨可发的抗金勇将,到繁峙县联络了当地的三位豪杰,以五台山北麓的岩山寺(当时为天延村灵岩寺)为据点,在此招兵买马,结集了义军两万多人,以五台山僧人吕善诺、杜太师为先锋,率义军在繁峙县东10里的铁家岭,和金兵鏖战一天。战斗非常惨烈,双方伤亡"暴骨郊原",百姓"磋泪垂谈"杨可发后来率残部至五台山稍作休整,准备转移盂县,不想又路遇粘罕大军,激战中的杨可发力尽受伤,最后以枪自刺其腹,为国捐躯。他和五台山僧众,又谱写出曲气贯长空的浩歌!

  真宝、杨可发等壮烈牺牲了,但他们抗金的大本营岩山寺还在。奇怪的是,对这个当年抗金的"敌前指挥所",金朝的帝王们倒是很感兴趣,一再把它涂抹的艳彩纷呈,最终成为了"国保"文物单位。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座寺庙呢?这还得从源头上说起。

  原来,女真族早先崇信一种萨满教,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丽(朝鲜)、渤海国(黑龙江省)的佛教,渐渐传人了女真境内。金朝占领汴京后,中原佛教也进一步向女真族渗透。到金太宗完颜晟时,南下攻宋没有达到目的,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他看到连年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经济,金朝已无力亡宋,改革和调整已成为重心。同时他认为,佛教是怀柔汉人,维护统治的一大良方,开始把奉佛活动提上了重要仪事日程他本人首先皈依佛教,大搞设斋供僧,天会二年(1124),在山西应县建了净土寺。天会六年,又扩建了大同普恩寺。天会十五年(1137)在五台山的佛光寺,兴建了有名的大文殊殿和天王殿(其中方广七间的文殊殿,不仅是迄今保存的最大金建配殿,而且由于它采用了特殊的减柱法,和世界上最早近似人字柁架的构作,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弥足珍贵的典范)。接下来的金熙宗完颜亶,也是一个被汉文化征服者,他尊孔读经,继续采取和睦怀柔政策,敬儒祟佛更甚,度僧、建寺、赐田、布施,其时望族贵戚,舍男女为僧尼一时成为时尚。天眷三年(1140),他在大同重修了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又在朔州兴建了崇福寺的弥陀大殿(此殿与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的延庆寺金建大殿如出一范,故专家推测延庆寺大殿为同时期的产物)。可以说这时候的金朝统治者们,已经由武力征服转向了文化怀柔,岩山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金朝的第四任皇帝完颜亮进行了重建。

  完颜亮勤于政事,穷兵黩武,既是一个强悍的开拓型君主,又是一个十足的暴淫之徒,因此说他真心奉佛,其诚意大可怀疑。他之所以对岩山寺进行大规模重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掩盖过去那一段血腥的历史。原来雄心勃发城府很深的完颜亮,根本动机就是想占领中原,那么,柔服汉人,消除民众对立情绪,抚慰五台山僧众,让人们服服帖帖,就是他建寺的初衷了。权力欲极强的完颜亮篡位时,杀尽了宗室子弟,又在朝中实行个人独裁,引起了众多女真贵族的反对。所以他在兴建岩山寺时,打出了效"太宗为经阵所立寺"的招牌,目的就是想收买人心,特别是让女真贵族子弟为他占领中原卖命。因此,完颜亮在兴建岩山寺时,也着实费了一番苦心,不仅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还早早物色好了宫廷画师,让御前画师王逵在寺中作水陆画。然而,历史却和这位帝王开了个玩笑,岩山寺还没来得及帮他的忙,这位帝王就完蛋了。那是在正隆六年(1161)的六月,他刚刚迁都汴京,就急忙组织兵力攻伐南宋,不想两路军遭到宋军重创,渡江时又不谙水战,军心已经涣散。完颜亮在此时,又使出了残暴手段,下令有逃亡者,先杀其长官,结果弄得将帅人人自危,也使他陷入了极度孤立的境地。一些怨恨他的人乘机串连,军中突然发生哗变,完颜亮最终被部下乱箭射死。

  即位于危难之时的金世宗完颜雍,北平契丹,南和赵宋,内安百姓,是金国少有的中兴之主。他深受中庸思想影响推崇"仁政治世,一生致力于发展经济,经营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故也利用佛教柔服汉人,缓和社会矛盾。因岩山寺为五台山西门(紧临峨口),是漠北佛教徒跨越恒山进入五台山的第一站,因此他在位期间,继续完成岩山寺的兴建,并命宫廷画师王逵,继续完成寺中的壁画,以粉饰他的太平盛世,借此达到构建和睦社会的目的。因此王逵和弟弟王道,才得以专心创作,整整用了10年功夫,在文殊殿留下了满壁温和的佛教图画。

  正隆三年兴建的岩山寺,有山门、钟鼓楼、正殿(正殿清代时废毁)和南殿,寺中有珍贵的佛、菩萨、金刚等彩塑。其中的南殿,即为文殊殿,殿中四壁,就是保留至今的金代大型壁画,高有3米,共有90平方米。王逵创作的这些壁画,具有鲜明的宫院体画风,内容主要有,描述释迦牟尼成佛的佛传故事,描述释迦佛前世舍身割肉救父等佛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等。它在展现巨大宗教故事画卷的同时,也极尽细微地展示了当时汴梁、中都(北京)的繁盛景象,描绘了一幅幅丰富浓郁的民间生活图景,真是天上人间,海市蜃楼,市野民俗,无所不包。那顺畅而有弹力的线描,美妙和谐的色彩旋流,生动传神的场景和人物,往往使观者陶醉在对美的赏心悦目中。有谁能读出,这美妙旋律的背后,是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庞真宝、武汉英、杨可发,那千千万万倒在血泊中的军民僧众,那烧杀抢掠中挣扎的孤母弱子,王逵的画技太高明了,他真的帮了人侵者的大忙,把人们心灵上的伤痕涂抹的一丝不剩。

  事实证明,在金世宗时期,佛教总的趋势还是发展的,尤其是五台山的佛教还相当兴盛。这除过金代贵族们崇拜神灵,迷信佛教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金世宗的母亲李氏崇尚汉化。她在丈夫宗辅死后,寡居独宫,按照女真族的习俗,可由宗族男人续之为妇,可贞懿皇后李氏厌恶此俗,宁愿出家为尼,金世宗便为母后建造了垂庆寺(寺中女尼皆为贵戚)。其时,太后还以内府三十余万金,兴建了"有资百万、童卜四百人"的金代著名巨刹清安寺。金世宗也因此在母亲的影响下,礼遇僧人,扶植佛教在燕京建了大庆寿寺。对五台山礼遇尤甚,不仅另设僧官,并于大定年间在五台山敕建了万岁寺,还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等。其时,北方大旱,金世宗还委托代州宣锐军都指挥使,到五台山祈雨,果然大雨骤至。由于金代一朝"释教大兴",许多寺院出现了复兴的景象。

  这里只说金世宗兴建万岁寺的一段缘由。在《清凉山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在大定三年,金朝黄冠萧守真,在皇帝面前口出狂言,夸下海口,说要与沙门一决胜负。金世宗遂诏五台山高僧法冲,至都城昊天寺与之角逐。比赛在殿庭举行,皇帝并百官落座后,萧守真自恃体魄健壮,能饮斗酒,态度狂傲的地对法冲大师说:"今日比试,当以饮酒一决高下,不知沙门能饮否?如不能饮,则为吾手下败卒矣!"说完仰面狂放地大笑。法冲大师平静地说:"若要论饮酒,贫僧一次即能饮十斛,这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不足为怪。但我们佛门向来戒律严谨,规定沙门不能饮酒。还是这样吧,不如就在酒中加上砒霜毒药,那酒也就不成其为酒了,这样与你比试,我若饮了,也就不算触犯戒律,不知你意下如何?"

  萧守真见法冲这样说了,心中想道,自古以来喝了毒酒的,没个人能逃得活命,我看这和尚是死定了。便说道:"请和尚先饮。皇帝即命抬上两坛酒来,放置殿中,法冲即请侍卫,在酒中各各下了砒霜鸩毒,再用棍棒调拌均匀。这时法冲大师拿出一双银箸,探入两坛酒中一蘸,拿出来看时,只见那银箸果然黑了一截。此时,殿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连皇帝大臣也屏息无声。这时,只见法冲大师口念密咒,走至殿庭中央,捧起一坛毒酒一饮而下,直惊得那些后妃公主掩面伏身,连金世宗也倒抽了一口冷气,心想这和尚果真不怕死吗?待众人看时,只见法冲头顶上冒出一股黑气,却是面泛光彩,谈笑自若。原来,法冲大师是五台山修习密宗的高僧,不仅善诵密咒,有念诵密语降服外道的神通,而且亦能破毒护身。

  且说众人见法冲大师毒酒下肚,面不改色,神情自若,一个个惊异之极,赞声不绝于耳,都说是神佛下凡。此时,法冲大师指着另一坛毒酒,让萧守真饮下,萧守真如何能消受得如此巨毒,只见他顿时大惊失色,那颜面一忽儿白,一忽儿紫,像抽过耳光似的。此时他自知露馅,索性耍起了无赖,强词夺理地说:"和尚只能用一些旁门小技,在此蛊惑人心,说到底不过是些吃僧而已!"此话不说犹可,一说还真激恼了法冲,只见法冲大师一个箭步跨前,用手就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念动真言密咒。众人见萧守真偌大一条汉子,此时却摇摇晃晃猥琐不堪,只见他终于挪动脚步,跌进了圈内浑身突然颤抖不止,汗如雨下,继而屁滚尿流,裤裆内早拉了一堆。金世宗此时看到萧守真脸色惨白,眼看就要毙命,便对法冲大师说:"请行慈悲。”法冲大师见皇帝相劝,才收了法咒,然后对萧守真说:"若不是皇帝为你请命,吾之金刚锤,早将你击得粉碎,看你还敢大言矜高,谤我佛门!"萧守真讨得一命,夹着尾巴一溜烟跑了。

  此次赛法,震动了朝野,金朝贵族自此对法冲大师奉若神明,崇拜得五体投地。赛法之后,金世宗即在宫中大摆宴席,对法冲大师礼遇优厚之极,称为大师,赏赐金银宝物法器无数。又命在五台山大兴土木,为法冲大师兴建了一座万岁寺,寺成之日,即赐旌幢仪仗,将法冲大师浩浩荡荡送归五台山。正是: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编辑:admin

64.8K
相关阅读